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画皮》都在他的地盘上拍,后来他又跑去帝都开了家咖啡馆,大半个影视圈的秘密都藏在里面

  

  

  

  2010年之前,我一直梦想做个演员。

  于是那一年,我争取到了一个角色,在《楚汉传奇》里串个酒馆老板。心想着,成功了我绝对能哼哧哼哧做个好演员,为国家影视事业做点贡献。

  失败?怎么可能。

《楚汉传奇》拍摄现场,也算是万马蹦腾了……

  可谁知——

  导演一声“action”,上百个人围着镜头对着我,何况跟我对戏的还是演楚霸王的何润东,我立马蔫了,两眼一抹黑,腿都不知道迈哪条。

  三十分钟的戏,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演下来的。

我这个没演好的酒馆老板,也和老戏骨杨立新合到了影

  反正等我满怀期待抱着娃坐在电视机前的时候,发现我仅有的两句台词——“各位军爷来了,里边请”——九个字,导演全给我掐了。

  我的演员梦,还没做够就碎了

  那之后,我最常干的,就是拎着一袋核桃去剧组探班,看陈道明蹲在墙根拿砖头砸核桃,再嚼着核桃肉背台词,时不时唠上几句。

  

因 为 热 爱 影 视 ,我 在 影 视 基 地 开 了 一 家 咖 啡 馆

  

  我是杨广军,偶尔我是个秀得一手好恩爱的丈夫,偶尔我是个祈祷女儿少挨揍的父亲,偶尔我又是个爱护员工的咖啡店老板。

  更多时候,我只是个爱电影的普通人。

  小时候,村里的娱乐活动不多,聚在广场上看幕布拉起来的露天大电影,是大家伙儿最爱的事。可一场电影1毛5,对一小屁孩来说,奢侈得像天边云彩。

  买不起电影票,又生怕看不到,心痒得不行。

  于是为了蹭票,爬墙成了我的独门绝招。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幻想着出去走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和电影里一样精彩。

  一个人出门打拼,日子过得清贫又忙碌,吃苦自然是家常便饭,我一直坚信电影里的那些动人励志的故事——无论什么困难,只要挺过去,都能成就未来的路。

  2010年,我回到易县,也终于有机会走进了从小就梦想的影视行业。

  我带着打拼积攒的积蓄,组建了自己团队,开始正式接手河北易县的战国影视城。

  成立以来,战国影视城为《赤壁》、《画皮》、《战马》、《万万没想到》、《幻城》等百余部影视剧提供场地。

拍《画皮2》那会儿,

周迅有一套衣服是从台湾定制的,

听说要十几万。

那料子特别轻,特别抖,不用打风,

我就看着迅哥儿“幽怨”地在片场来回走位。

尼古拉斯凯奇来的那天,

我足足在片场等了仨小时,

最终还是靠“走后门”和他合成了影。

你大概不知道,尼古拉斯凯奇是我的绝对偶像,嚯,真硬汉呐。

  后来《楚汉传奇》开拍,据说投资就有2.4亿。

  大冬天揣上一袋核桃去片场探班,正好遇上了陈道明拍完戏,合完影,他就顾自蹲在墙根用砖头拍起了核桃,手边是本被翻起了角的台词本。

  五六十岁的老戏骨,背起台词来一点儿也不含糊。手受伤流着血,他也当看不见,硬是撑着把镜头拍完。

我也就比陈道明胖点儿~和他磕核桃的时间最多

  也有那么一群和曾经的我一样有演员梦的群演。

  夏天,一群演战士的哥们得裹上棉领衬衣,套上盔甲,在40多度的天里拼命往前冲;冬天,一群演宫女的姑娘又得穿层纱在零下的天里站着,连发抖都不行。

  有人吊威亚摔了,有人骑马摔了,有人不小心被火给烧了头发……

  那些年,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影视从业者。

  每每与他们聊天的时候,总能感受他们心中对于电影坚定又柔软的梦想。他们聊着电影梦想与现实差距,又坚信总有一天会冲向云霄。

  好演员我这辈子是当不成了,那我干脆开个咖啡厅,专门给这些老朋友们“洽谈公务”呗。

  于是,就有了开爱咖啡的念想,可这店开在哪儿又是个问题。

  影视基地边上?那可不行,一出戏开了机,大伙儿对戏背台词都来不及,哪还有时间坐进咖啡馆。

  而隔壁帝都北京,全中国80%的演员几乎都“驻扎”在那儿,还有几大电视台助阵,没哪里比北京更合适了。

  于是2014年,爱咖啡在北京正式营业,离中央电视台的大裤衩不远。之所以会取名爱咖啡,是取义爱的包容与力量,对生活,亦对梦想。

  整体设计以电影为主题基调,推开爱咖啡的门,像是走进了电影时光长廊。

  爱咖啡的第一家店选址在珠江帝景高档小区的底商,毗邻大望路·国贸商圈。位置虽然不是繁华的商圈,但周边有商业楼、商场、大学、住宅区。

在这里空间是一种媒介。

你可以通过一面画有电影故事的墙、

一张电影场景的老照片、

甚至一个电影人物的抱枕,

穿越到某个电影片段中,

甚至那段时光的回忆。

在复古的吊灯投下温柔的光晕里,

把整个人陷在皮质沙发里,

手握一杯醇香四溢的Espresso,

入口苦后留香,好不惬意。

有闲情的话,

就去特约场地,

看场自己喜欢的电影咯。

爱咖啡的厉害之处在于,

连厕所也尤其独特。

于是网上有了这样一条点评:

根本不是去喝东西的,净是狂拍!

  三年多时间,我学了不少管理经验,也找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起初,来爱咖啡的大多是我影视圈朋友,慢慢的,有更多人发现爱咖啡。

  有人坐在大厅看来来往往的人海构思剧本,有人在角落三五好友尽兴谈论,有人与客户聚在私密隔间洽谈合作……

  来上一杯香醇上品的咖啡,饿了还有精致美味的西式简餐,似乎每一种场景都有可以得到满足。

  再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北漂的,北京户口的,有白领,也有学生……不止聊电影,还有更多不同的人生梦想。

  每日巡店成了我最能暗自窃喜的一件事,每每看着来到这里客人的各色面孔,我都庆幸,这样一个相伴而相对的空间,能让大家找到自在。

  店里的服务生们,记住了常来客人的口味——喜欢苦还是甜,要加糖还是要加奶。

  等客人跟我们成了朋友,会员活动也自然组织起来了,生日派对是少不了的,沿海自驾游也不是不可以,集体作画还能陶冶情操呢。

  BBQ?我记得有一回有人带了一整只羊

来的客人在店里作画

原本这只是我想象的一个“洽谈公务”的地方,

没想到却吸引了各种各样的人

相聚在这一方空间,

还产生了这么多奇妙的化学反应。

所谓无心插柳,也不过如此

  

  

  几年前听说日本有一位叫关口一郎的老先生,一百多岁,依旧守着一家店煮自己的咖啡。

  有人好奇,他为什么能一个人撑这么久,回答很简单:“当我开始了,我就知道我冲的咖啡怎么能满足到不同的人。当我看到他们幸福的笑脸,我只好继续做下去。

  这是一种满足别人幸福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交代。

关口老先生本人

  而在我看来,所谓生意,“生”是陌生,“意”是满意,把陌生人服务到满意,才能达成生意。

  虽然我们现在的规模还不算大,但我们已计划陆续在北京落地分店。

  我们始终不满意,才能让您一直满意。不断地优化产品、扩充团队,只为终有一日也会成为你最爱去的地方。

世界太辽阔,梦想太美好。

我会花一辈子开好这家咖啡店,

再做好一杯咖啡,

等你来看看。

  

奔跑在追梦道路上的老炮,

造一方收藏了大半个影视圈秘密的咖啡馆

�� 杨 广 军

选 择 相 应 回 报 支 持 故 事 讲 述 者 杨 广 军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