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逐渐火热,但脑膜炎的破坏力很大,养殖户如何有效预防?

  

  2011年人工养殖的青蛙开始多了,2017年出现养殖高峰,现在多分布于南方多省,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此处说的青蛙就是黑斑蛙)。由于是新兴品种,很多养殖户对于病害的问题比较头疼,其中脑膜炎就是比较麻烦的一种病。

  蛙脑膜炎是由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引起蛙、鳖等多种水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病蛙以眼膜发白、运动和平衡机能失调为特征。为我国水生动物三类疫病。

  临床症状:病蛙出现运动机能失调、头部歪斜、身体失去平衡或浮于水面打转等,眼部因感染出现白色坏死“白内障”症状,同时伴有皮肤表现溃疡、肝坏死等症状。

  病蛙双眼有一层白膜,呈“白内障”状,造成失眠,体色发黑,腿部充血,伴有肠炎、腹水,严重时蛙进食困难,体表覆盖一层白色粘液,解剖可见肌肉呈黄绿色,肝呈紫黑或紫红色肿大,胆严重水肿,胆汁呈淡绿色。死亡率高,一般20~30%,最高达80%,一旦感染此病难以控制。

  

  诱发青蛙脑膜炎病情,主要可能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引种时没有进行严格检疫,自身携带潜在细菌病毒,由后期养殖环境引起脑膜炎爆发,引起大批量死亡。

  第二,养殖水环境不好,引起细菌滋生,前期不注重预防,抵抗能力差,继而感染青蛙,导致大面积死亡。

  第三,养殖密度过大,规格不一,自残严重,生存空间小,环境恶劣,细菌更容易滋生,繁殖,继发性感染。

  据以上详细了解青蛙歪脖子病情的起因后,我们前期该如何有效的预防,不管养殖什么品种,养殖原则都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大多养殖户,为了赶早价,青蛙投喂量很大,所以我们对青蛙肠道和肝脏的维护是很重要的,平常每10天用“肠舒安”60斤/包+“转肝灵”60斤/包+“复合免疫多糖”60斤/包,拌料内服,外用“安洁”50ml每个格子外洒消毒杀菌,注意雨天吃食留下残渣及时冲洗,避免留下泡水变质的饲料被青蛙食用。气温多变的天气,注意做好应激处理,可以使用“复合VC应激灵”3亩/包,进行解毒抗应激。

  

  那么养殖中后期出现这类病情,我们该如何有效的处理和控制,在这里我提出一个重要要点就是阻隔病原,谨防传染。俗话说得好,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里提倡的就是每个格子都能单独的进出水,后期,最怕传染的就是水源,有的养殖户为了求方便互相串水,这就是一人受害,全家遭殃的理。发现此类病役,首先一条,切断该养殖格子水源外出,其次将死亡的青蛙及时打捞,远离并深埋,外用药物以及内服治疗都是为了保证体质健壮的蛙,病原不是一朝一夕能杀灭的,所以内服药物治疗时间周期要长。

  

  外用“铂立康”40ml/格子+“黄连康”50ml/格子喷洒,连用两天;内服,“血立止”40斤/包+“安西多”40斤/包+“转肝灵”40斤/包,最少连用5天以上。

  

  发病塘口

  高温建议,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水温超过32℃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水温温度超过35℃会导致青蛙陆续死亡。我们这里指的是水温,温度高的地区可以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准备低温水源,地下水、水库、江河深一点的水,可以调节蛙池内水温;

  2、及时加盖遮阴棚;

  3、将中间环形沟加深到60厘米。

  正因为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高,新陈代谢旺盛可以加速生长,只要控制水温在适宜生长范围。温度高的地方蛙类长势更加好。

  创业青年李平:养殖黑斑蛙带动一方乡亲

  

  湖北荆州监利县柘木乡万兴村黑斑蛙养殖大户李平,将一只只绿色青蛙送到大小餐馆,他养殖的青蛙绿色环保、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走进李平的青蛙养殖场,只见"呱、呱、呱⋯"蛙声一片,面前100多亩青蛙养殖和蔬菜种植基地,全被网罩隔成一个个小方块,走近一看,里面有不少的大小青蛙。

  "养殖青蛙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养殖初期他遇到重重困难,曾经也想过放弃"。他一边带请教的乡亲进场参观一边谈他的养蛙经历。2015年10月份,李平发现人工养殖青蛙己成为人民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美食。

  便瞄准商机,从湖南益阳引进幼苗300万尾,回乡创业养殖黑斑蛙。

  去年李平的养殖场总投资100万元,养殖黑斑蛙。目前成蛙已上市,预计九月前黑斑蛙养殖收入达40万元,准备下半年扩大到500亩黑斑蛙养殖基地。

  

  

  (作者:谢岳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