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进行时】商院学子北京行——北京雾霾现状及群众对治理雾霾态度调查

  实践团成员:郭桐言,汤和杰,徐颜慧子,侯炎霄

  近几年来,雾霾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一个环境问题,国家就治理雾霾问题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和措施。此次实践中,我们团队希望从大学生的视角关注雾霾问题的改善以及了解普通民众对于雾霾保护的意识,为雾霾的治理贡献出我们的力量。经过前期调查研究,实践团决定北上前往北京这个雾霾污染比较严重的典型城市,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群众的方式来感受近年来北京城所实施的雾霾治理措施所带来的影响。不论是好是坏,我们希望还原一个我们视角下的真实的北京城市空气情况。

  

  

  Day1

  实践团于11点从上海出发,历时5个小时的高铁,到达北京南站。

  在办理好入住手续后,实践团队立刻前往王府井大街进行实地考察,我们的想法是从市中心的这个角度简单了解一下北京的环境现状。

  当我们抵达王府井大街之后,我们发现北京的天空并没有我们原先心里预期中的那样灰蒙蒙不可看见蓝色的样子。相反我们能看到天空中本来的颜色,周围的空气并没有异味。我们站在车水马龙中,发现并没有前几年新闻所讲述的那样大家出行一定要带上口罩,在家中一定要开空气净化器等情形。相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大家在尽情的享受着傍晚的清爽与惬意。尤其是在王府井小吃街上人头攒动。我们小组通过我们自己的亲身感受和观察,觉得我们国家这几年来所做的关于改善空气质量而做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是卓有成效的。

  

  

  Day2

  经过了一晚上的简单休整,我们小组决定去城外看看北京近年来的环境情况,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个典型地点——八达岭长城。我们乘坐早上六点的首班车前往,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颠簸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长城脚下。当然,我们此时的心情是异常激动的,毕竟长城作为我中国人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中国的象征。

  我们小组发现虽然当时我们国家可能采当时取了一些关于迁移重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等措施,但是通过照片可以看出市郊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污染严重,相反我们依旧看到天空非常晴朗,视野极其开阔。站在城墙垛口处我们可以感受的到关外吹来的许许山风,空气也异常的清爽,我们小组亲身感受到我们国家这些年来为了改善我们环境质量而作出的努力,我们也看到了近几年我们周围环境与往日的不同,这与我们国家所做出的努力是不可分割的。

  虽然可能头两天我们的行程比较匆忙,但是我们却深刻的感受到了北京雾霾程度的改善,也通过我们的视角看到北京城的变化。前几年网上流行过一个段子,说是蓝天白云在北京城是一个奢侈品,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又回到了北京城内。可能我们依旧看到了一些雾霾的迹象,但是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改善后的模样。

  

  

  

  

  

  Day3

  我们准备对景点及周边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意识进行调查,从而对雾霾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早晨六点半,我们一行四人骑着共享单车围绕我们住的宾馆和周围的居民区,想要看看周围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出行方式。我们发现周围大多人都会选择汽车出行,街上车水马龙,不由让我们联想到我们四人前日刚到北京时在高铁上看到的堵车拥挤的街道。北京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高楼众多,而汽车排放的废气常常聚积在繁华地带和居民集居的地方。现代化城市高层建筑物不断涌现,使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不易稀释扩散,造成局部地区汽车排放物浓度过高,严重污染人类生活空间及呼吸层的同时,容易形成雾霾层。

  

  

  除了汽车太多带来的尾气排放污染之外,我认为在旅游的时候人们对于垃圾的处理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对于雾霾产生的因素之一。我们在游览颐和园和圆明园的时候看到了太多游客一边吃着冰棍一边就把包装纸丢在了地上,同时,我们在颐和园里的湖泊边缘地区也看到了太多太多的饮料罐和零食包装袋,这些都体现了现在人们在旅游的时候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对于垃圾也只是随处一扔,更多的只是顺着舒服来。我们觉得现在更需要做的是要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我们在景点调研的这两天惊喜地发现北京的天气并没有我们一开始想象的那么灰蒙蒙一片,相反还是湛蓝一片,PM2.5更是达到了65的良好指标。

  我认为这可以归结为北京市政府做出的防沙化政策,在这两天的出行过程中时常会被北京的大风“袭击”,大风中会夹带着大量的沙尘,但是这已经比以前改善了太多太多,但是我们却还是希望将来北京市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政策来治理北京的雾霾。而且我们今天是采取了一个比较古老的方式进行了我们的调研活动,便是骑自行车。虽然这种方式比较耗费体力,但是可以让我们有条件更加深入的了解北京当地居民住宅处的环境状况,我们也更方便的进行了一些走访。我们获得了更为直观的数据,比如在这样几乎没有污染的天气里我们能看到更多的老人或者是孩子在户外消磨自己的时光,所以我认为北京城近年来做的环境治理措施深有成效。

  

  

  Day4

  我们团队通过与当地居民交谈的形式了解大家对雾霾的看法。基本全部的被调查者表示,冬季雾霾的情况比夏季严重许多。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雾霾天中,90%以上市民普遍都有采取自我保护措施,但防范意识都比较淡薄,特别是对于口罩的选择,市民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口罩都可以防霾,对雾霾危害性的认识也不够。经过调查我们得知口罩的过滤效率越高,造成的呼吸阻力就越大,因此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幼儿、老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比较常见的纱布口罩仅能阻挡较大的颗粒,对于PM2.5不能起到防护作用。而炒作一时的活性炭口罩其实也只是个噱头。因为活性炭本身也是一种颗粒物来源,活性炭口罩可以吸附空气中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但对于细微的颗粒并不能起到有效的阻挡效果,更不用说PM2.5颗粒物了。

  

  

  同时雾霾已然成了一些生活其中的人的困境。他们开始考虑,是否要离开打拼的城市。我们将目光对准了一户住在北京昌平的家庭:周女士来京十年,有一个3岁的宝宝,从孩子出生开始,她家陆续添置了5台空气净化器。在北京有家有业不容易,虽然舍不得,但因雾霾带来的不安全感,周女士也在考虑是否搬离北京。

实践成员感悟

  汤和杰:其实来到北京之前,我有想过北京的天气会不会是灰蒙蒙一片,会不会让我不适应。但是真的当我们一行人到达北京的时候,看见的却是湛蓝的天空,呼吸的空气也是十分清新,这让我之前的担忧全部都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虽然马路上依然是车水马龙,依然时常堵着车,工厂也依然运作着,但是却并没有给北京的蓝天带来太多的影响,我觉得北京在治理空气污染,控制废气排放这一块做的非常出色,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雾霾不再会是北京的代名词,蓝天白云将会永存北京!

  徐颜慧子:经历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团队每个人都收获颇多。作为实践,这样的一项活动,也必须有其流程经营。从开始的确定主题,到队员的确定再到实践的开始,分工,任务的布置及实施。我们每一步都精益求精。每个人在这个团队中贡献着自己,以追求对居民对雾霾的态度的深入调查为目的,大胆的去想,去做,在这个团队中关心着对方,真正做到了团结,奋进。有激动,有感动,有触动。不论第一天大家为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方案的讨论争论不休,不论每天在外采访居民汗流浃背,更不论每晚写报告,总结全天,为明日准备。每天的采访,吃饭,采访,总结,休息,成为了我们的主线,我们询问着,调查着,目的只是完成实践,为了 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贡献我们一份微弱的力量。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我们快乐

  侯炎霄: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了,在这期间,我们四处奔走,多方询问,互相配合,最终才得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充分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充分了解所有人的诉求后,全面考虑,提前打算,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

  郭桐言: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学到了很多虽然在课本外但是对我们的生活很有用的知识。比如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调查一个社会现象,如何通过一些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我们这次主要是调查雾霾问题,并且以北京为典型代表,我们通过我们亲身观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关于治理雾霾政策的成功,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也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有爱。我想有些时候结果固然重要,但是享受过程也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的。

  

作者:郭桐言,汤和杰

徐颜慧子,侯炎霄

排版:高冰烨

往期优秀实践链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