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的毕业旅行,总是上演着告白和分手的剧情。

  

  现在的我很不乐意在暑假的时候去西藏。除了贵,大概就是这时候的西藏被学生们占领了吧,不是我不爱青春,是我挤不上火车,那一整列车厢,大概都被24小时不知疲倦的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填满了吧。

  我没有在毕业时旅行,原因很简单,没钱。在世纪之交,你要组织一项多人参与的事情,碰到的是一群一穷二白的大学生,大多数人每月的生活费尚未超过六百元,而从1997年起,中国铁路火车硬座的价钱已经和今天一样了,除非能买到学生票,即使全程硬座到乌鲁木齐,那也是有点心疼,西藏?啊,我毕业的时候,青藏铁路还远远未通车呢。

  

  而且在别人准备考研和找工作的时候,我还和老师钻进尚未通公路的独龙江做“调研”,跟着正在面临失去编制的马帮运输队一起翻越高黎贡山。其实一个中国的文科大学生,又谈得上什么田野的科学操作呢,无非也是为了“好玩”两个字了。再说了,独龙江在云南的位置,已经算是非常非常接近西藏了。

  大约一年过后,我辞去了第一份工,准备离开昆明去北京考研,可还是贪玩,然后带着那点可怜的积蓄,坐火车到桂林,沿着漓江的村庄,徒步到了阳朔。那时烟云迤逦的漓江,还没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崭新华丽的“精品客栈”。一切都是简朴的,包括从床头爬过的,瘦小的壁虎。

  又沿着漓江南下,到了钦州,到了防城港去看海。冬天的大海阴云密布,没有想象中的蓝天白云。可毕竟是第一次见到大海,也就久久的盯着北部湾上远去的渔船,消失在遥远的南海中。总是有点不甘心,还是脱了衣服跳进清凉的水中,看它能有多冰冷。

  那就算是我的毕业旅行吧。因为最终我也没去考试,而是漂游了几个月后继续工作去了。

  旅行曾经被认为是年轻时应该抓紧做的事,即使到了今天,所有的旅行热门城市和小镇都被有钱的退休长者占据,人们还是执着地抱有这种想法。潜意识里还是将人生分为前半生和后半生,前半生应该是奋斗的,努力的,即使是旅行,也应该是那种艰难和跋涉的吧。哪里最艰难?肯定是会高反的藏地了。

  大概是这个原因,我总是能在中国的边疆地带遇见年轻人,要么是最后一个学期,要么是自己给予自己的最后一个暑假——工作到秋天再说吧。

  

  第一次去藏地已经很晚了,那是2009年的六月底,如果硬要说毕业,大概我已经读出了一个科学博士了。从康定城去几十公里外的木格措,青旅一起包车来回的,是泸州医学院的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男主角和女主角已经商量好了毕业分手,因此他们在湖边骑马时的各种照片,分外的开心却又别扭和撒娇着,吃瓜的同学们气喘吁吁地和我八卦这些校园故事——你看,高原缺氧总是能让人莫名其妙的多话。

  下一站的海螺沟,碰上的包车同伴,还是毕业的同学们,这次是香港大学的医学生们,他们努力地讲着还不赖的普通话,和我一起去燕子沟和红石滩上拍那些美丽的红色苔藓。路很滑,跟在我背后的女生有一点抱怨,问她为什么选择来这儿,她笑着说是因为领队的那个男孩。

  哎呀,集体的毕业旅行,似乎总是跟告白和分手粘在一起。一个江苏的小伙儿告诉我,他们四人去毕业旅行,晚上十一点多四个男生在宾馆里撺掇其中一个男生向自己喜欢的女生告白,到凌晨一点多收到拒绝的回复后,三个从没有出过夜门的孩子陪那个被拒绝的男生在街头乱逛,喔,还好你们是在夜晚总是很安全的中国闲逛。

  我不大喜欢和毕业旅行的孩子们一起玩也许就在这里,他们总有太多私人的小心思,最后要化成一种集体的行动来完成,一个大叔,比如我,那不是只能无聊尴尬地在旁边微笑?青春万岁,可是捆绑在一起的青春太燥热了,容我自个儿发会呆。

  也不是没有碰见过独行的毕业生,天涯海角的火车上,年轻的旅行者总是一眼就可以辨认得出来的。记得在满归小镇,那是大兴安岭还没有醒来的凌晨4点半,却似乎半个镇的人都涌到了火车站,没人买票,嘻嘻哈哈地上车补,青春少年们叽叽喳喳说着三小时后到站学校的八卦,老太太拎着一篮鸡蛋,准备到根河看儿子,唯有一个安静的背包少年静静看着窗外的松柏和白桦,我们看到了彼此,轻轻笑着点了点头,那是没有年龄差距的默契。

  川藏线可没有火车,一程一程地换车,一程程不同的年轻毕业生,好像是永远年轻的接力赛。我们在大巴上,或是拥挤的面包车里,被那些摩登又有传统转音的藏语情歌围绕着,总是铿锵中富柔情,热情中带怜羞;就是唱腔似乎咬着舌头的传统民谣和佛曲,反反复复萦绕于耳的藏语呢喃,却也颇配合藏地起起伏伏穿山越岭旅行的情绪。仅一个夏天,颠沛于康藏各地的我,已经从大巴和面包车的音响中学会哼了不下七八首吐蕃时代曲,毕业的年轻人呢?他们其实早已塞上了耳机,听着自己的田馥甄或林肯公园了。

  旅程的结业,一定是在拉萨火车站。当开出拉萨的火车呼啸离开的时候,我们都长出了一口气。青藏高原的专属列车,那个叫25T BSP的家伙,见证了无数年轻人的西藏往来后,已经远远没有十年前光鲜,粘上了时间的灰。好在虽然车窗不能轻易打开了,虽然一路空调,但有两边闪过的唐古拉山和草原,那种铁轨上漂流无尽的感觉又重来到,感觉才毕业,却又有新的课业在等待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