《半月谈》:“遗产保护示范之城”台儿庄古城

  

  

  7月24日、7月25日,新华社、《半月谈》刊发文化大运河带专题采访文章。记者在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中河台儿庄段月河采访,并考察活态保护大运河文化的典范之作台儿庄古城。新华社称:“枣庄市近年来通过挖掘台儿庄丰富的运河资源,再次实现‘因河而兴’。”《半月谈》称台儿庄古城为:“遗产保护示范之城。”下面请看记者的的采访。

  

  在漫长的大运河沿线,鲁南重镇台儿庄十分“与众不同”。这座曾被日本侵略者炮火摧毁的城市,如今游人舟楫摇曳,体验运河古城“天下第一庄”的“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可以在弹痕累累的墙边回顾七十多年前那场战役的烽火硝烟,还可以驻足街头听一曲“拉魂腔”或观一场鲁南皮影戏…… 这得益于山东枣庄市近年来通过挖掘台儿庄丰富的运河资源,再次实现“因河而兴”。

  

  

  记者漫步运河边,不时见到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利设施,老街内日昇昌记、谢裕大茶行等老字号招牌林立,福建会馆、山西会馆等建筑都见证了当年城内的繁华景象。而河对岸纤夫村、草房泥墙基本保留原状。台儿庄古城设立的漕运度量衡展览馆、票号文化展馆、中国运河税史馆等数十处展馆,更让游客可以全方位、多层次感知古城曾经的繁荣;台儿庄古城的“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则通过招幌牌匾搜集、整理、展出,集中呈现了运河沿线的中国传统商业广告与商标文化。

  

  

  此外,台儿庄还对运河大鼓、柳琴戏、洛房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部分传统运河美食进行了系统的挖掘、还原。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到优美的水乡景色、各种流派的古建筑,还可以感受运河的文化,品味运河的风韵。 “复建后的台儿庄融运河文化和抗战文化于一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座城所有的脉络和痕迹,不仅可以感受到浓浓运河水乡风情,更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文化的厚重和不屈的民族精神。”台儿庄古城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贺晨说。

  

  

  大运河穿行千年,运河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实物例证。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是明清时期有名的水旱码头、商贸重镇,一度“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

  

  

  半月谈记者在台儿庄看到,月河边上的古码头、古驳岸都保留着运河初建时的风貌,因此这段运河被誉为“活着的运河”。枣庄市遵循“留古、复古、承古、用古”的原则,按照“原空间、原尺度、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原地工匠”的标准,把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筑,让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的基因上复活起来。

  

  

  复建的台儿庄古城设立了漕运度量衡展览馆、票号文化展馆、中国运河税史博物馆等数十处展馆,便于人们全方位、多层次感知古城昔日的繁荣。

  

  

  台儿庄古城还对运河大鼓、柳琴戏、洛房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部分传统运河美食,进行了系统的挖掘、还原。(节录2017年《半月谈》第14期专题《流动的文化动脉》)

  

  

  

  

  

(综合新华社半月谈文章)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