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忘记你是一个华人,请做好一个当地人

  严肃地说,“海外华人”是个十分复杂且多样化的群体,仅以加拿大华人论,就分“土生华人”和“移民华人”,“老侨”和“新侨”,大陆华人、台湾华人、港澳华人、南洋华人等不同范畴的多种类别,彼此间还相互交叉,且大类中还套小类(如泛蓝系的台湾华人和泛绿系的不仅差异明显,许多甚至连聚会都不愿坐在同一张桌边),泛泛而谈“海外华人对国人的态度”,是无从说起的。

  就笔者在多个国家多年经历的体会,海外华人对国人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的,大抵可分为“亲切”、“冷漠”和“鄙夷仇视”三类。

  所谓“亲切”,即看见同文同种同肤色的同胞便显得热情甚至激动,有时彼此间明明语言不通(有些老侨不懂普通话只会方言),但也能产生这种“血浓于水”的互动和共鸣。笔者日前全家去加拿大西海岸的盐泉岛旅游,岛上华裔稀少,在一家海产品店购物时华裔老板娘偶然发现我们是华人,立即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得知我们孩子还没吃饭,就主动表示“可以做便当”(当时已过了快餐服务时间),我们告辞时还一直送到门外很远。

  这种“亲切”感较为浓厚的往往来自两个极端,即移民多年的“老侨”和刚移民不久的新移民,前几年笔者父母来加拿大探亲,曾偶遇一名从香港移民几十年年的前国军老兵,攀谈中发现彼此是安徽宿县地区的同乡,便格外亲切,坐在温哥华华埠中心的长凳上攀谈了几个小时。

  总得来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外华人对国人持“亲切”态度的数量和比例是明显增加的,但并非没有问题。

  首先,相对于国人,许多“老侨”显得比较单纯(他们自嘲为“出国变傻”),有时会被个别品行不端的国人“忽悠”,曾有一位热心帮助同胞,最多时在家里同时接纳4名大陆小留学生及其陪读家长寄宿的台湾老侨感喟,某些同胞家长“辜负了我的好心”、“想来不免有些失落和寒心”。

  其次,由于国人经济实力今非昔比,也不免有些海外华人出于“生意经”,摆出一副“人造亲切”吸引同胞。笔者在非洲时曾和一位当地华人商界领袖有过交往,不少在当地经营的华商就背后指摘这位侨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谓亲切都是装出来骗钱的”。

  当年笔者刚到贝宁,一位国内就认识的华商老前辈谆谆告诫“不要和有当地身份的华商做生意”,后来才知道,有几位加入西非国家国籍或嫁给当地政要的同胞专门“宰熟”,这位老前辈就曾被一个嫁给尼日尔外交部高官、整日“同胞情”不离口的中国南方女性欺骗,做了几单“肉包子打狗”的赔本生意,这位日后同样移民加拿大的老前辈多年以后还感喟“那女人的汤圆可真够贵的”(那位女性曾盛情邀请当地华商去自己家里品尝亲手做的汤圆,应邀做客者中有好几位日后被骗做了赔本生意)。

  即便是“真亲切”也有“居高临下式”和“平等相待式”两种,一部分老侨对国内和国人的印象仍停留在几十年前,因此会有一种基于“同情弱者”的“亲切”,这种亲切在他而言是善意,但并非所有同胞都能够领情。

  所谓“冷漠”,指自认已完成“融入主流社会”,对华人身份没有特别感受,对国人既不特别亲切,也不特别排斥。这种态度普遍存在于欧美“华裔二代”即所谓“香蕉人”中,上世纪80-90年代移民欧美的许多专业人士也有这样的倾向,他们中许多人已不特别在意自己的族裔身份,另一些人则认为“只有忘记族裔身份才能更好融入”

  不过这种“融入式冷漠”并非完全不可改变,笔者的一位朋友是大陆移民,其在美国出生的儿子一度就持“我根本不是华人”的态度,结果这位移民把儿子拉到当地人流量最多的超市门口,让儿子自己问路人“你们说我是哪里人”,惊讶发现大多数路人仍然脱口而出“华人”的儿子终于意识到“肤色是不可能改变的,你认同自己不是华裔不能改变任何问题”,从此态度有了很大变化。加拿大一位著名的女性华裔政治家自由从香港移民当地,她曾坦言,自己是直到21岁回广东老家“寻根”,才突然产生了“我是个华人”这样强烈的族裔认同。

  所谓“鄙夷仇视”,是指以身为华裔为耻,这类人有的经常在中文平台发表针对同胞的歧视性言论(在大多数欧美国家这类言论涉嫌“政治不正确”,主流人士是不敢公开发表的,但这些“同胞”敢),有的则不屑使用母语。

  笔者多年前在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中转,就曾碰见一位公然拒绝“为那些中国人做汉语翻译”的机场华裔官员(后来知道他是越南华裔),无奈之下机场安保只好在乘客中临时找人代劳(结果是我被“抓差”)。这类海外华裔的绝对人数极少,但他们通常特别爱发言,因此其声音不难听见(在温哥华就有两位著名的“华黑”,因当地中文电台每次互动节目都必定打电话参与、有时甚至一次节目抢进几回,被当地华人戏称“鸳鸯麦霸”)。

  华裔普遍注重学习和教育,且勤劳节俭,不论是发达的欧美或相对落后的非洲,都涌现出不少成功人士。早期华裔成功人士更多出现在学术界或商界,且从事技术、业务工作的多,从事管理工作的少,如今在包括政界在内的各领域都普遍涌现。

  必须对国内同胞说明的是,不管内心对“唐山”抱持怎样的感情,能在异国他乡获得成功的华裔,必定是在“融入”方面做得特别出色的,这种“融入”可以是牺牲部分民族特性以迁就“主流”,也可以是强化部分民族特性以标示自己的“注册商标”,但道理都是一样的,即目的是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当地人”,而非、至少不主要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华裔”。这是生存的基本原则,也是无可厚非的。

  这些华裔成功人士有些会附和国内同胞“我们都是一家人,血浓于水”的说法,有些则会丝毫不给面子地立即反驳,称自己是“某国人、不是中国人”(如不久前去世的某位著名华裔科学家,生前就不太喜欢别人当面称他“华人”,或谈及其在中国的亲属情况),对于这些国内同胞都应正确认识、对待,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本文来自公众号“西洋参考”,搜索ID"iwestbound"关注更多好玩有趣实用的海外信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