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高中学费要涨了,临颍老乡们怎么看?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首席记者 刘广超 实习生 康飞 文图

  

  公办普通高中学费市区每年200元、县城和农村每年150元,作为一项政策在漯河市已经执行了19年。现如今择校生取消后,面对物价上涨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公办普通高中的学费该不该涨?涨多少合适?

  8月8日上午,在漯河市发改委的召集下,由该市教育主管部门、高中学校负责人、消费者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部门等人员组成的漯河市公办普通高中学费标准调整听证会如期召开。由于这次会议已提前预告,鼓励社会各个阶层踊跃报名参与听证,因而引起了市民们的高度关注。

  现场:

  给出两种调整方案

  17名代表各抒己见

  

  作为受邀媒体记者代表,今天上午,大河客户端记者来到漯河市公办普通高中学费标准调整听证会现场。记者了解到,本次听证会共有17名代表参加并发言,其中消费者代表7人,经营者代表3人,政府部门2人,利益相关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各1人。同时还有6名旁听人员,以及包括记者在内的6名新闻媒体人员。

  记者了解到,择校生取消后公办普通高中办学经费出现较大缺口,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漯河市教育部门意见,以及教学成本和周边地市学费标准,漯河市发改委初步提出两种听证方案。方案一:漯河市区普通高中学费740元/生.期;县城和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学费640元/生.期。方案二:漯河市区普通高中学费700元/生.期;县城和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学费600元/生.期。

  记者在听证会上看到,参会代表认真听取了漯河市发改委听证方案、市价格成本监测所介绍成本监审结论及相关情况后逐个发言,对适度调高公办普通高中学费收费标准,健全完善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贫困生救助等级制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17名代表各抒己见,充分表达了各自的意见和观点。

  结果:

  调整学费全部同意

  具体执行存在分歧

  

  “高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中教育需求,现行学费标准确实难以为继。”记者在现场看到,参会代表都同意调整学费,但具体认可哪种方案,大家意见不一。17名代表有12人同意方案一,3名代表同意方案二,还有2名代表则认为应该细化标准,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寻找最佳结合点。

  “漯河市现行的普通高中学费标准,是1998年河南省教委、物价局、财政厅制定的,已经19年没有调整。”记者注意到,一些代表在会上指出,目前的学费标准与大幅度增长的教育培养成本不相适应,也不符合当前的物价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因此,为优化普通高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在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适当调整普通高中学费势在必行。

  参加代表虽然同意调整学费,但建议调整幅度不宜过高,应当充分考虑到漯河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不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落后省内其他发达地市,低收入家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贫困生对学费价格调整后的承受力等问题。“学费调整后,必须强化对学校收费的监管,确保学费使用的透明度。”参会代表、漯河市保险协会秘书长白荣川说,应完善优秀学生奖学金、贫困学生救助制度,不能因为学费过高而使贫困生失学。

  市民:

  “补习班”日益泛滥

  “借东风”提高防范

  “目前在全省,漯河市公办普通高中收取的学费标准仅低于商丘市,其他地市都比漯河要高。”漯河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漯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4754.6元,是1998年的5.49倍,农民家庭人均收入15123.86元,是1998年的5.03倍。如今按照一般家庭的收入、承受能力,部分学生每学期增加支出490-590元不等,收费标准低于漯河城镇居民和家庭人均收入增长幅度。

  公办普通高中要调整学费,在漯河市引起广泛关注反响。今天下午,记者在漯河街头采访时,很多市民“有话说”。“现行的学费收费标准实行19年了,以前的物价是什么样、工资是多少?为了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下学习,调整学费合情合理。”不少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今后希望学校能增加学费使用的透明度,切实把这些钱用到“正地方”。

  “现如今走在大街上,随处都能看到有很多补习班广告,难道说我们的孩子平时在学校学到的都是没有的知识,必须在补习班上才能学到‘货真价实’的学问吗?”还有一些家长告诉记者,不少补习班都是在职教师办的,希望漯河市政府和教育部门能够借助这次学费调整事件,好好整顿一下漯河的“补习班”市场,彻底将孩子们从各类补习班中“抢”出来。

  记者了解到,听证会结束后,漯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及时整理听证会参加人的意见,综合考虑消费者、经营者等多方利益,及时写出听证报告上报漯河市政府,通过集体审议收费标准等程序,向社会发布漯河市公办普通高中教育学费收费标准调整方案。

  来源:大河客户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