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的房子,还在吗?

  

  2014年1月 供图/赵世界

  

  还记得儿时的房子吗?

  夏天是知了的声音和外婆的蒲扇

  秋天是漫天的金黄衬着灰白的砖瓦

  北方的胡同,南方的弄堂

  共同的记忆是

  屋前的院子,门口的大树,街坊的玩儿伴

  那些童年,现在的孩子们,还能有吗?

  

  穿大褂、趿布鞋、一手拎油条,一手端茶杯,走路慢慢悠悠,说话气定神闲,浑身上下都是一个放松自在。这个形象气质,就是走在纽约也一眼看得出,弄堂胡同里长大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几个老城将养出来的孩子,自有一副天塌下来也安然度日的大气度。

  在老城已经所剩无几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风韵。

  北京变迁

  公元938年,契丹人建立的辽朝统治中国北方,以幽州(北京)为陪都,改称“南京析津府”,又叫“燕京”。自此,北京开始了她千年帝王都的历史。

  金国继辽之后于1153年正式迁都于此,取名“中都”。中都的布局既保存了唐代封闭的坊市制城市痕迹,又掺入了 宋代开放的街巷制形态。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将都城从蒙古草原移至原金中都,以便挥兵南下,统一中国。忽必烈在东北郊外用汉人的官员工匠和建城哲学,另起新城,命名为“大都”。

  元大都的规划开创了今日北京旧城区北部的轮廓和街道布局。

  

  元大都总设计师刘秉忠再现了《周礼•考工记》对帝王之居的理想化设计原则:宫殿和皇城置于城市中央,中轴线贯穿大内,11座城门的数目配置及命名皆取自《周易》乾坤之文。相对的城门之间辟主要道路,相邻的城门之间辟次要道路,东西与南北向各有九条道路,符合《考工记》“国中九经九纬”的原则。《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06期 供图/李孝聪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大将徐达兵临城下,元顺帝丢弃大都、闻风而逃。于是,元大都丝毫未损,更名为北平。

  朱元璋为了消除北平的“王气”,将城墙向南缩了五里,将元代最重要的宫殿延春阁拆毁,上面堆起一座景山以镇前朝。显然,王气没被镇完全。五十多年后,燕王朱棣迁都,北平再次成为都城,更名为北京。

  

  绘制时间最早的北京城市地图,编绘于明嘉靖十年至四十年(1531—1561年),现藏日本宫城县东北大学。朱棣在镇山的正南方新建紫禁城和皇城。根据皇帝“祭天于南郊”的传统,又将纵贯钟鼓楼、地安门、镇山、皇城六大殿、午门、天安门、正阳门的全城中轴线向南延伸,在其南端左右分别建造祭天祈年的天坛和山川坛(即先农坛)。这条8公里长的“天街”体现了皇权作为宇宙中枢的至高无上地位。中轴线与东西横街的规划框架,也为北京城营造出对称和谐、稳定的平面布局。《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06期

  清朝沿用明代北京旧城,除大规模营建皇家园林外,城市总体布局没有大的改动。

  从康熙至乾隆,清代在北京西北修建了规模恢宏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以及畅春园、圆明园。清末慈禧太后拨巨款重修了拥山抱水的万寿山颐和园。

  

  清“首善全图”(局部) 现藏伦敦英国图书馆东方部。《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06期

  至此,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经过明、清不断改建,终于成为中国历代都城建设的经典。她将建筑与园林,人和自然,民居和皇城完美融合,是世界古代城市规划的无比杰作。

  而为这座千年连续不断的帝王之城添上惬意自在色彩的,是若静脉行走其间、黎民百姓所居的胡同。

  胡同变迁

  皇城内外有人居。作为帝国最核心的城市,北京的街道规整若棋盘。在一道道南北笔直的大街之间,东西交织的是沟通百姓院落的胡同。

  胡同始于元大都的建设,而后历经明清,由少渐多,由疏入密,由内城向外城弥漫。而大都建城的蓝本来自中国古代都城,尤其是北宋汴京(开封)。

  宋代里坊制崩溃

  在宋代之前,中国传统的居住区模式采用里坊制。百姓们住在一个个规整的正方形坊区内,四面围着高大的坊墙,留有门楼供人进出,楼上设鼓,晨昏敲击,号令坊门开关。

  

  敦煌壁画中唐代的里坊制。每个四方有墙的区域都是一个坊。《中华遗产》2012年10月 摄影/孙志军

  居民区坊内不许经商,要开店做生意只能在特定的“”中。还记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吗,描述的就是宋以前典型的生活?宵禁制度之下,夜幕降临,街鼓一敲,街市关闭,行人回坊。一切在严格管理下井井有条。

  到了北宋时期的汴京,商业之潮涌动,旧有的坊墙纷纷被推倒,新扩展的区域干脆不再建坊墙,居民在坊内建屋,院墙连接起来,自然形成了一道道与大街垂直的小巷。

  元代形成胡同

  元大都规划了50座里坊,并实际建设了49座。马可·波罗所说的大棋盘,其实就是这些里坊。

  

  最古老的胡同:这座八角七重檐的青灰色砖塔——万松老人塔,堪称北京胡同的象征。因其而得名的“砖塔胡同”,曾经出现在元杂剧的唱词里,佐证了北京胡同七百多年的悠远时光。《中华遗产》2014年01月 摄影/朱天纯

  里坊里的界限靠“街”,大街与城门相同,作为主要的交通干道。大街之间安排有东西向平行的横巷,蒙古语称“胡同 ”。胡同的含义是水井,有水井处即人家,这是将草原游牧社会的组织习惯带入城市管理的痕迹。

  里坊排列整齐,仿佛一片沃野上新开辟的井田,围绕“积水潭(今什刹海)”、“太液池(今北海、中南海)”边三组宫殿均匀分布。元时的居民住宅,以坊划定,有坊名却没有胡同名,或者说没有在文献上留下胡同的名字。

  城市主街宽 25米,胡同宽6—7米,胡同间距70米左右,正好适合三进的四合院建筑。

  

  东城区东四四条的旧日景象,三座大宅院邻而建,端正宏大。经专家考证,东四地区的胡同是元代胡同规划的良好样本,两条胡同的中心间距恰与记载中相合。画里方正的院落,隐约可见大都住宅政策中『八亩一分』的大宅气象。《中华遗产》2014年01月 绘画/郑希成

  以东四地区两条平行胡同为例,其间距约为77米,大概是50步(元朝长度单位),这正与当时颁布的法令相合。在大都宫殿建成开始向城内迁民时,官府下令:“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份)”,也就是优先安排有官职和富裕的人,每家给地8亩,作为大小统一的宅基地。

  8亩的地盘很大,大概是一个边长44步的正方形,加上6步的巷宽,两条平行火巷的间距恰为50步,这正好是今天东四两条胡同的间距。又实测东四四条东口到西口的距离,约为440步,可分配给10户人家,这就是大都里坊的理想模式。

  明代胡同拐弯

  元大都时期,城内既居住着蒙古贵族、军士,也住着中亚、西藏、高丽等地的人士,一遇明军攻城,居民便成批撤往漠北。

  明成祖朱棣不得不从江南、山西等地迁来富户和商人,征发农民耕种城外的土地,并请工匠在皇城外修建了数千间民房店铺,供人租住。

  四方入京士民车马相接,络绎不绝,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北京空前繁荣起来,北京胡同的数量自然也来了个“大跃进”。

  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一个叫张爵的锦衣卫编撰了一本一万字左右的小书《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录了上千处街道、胡同的名称和分布。这是第一份关于胡同的完整书面记载,它也显示了明朝胡同之多。

  

  崇文门外,旧日的外城垣以北,明代外城平民居住的胡同。胡同敞阔却不顺直,这种自由活泼的形式来自微观地理的影响。古运河的两条泄水道经过这一带弯曲流转,河道干涸后,变为居民区,胡同也遂宛转可亲。胡同中甚至还留有高高的古桥墩和河道的旧迹。右页小图为古运河泄水道示意图。《中华遗产》2014年01月 绘画/郑希成

  位于内城的胡同要么延续了元代的格局,要么由官府统一规划建设,因此大多开阔端直,以东西走向为主,只有后海等少数地方由于地势之类的原因出现斜街。

  不过,内城有限的空间很快就难以容纳急速增长的人口了。靠近南侧城门外的关厢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场地宽敞,自然发展起来,到嘉靖时已是“城外之民,殆倍城中”,迫使政府不得不修建了外城的城墙,将已发展起来的外城圈入其中,保护起来。

  与内城相比,外城自然生长出的街道极不规则,宽窄各不相同,除了东西向,还有不少南北向和斜向的胡同。特别是商业区中,出现许多斜街。学者推测,这是因为扩建的时候,新商铺总希望能被较远处的人看到,所以尽量向前突出,后建的店铺也照此办理,慢慢街道就变得倾斜起来。

  

  经典的北京三进式四合院。东南角开大门,南面倒座为客房,垂花门为二门,内院东西两厢,主屋面宽三间。《博物》2009年04期 绘图/王其钧

  在热闹的商业街和静谧的胡同之间,整齐排列着官员百姓们的住所。元大都城内居住的都是富豪大户,院落占地大,内部的房屋和布置方式都较为自由。到了明代,人口激增,建房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矩。

  可以说,北京真正的四合院,是在明代才正式形成的。

  清朝胡同繁荣

  清军占领北京后,新的统治者又很快颁布了一条诏令:内城除守仓衙吏和寺观僧道外,所有汉人都搬到南面的外城,内城分配给八旗人居住,满汉分居,内城禁止一切商业……

  

  《中华遗产》2014年01月 摄影/蒋晨明 等

  皇帝的诏令不但禁止了商业,还取消了戏院、茶馆等所有娱乐场所。城内的街道、胡同口设了一千七百多处栅栏,栅栏上有门,全城实行宵禁,每天起更后便将栅栏门关闭。满清统治者竟在这座街巷制城市中营造出里坊制的封闭氛围。

  朝廷不是允许“入城拜佛”吗?不少商贩便假借拜佛的名义挑担入城,开始还是偷偷交易,到了康熙年间,许多担夫贩客已在街头巷尾自由叫卖,进而在寺庙内过夜……清初内城最早的商业便围绕寺庙展开。

  禁令是用来“禁”的,更是用来“开”的。到清朝中期,冰封的内城一天天解冻,满汉分居的格局逐渐瓦解,汉人中身居高位的官员、财力雄厚的富商,甚至一些普通的摊贩、厨子和家仆,都被允许在内城胡同中购房或租住。而一些没落的旗人,则由于内城房价过高,施施然租住到外城去。在各色人群的交融沟通中,北京城的面容终于舒展开来。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871年前后,从高大的宅门不难看出,几位满族女子很可能是王公贵族的家眷。有清一朝,旗人都是北京内城胡同的主要居民。《中华遗产》2014年01月 供图/文化传播

  然而民族隔离政策,还是导致老北京城市结构与文化风格呈现显著的差异。

  北城以王公府第与四合院为主。四合院是胡同里传统的民宅,其设计是为了突出封建社会等级身份制度的森严,体现以宗族家庭为单位的伦理观念,其建筑高度与色调都衬托了京城皇权的威严,同时也适应了亚洲东部的气候环境,在干燥的北方获得冬暖夏凉的效果。

  南城以商业、手工业为重,同乡会馆和工商行业会馆多达460余座。会馆建筑的风格、装饰、色调、用途与内城的私家王府、四合院判然有别。

  

  《中华遗产》2014年01月 图片编辑/余荣培

  有多少老宅可以拆迁

  七百多年的光阴似水,诞生于元大都里的胡同几经变迁。人们总爱拆旧建新,抹旧立新,而且手法决绝:不仅要拆胡同,还要改名字,彻底“毁尸灭迹”。再想找寻老北京时,只有翻阅历史地图。

  资料显示,北京胡同从解放初3200多条,到1990年只剩下2200多条,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又消失上千条。有专家确定,北京的胡同正以每年50多条的速度消失,相当于每周就有一条胡同消失。

  

  拍摄时间:2007年11月2日 拍摄地点:原宣武区保安寺街西段,街上有个保安寺,在菜市口一带胡同中格外有名。胡同里原有5处会馆,尤以湘潭会馆闻名。2012年整体拆除。《中华遗产》2014年01期 摄影/蒋晨明

  北京初始的规划——元大都与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有着令人惊奇的相似度:

  曼哈顿的标准路网是东西向的街道长244米,南北间隔61米;老北京的标准路网是东西向的胡同长700多米,南北间隔70多米。

  且街巷匹配的功能也高度一致:横向排列的街道或胡同,以居住为主,闹中取静;纵向排列的街道,以商业为主,车水马龙。

  

  《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08期 摄影/Bryce Pincham

  曼哈顿的路网被规划于1811年,那也不是一个考虑了汽车通行尺度的年代,曼哈顿的传奇是,与摩天高楼毫不协调的纤细道路,仍保持着良好的通畅,成为城市平面美学的典范。

  北京与曼哈顿的故事,提醒着胡同在时间洪流中的去处。

  

  2014年01月 摄影 / 赵世界

老人从胡同里悠悠然走来

不紧不慢的步伐,自在惬意的身形

背后朱门灰瓦,两边院墙斑驳,头顶枝头翠绿

出门两步是繁华,进院合门是宁静

草木花鸟环绕,感受四时变化,被自然和历史拥抱

住在胡同里,骑着自行车,闻花鸟泥土茶香

这才是拥有老城的生活

希望老人们不是最后一代

拥有北京的人

  参考资料:

  《中华遗产》2014年01期 特别策划《胡同生与死》:

  《北京胡同之美》撰文/王彬;《北京胡同一盘下不完的棋》撰文/刘珊珊 晓南;《什刹海胡同:北京城的时光长廊》撰文/赵娜;《拆了,胡同》撰文/蒋晨明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06期 《千年沧桑归数图 纸上春秋说北京》撰文/李孝聪

  《城记》作者/王军 出版社/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简明中国建筑论》作者/张家骥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你在老城住过吗?

  你记忆中的老城是什么样子的?

  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老城?

更多精彩 别错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