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 别骄傲——意总统访华团随行华商琐记

  浙江人 别骄傲

  ——意大利总统访华团随行华商琐记

撰文 华 骁

  版权声明:本文为欧洲华语广播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请尊重原创作品!

  表格:随访成员基本资料统计

  

  中意两国领导人在欢迎仪式上

  引 言

  2月21—26日,意大利共和国无党派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自他2015年2月3日上任以来的首次访华,但对于海内外中国人来说,一个重要国度元首的来访,却被以上表格中的12张东方面孔“闪瞎”了眼睛,而他们都来自于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浙江省,更确切地说,都来自于温州(主要来自其下属的“文成”县)和青田(县级市,隶属于丽水)两地。中国那么多人,为什么是这个地方的商人被一个外国总统作为随行成员带回到自己的“祖国”访问?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把曾在浙江省省会——杭州——的生活、工作、求学过程中的“浙江印象”、在意大利调研过程中遇到的温州(文成)、青田人印象以及那些亲身经历或者道听途说而来的浙江其他地方人印象“缝缀”起来,让这些重叠的印象来回答为什么贵为一国的总统选择了他们而不是别人;也让我们在这些零散的缀述中感受下 “为什么是他们”富裕了家园、丰富了生命、惠及了后代……

  左起:蒋忠南、陈正溪、金慧(左四)、郑秀琴、戴小璋、何焕龙

  罗马的中国侨领们

  所幸,作为一家立足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新闻媒体,我们时常会在侨界的各种活动中,与以上诸位侨领有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接触,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站在这样的角度看到的他们或许会有别于国内各媒体看到的站在聚光灯下、舞台中央的那些“成功者”,而不是和“你”、“我”一样拥有着“中国式”处世哲学的普通“中国人”。

  左起:陈晓荣、高树艾、邱王毅、董文浩

  

  2月18日国务院侨办主办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欧洲巡回慰侨演出落幕罗马,演出结束后,当地商会在“凯悦酒店”为各位演职人员准备了答谢晚宴,陈正溪(以下简称”陈”)作为罗马华助中心主任是这场演出的具体承办人和执行者,当然应该陪宴,本来他是携夫人同行的,结果夫人觉得跟陌生人在一起拘束,最终跟我和同事们在另一大厅同桌晚饭。席间闲聊,她说,这次演出,负责分发入场券的陈就带回来2张票,要知道她们家共13口人(跟弟弟一家同吃同住,加上自己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 零散交谈间,我们知道了陈不抽烟不喝酒,但是爱打高尔夫球;因为忙于商会事务,自己家的公司交给儿子打理;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到现在为止赚到的钱都还悉数上交给“陈嫂”打理;孙子因为想见到爷爷,在高尔夫球场外面“堵”他;在出国之前,陈曾在贵州做过10年左右的牙医,并且医术精湛,所以全家现在能吃很辣的贵州饭,贵州弟媳负责做饭。

  戴小璋秘书长的父亲是个文人,但他上了军校,当过很长时间的兵,在他退伍从商之际,军阶已然不低,他还喜欢看书,所以他的言谈举止不同于一般的在意华商。谈到华人华侨研究时,他竟然看过专门研究欧洲华人移民的李明欢教授和温州大学严晓鹏教授(研究欧洲华文教育)的学术专著,学术书籍因为比较严谨,读起来当然没那么轻松,由此,戴秘书长的好学可见“一斑”。

  郑秀琴是意大利华侨华人妇女企业联合会会长,她是青田温溪人,以前是中学教师,1993年出国。也许因为是妇女又是老师,她才会有这份觉醒的女性意识,成立妇女企业联合会;她还在罗马的东方语言学校设立了“郑秀琴”奖学金,以此奖掖华二代在学业上精进奋发,一定是曾经的教师职业让她在用另一种方式关注着教育事业的进步。

  邱王毅在2月20号晚上刚刚结束了自己的会长就职典礼,第二天就去了北京。在庆典上,《九妹》的演唱者黄鹤翔以他三个女儿“干爸”的身份连唱两曲,正是这个干爸,透露说,邱王毅是“三女二男”五个子女的父亲,这在如今的中国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但是两三个孩子在意大利的华人移民家庭里基本上是很普遍的。

  高树艾家族也是青田华侨名家,他的祖父早在1934年就来到意大利,并在此创办了领带工厂,产品行销意大利,累成巨富,二战时,工厂被炸,他于1949年回国,1991年终老故乡;其父1983年来意,1988年开办工厂,为米兰顶级服装品牌代加工产品;高树艾1970年生人,1987年到意大利,在此接受初、高中教育,并于意大利维罗那大学地质考古专业进修。

  以上是这次总统出访部分随行人员的“后台花絮”,还有一些没去,但接触后觉得很有故事的侨界精英,像已经80高龄的潘仲骞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早期侨领,他在家乡省会的浙江大学和自己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都设置过专属助学金,用以帮助家境贫寒的莘莘学子。陌生的中国学子们就这样和一位远在万里之外的意大利打拼的老华侨联系起来了。他的妻子徐银萍女士曾提到一个学生后来读了博士在云南大学任教,有次脸上得了重症,她安排这位“学生”在上海她妹妹的帮助下做了手术并治愈了疾病,这位“学生”写信给她说“虽然我的妈妈去世了,但是我在罗马有一个徐妈妈”,听到这里我和她都流下了眼泪,只有能在基本人类情感上引起共鸣的心灵才能相互平等地交流,人类的情绪才能得以纾解而不是堵塞。她穿戴着Chanel、Gucci的衣服和首饰坐在我的对面,华服丽饰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而不是相反。我愉悦地欣赏着她在60多岁时的优雅。

  

  意大利的温州/青田人

  在意大利的城市里步行,如果走进华人商店,开口一问回答不是“温州”就是“青田”,间或会有人说是“莆田”(福建省)。为了做一项关于“在意华人”的研究,笔者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意大利语Napoli)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几个月的调研,基本上看到华人商店、饭店、超市、大商城都会进去看看,跟他们聊聊天,有些成为了朋友,有些没有,但都留下了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泯灭的印象。

  在那不勒斯采访过一位50出头的叔叔,他小学毕业,在国内经商时就已经攒了不少钱,后来给蛇头一笔巨款,偷渡来到意大利,路上的行程就走了几个月,基本上是飞机、火车、汽车、“11”路车各种交通方式用了个遍,现在和妻子以及两个儿子都在意大利,小儿子在拿波里开着一爿小商店,大儿子在米兰开酒吧。

  许国豪(化名),1981年出生,丽水青田人,96年初中毕业就开始在家乡搞点小生意,2009年来到意大利,在威尼斯开了5年酒吧,现在和妻子一起在Napoli的意大利人传统聚居区开着一间中等规模的百货日杂店。

  在卡帕尼亚大区的Agropoli,我走进过一家华人商店,女店主说,他们刚到当地的时候推着小车子走街串巷卖雨散,最艰难的时候也曾嚎啕大哭,有过想回国的时候,但是最后都坚持了下来,直到在当地开了一间规模不小的中型超市。

  Napoli中文学校的女校长和老公一起经营着两所学校,她本人高中毕业,算是华侨华人里的“高学历”了,自己有两女一儿,大女儿从小在浙江、北京都生活过,在北京上的是国际学校,现在在英国读大学,见面时大女儿刚好也在,咨询我什么专业比较能赚钱,这我还真不懂。

  接触过的意大利华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正是因为他们以如此“文凭”生存于世并且还过得不错的时候,可能就是其他一些地方、一些人的一面镜子,这种现象会让人思考,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生活?

  

  那些“留守”的温州人

  “温州人”,即便是在浙江——一个商业氛围这么浓厚的地方,浙江其他地方的人提起来时还是像讲故事一样,告诉我“温州式”的思维方式是如何运转的。

  我有一个律师朋友是开化人,她父亲本身也是当地比较成功的商人,她给我讲过一桩自己曾经经手的经济纠纷案,有三个温州家庭妇女“合伙”在杭州买了一套房(大家老说杭州的房价是温州人吵起来的,也许所言不虚),后来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才找她打官司的。她没有告诉我谁输谁赢,她只是给我分享了温州三个普通家庭主妇合伙投资买房的“生意之道”,我想她是震惊于如此思维方式的,我也是。这一分享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上个世纪末,杭州市西面大部分地方都还是田地和河汊呢,温州人已经在如今距离浙大紫金港校区不远的地方买了很大一片地,建了一个“温州村”,当时的房价就800-900 /m2,如今那里的房价已经是2万-3万之间……

  如果说,在意华商很多还在经营着传统的生意,那杭州本土的“阿里系”和“浙大系”两支创业大军在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上带给现代中国的冲击和改变那绝对是引领潮流的,浙大以5%的创业率雄踞国内各大高校之首,学校也制定了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政策支持学生创业,在校学生创业可以休学,来这里寻找“灵感”的投资商会把令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资金数额投给那些有时还处于初级阶段的Idea,截止目前,“浙大系”涌现出的个推方毅、盘石网盟创始人田宁、泛城科技创始人陈伟星、凯莱•乔治创始人方琴、葱课创始人陈冬青、校园闲置物品APP“云格子铺”创始人郭洋等等太多了,篇幅有限不能一一罗列,但是这一切活跃在无论高端还是低端商业市场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浙江人,不知道是这方水土养育了这样的人,还是这样的人滋润了这方水土。

  左起:何焕龙、蒋忠南、张国权、郑秀琴、金慧、陈正溪、周建军、戴小璋

  简单的结尾

  我曾经说“温州人”是中国的吉普赛人,全中国全世界的流浪,戴小璋秘书长不同意,因为温州人不乞讨和偷窃啊,那么他们就是“中国的犹太人”,行走世界,带着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一副会做生意的温州大脑……

  有些群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引领一种文化探索更多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

  浙江人,我喜欢你,特此表扬,别骄傲喔!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