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湘江》导演陈力 | 来一场真实的湘江战役

  持续多天的路演也让《血战湘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观影高潮。导演陈力和一众主创在每一次放映结束后都会和现场观众互动。一次又一次,掌声雷动;一遍又一遍敬礼、鞠躬,台下的提问者带着尚未干透的泪水,台上的回答者声音里也往往带了哽咽。他们用激情和热血鼓舞了观众,又被观众的回应所深深鼓舞。

  陈力表示,为了力求真实地还原当年的湘江血战,在拍摄战争时,他们使用了大量的炸药、油料,没有依靠电脑特技。她希望观众能接受本土的主流战争电影,“我觉得这个应该叫新主流电影,这样观众可能更容易接受吧。”

  来一场真正的湘江战役

  陈力曾执导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和电视剧《海棠依旧》,这是她首次执导战争片。 “一路走来,观众给这部片子最多的评语就是震撼惨烈、热血沸腾,说这种纯爷们的感觉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个女导演之手。说实话,在拍摄的时候,我真的完全忘了自己的性别,脑子里反复闪着一个词‘血性’!”快言快语的陈力对于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十分激动。

  “当时八一厂党委决定把这个电影交给我的时候,我只是单纯地想完成好这个任务,但当我正真走进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被这5万英烈的事迹所动容。”陈力决定一定要拍好,她从前辈那里吸取拍摄经验,并结合今天年轻人对战争片的接受度,怎么能让年轻人真正看进去成了拍摄的是关键。最后陈力决定不用CG镜头,3D绿幕,在战争场面拍摄上,演员们全部真实拍摄,动用兵力7600余人次、群众35000余人次,使用炸药2吨多、油料83吨,每天都有上百个炸点,让所有的演员实打实拍,来一场湘江战役。

  没有一切“应该”有的酷、炫、技巧,每一个大的场面都需要精密的计算和烟火师几个小时的布点,拍摄现场真跟战场一样,拍爆炸戏的时候,连遮阳篷都曾经被掀翻……“特别是参与拍摄的“大功三连”前身就是红一师,所以在配合上也完成的特别好。演员们每一次拍摄都特别珍惜,觉得布景布点太不容易,而我,却没有以往拍大场面的兴奋感,每一次轰隆声响起,我都觉得心里痛得缩做一团,在那段历史里这就是千万战友的流血和牺牲。所以,我一定要拍好这部片子,才不辜负他们的付出。”

  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

  如今历史战争片常常被扣上了“假大空”的帽子,观众觉得影片离自己太远、教育色彩浓重,而《血战湘江》完全脱离了此前这类电影的刻板印象。在人物塑造上,陈力不仅要把毛主席与中央纵队的矛盾着力表现出来,同时还要表现毛主席对战士的关心以及双方的互动。

  与以往的历史战争题材电影不同《血战湘江》还加强了小人物的塑造,比如电影中的林家父子,包括王大治演得逃兵,这都是有真实的故事的。“这些人鲜活的史实,不是我们去编造的。将这些鲜活的小人物在大银幕展现他们,并且让观众相信。”

  谈及电影中的年轻演员,陈力说,从“做戏”之初,她就决心给观众看真功夫,“我们不想投几个亿来让观众数明星。不希望请一堆自带粉丝和票房效应的这个人来一下,那个人来一下,更不要助理一堆要求层出不穷的‘小鲜肉’。呈现这些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找到合适的演员最重要。”像张一山、保剑锋、耿乐他们刚进组的时候是很客观的,经过交流和走戏,他们走进了那段历史,实拍后,炸点出来,氛围出来,在这样的状态下也就突出了他们的演技,他们再回看的时候自己也没想到是这样的。

  陈力透露像保剑锋,他之前没有拍过战争题材,可是在镜头中他的每一个眼神、哑着嗓子的每一句嘶吼都是真的,他的脸上总是黑黝黝的,那并不是化妆的结果,在硝烟里穿行,一个炸点爆炸就能炸成这样,很自然就的状态。“保剑锋到后来,自己都认不出来自己了,只能通过眼白来辨认。处在这样真实的环境中也会让他们的表演更加真实自然。”

  艺术与商业间的平衡

  怎么能够真实再现历史,再用艺术表达给观众,这两者的结合是难点。“这不是简单地去再现历史片断,要真实也要好看,如何借助艺术的手法来表达这个片子的主题是关键。”陈力表示,这部影片的节奏和其他任何类似题材不一样,要快,要拍出无处不在的紧迫感,才能体现出血战湘江的急和难。“在电影的节奏上我也会相应加快了一些,而且这个电影要有张力,你要让所有的人看完都跟着涌动,所以这段时间路演,我一开始也担心年轻人会不会接受,但后来发现他们完全进入到了这个故事中,跟着叹息流泪,他们都是有爱国情怀和英雄情节的,我们的辛苦应该是没有白费。”

  作为历史题材的电影,在素材的选取上陈力也有自己的考虑。这样的一场战役是,首先要展现打到前面的是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还有最后牺牲的34师陈树湘的部队,然后表现中央纵队,由李德、博古犯得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由于篇幅的限制,陈力也相应删减八军团九军团的内容。

  历史上湘江战役的几个战场都发生在山里,但作为电影,在视觉上,要让观众有区别,所以在拍摄34师的枫树脚一战时,陈力山林大战改成了巷战,将这几个战场做了区别。此外陈力也没有用最常规的地图铺开的方法展现,因为觉得知晓这段历史的人很多,中学课本也都学过,也无需再花那么大的篇幅去普及这段历史,所以她放弃了常规的地图的展现。“其实观众不是需要去看哪些地名,重要的是看精神。”

  很多人会情不自禁地拿《血战湘江》和去年大热的好莱坞大片《血战钢锯岭》做对比,认为二者带来的强烈震撼感难分伯仲,陈力坦言区别很大。“《血战钢锯岭》是个人的信仰,那这个片子是民族的信仰,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好莱坞电影和我们电影的区别。”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