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战略的改革意义

  “全域旅游”从地方实践和学术研究转化成全行业的发展战略之后,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其中对于全域旅游的积极意义的分析以及具体推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研判都很有价值。作为中国旅游业发展重要的战略转向,还应在其对中国社会经济整体改革的突破和探索上的战略价值予以重视。

  

  旅游业曾经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和先锋队。1979年7月邓小平黄山谈话及其此后的数十次旅游谈话,“实际上是要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首先需要选取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很可能就是旅游”;1979年6月关于引进外资建设建国饭店的报告,以及1979年11月珠海石景山旅游中心项目的签约,1984年国务院“全国学建国”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引进外资的进程,使旅游业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探索者,为其他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甚至比当年更加艰巨,向改革要红利的要害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而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着诸多严峻的形势和客观的阻碍。在新时期的新发展进程中,旅游业要想再展当年雄风、再担历史重任,或许当前大力推进的全域旅游战略就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所不同的是,30多年前的那场改革主要是通过向外开放来推动发展的,而30多年后的今天,这场改革可能主要是通过内部流动来推动发展的。

  

  全域旅游是“以(区)外促(区)内”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全域旅游不是唯旅游论,不是说这个地区只发展旅游不发展其他产业;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将旅游业作为区域发展的主业,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地区以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来推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国内货物贸易流动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地方保护主义,但对旅游这种需求流动性的经济形态则几乎无法设置障碍。为了获得更多的消费能力,旅游流的承接地就必须千方百计满足这些“流动的钱包”的需求,必须加快供给侧的改革,这其中包括管理能力(如社会管理、规划发展)、服务水平(如公共服务、技术适应)、政策调整(如土地政策、公私关系)、产品创新(如休闲业态、度假产品)、资源配置(如闲置资源、乡村资源)、环境整治(如社会环境、乡村环境)、部门协同(如市场监管、市场体系)等。比如,传统上以专项治理整顿为主的市场治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综合治理体系的要求,而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市场治理方式以及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恰恰可能是建立我国市场综合治理体系的有益探索。再比如,巨额境外购物绝非仅仅消费的数额和价差问题,背后有国内市场信任、质量监管和品牌建设落后等深层次原因,也反映了国内对市场销售产品质量、价格信息等信任缺失。可以想象,如果能够在家门口买到称心如意、价格公道、质量可靠的产品,谁又愿意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大包小包地买呢?因此,巨额的境外购物支出将刺激有关部门重视完善国内市场体系、净化竞争环境的工作上来。

  

  全域旅游是“以(流)动促定(居)”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因为全域旅游已经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景区,因此把涉及游客消费环节的工作真正做到位,从而让游客愿意驻足停留的旅游空间,也一定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我们都知道,人都在时空中凸显自己的存在。无论是面向流动的游客还是面向定居的居民,所有的供给,只有重视人的时空行为,才能够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我们也知道,习以为常之后的行为惯性和惰性,以及定居模式给各种改革改良冲动施加的无形影响,都可能减缓定居空间的优化发展步伐;旅游中偶尔为之的非惯常消费特性和享乐性需求,自然提高了对非惯常空间和社会服务的要求,迫使这些旅游目的地在功能空间、社会空间以及管理响应能力、服务质量水平等方面做出更妥善的配置、更高效的保障。

  

  全域旅游是不断打破约束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全域旅游发展不是大杂烩,不是因为有了“全”,就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只有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约束,全域旅游才能良性发展。这其中至少包含着时空约束、消费约束、耦合约束等约束问题。

  第一,全域旅游必须建立在研究游客的时空轨迹与规律的基础上来发展,全域旅游绝对不是“见物不见人”、“见景不见人”,不是建了一堆旅游设施却无人消费,终了成为干扰旅游市场秩序的“无效供给”。国家旅游局倡导的数据中心以及智慧旅游、大数据等方面的建设显然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游客的时空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全域旅游的理念显然对城乡规划领域解决“见设施不见人”、“重设施不重人”的问题同样适用。

  第二,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树立全新的旅游资源观,但旅游资源效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消费利用上,因此全域旅游必须高度重视消费约束问题。但打开消费约束并不是顺其自然,而是要主动作为,这其中包括对游客进行旅游教育,但绝对不仅仅是文明旅游的问题,而是还应该包括对消费市场进行引导,以培养社会意义上的旅游意识和旅游能力。

  第三,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全局整合、协同共享。全域旅游的发展必然面临耦合约束问题,但并不是说只要市场需要的、供给还没有的,就要采取全面补缺的方式建设补上,而是要采取全面协同、共享推动的模式。比如当前的旅游厕所革命问题,除了在必要的地方增建厕所外,是否还需要用共享经济的思想,通过共享思路来解决厕所数量不足的问题呢?旅游的临时性短暂性需求不是恰好符合共享经济强调使用权的特征,从而有助于解决房地产去库存、推动改革发展深化吗?

  当然,全域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并不是说我们对全域旅游已经有了丰厚的学术积累和实践基础。相反,对全域旅游需要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对全域旅游不少理解上误区、似是而非的争论还需要系统梳理。“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间,“全域”自然也不是“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旅游发展战略的创新理念,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小旅游”和“大旅游”的问题,也不是“全域旅游”的“新瓶”装“大旅游”的“旧酒”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在以往探索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发展环境、阶段、问题的变化,形成多个方面的创新才行。

  

  全域旅游发展要解决好“五化”方面的问题。除了要重视全域旅游在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网络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等方面“一业促五化”的重要作用,全域旅游自身也要处理好“五化”问题,那就是通道功能旅游化、公共服务在线化、传统设施再深化、空间结构体系化、城乡发展多核化。旅游交通是连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各相关板块的要素之一,这个要素要通过旅游化改造,以适应自驾旅游的需要,从而完成从旅游资源的辅助要素向关键要素的转变;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很大一部分是游客咨询服务体系,但这个服务体系不是要重复传统的构筑物形态的游客中心,而是要通过在线工具的完善来满足咨询等信息性服务;类似度假酒店之类的旅游设施需要完成角色再定位,除了满足度假住宿需求外,还要转型成为酒店所在区域内休闲度假活动的组织者;空间结构体系化就是要求全域旅游的实现过程中要形成包含“景区-度假区-主题城镇-旅游目的地”各个层级的品牌体系架构,以推动全域旅游理念真正落地;全域旅游空间中的城市(镇)和乡村要采取多目标发展,成为驱动全域旅游的多核支撑,比如北京提出的“城区加强治理、郊区加快发展”的思路。

  

  全域旅游发展要处理好“六要”方面的问题。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要以人本性为指引、要以同理心为方法、要以幸福感为准绳、要以共生化为依归、要以智慧化为手段、要以多规化为保障。旅游设施与城市(镇)设施的建设要真正重视居民与游客的需要;要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搭建政府公益性平台与企业市场化平台,推动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均衡机制的高效运转;要深刻地认识到,旅游的市场化改革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市场化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效率的提升和资源配置的改善,促进社会本身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幸福;要处理好居民、企业、政府之间、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之间、旅游部门和非旅游部门之间、旅游企业和非旅游企业之间的共享共生问题;要真正重视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把旅游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来对待,多规合一,以旅游领域改革来推动整个供给侧改革。

本文来源:厉新建旅游文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