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上映第一天我就看了。看完特别愁,因为太喜欢了。
怎么办呢,虽然喜欢,但这片没有爆点啊。
没有爆点就没有阅读量,没有阅读量就没人看文章,条姐KPI就又要完不成,工资又要被狗吃啦。
嘴里说着不写,身体却很诚实。票房和口碑,一直在默默关注。
事实证明,许鞍华导演票房毒药的体质,并没有因为档期和主旋律,就变好一点点。
《明月几时有》上映一周,票房不及隔壁《逆时营救》一半。
好吧。再见KPI。好片不安利,以后再吃到翔一样的烂片,就是我活该了。
《明月几时有》不是抗日神剧,也不是主旋律红色电影,只是沦陷时期的香港众生相。
它以伪纪录片的形式,在一个前游击队员的讲述中展开故事。
前半段,描述1942年香港沦陷后,游击队掩护当时的文人、作家艺术家撤离香港的过程。
主线,是郭涛和蒋雯丽饰演的茅盾夫妇。这段有点像《黄金时代》,拍得平稳而真实。
但文人不是《明月几时有》的重点。许鞍华还是跟过去一样,将视角放在香港的普通本地人身上。
抗战,这场在宏观上伟大的家国保卫战,落到他们的日常生活里,成为灾难,也成为生活本身。
茅盾夫妇在香港的房东,是周迅和叶德娴饰演的方氏母女。
串连过去现在的小游击队员,是战前方姑的学生,也是方姑后来的战友。
带方姑参加地下工作的,是彭于晏饰演的刘小黑,两人因为营救茅盾而结识。
霍建华饰演的李锦荣,一个打入敌人内部的特工,是方姑失去联系的前男友。
枝叶繁杂,但环环相扣。
所有人物,没有一个看上去像抗日英雄。没人喊口号,没人讲革命理想。没有以少胜多,没有一呼百应。
他们好像每天都活得很危险,但在那份危险降临以前,他们还有自己的小日子要过,自己的战争要打。
刘黑仔是怎么拉方姑入伙的?他爬墙头摸上方姑家的阳台,先用一种谈论晚饭的语气谈论自己的工作,然后摸出一块糯米糕:“特好吃,给你的。”
吃了,就算入伙了。
方姑的母亲听到动静,蹑手蹑脚,在楼梯上一探头。看到刘黑仔,抿嘴一笑,蹑手蹑脚地走了。
方姑决定参加地下工作,方母担心女儿,特别着急,却偏要说狠话:
“死不要紧,别连累了队友!”
听到这话,周迅眼里的神色,令人动容。
霍建华的角色,很隐晦,在跟方姑重逢之前,一直没有表明身份。
我们只看到他衣冠楚楚地跟日本人混在一起。方姑在挨饿,他在喝好酒,抽好烟,在跟日本大佐谈论诗词,仿佛知己。
一直到饰演他同事的春夏被捕,才回想起酒桌上,地下工作者春夏曾借酒醉,看似挑逗地拉过李锦荣的西装领口,塞了一张字条。
原来醉酒不是真醉酒,谈笑也不是真谈笑。
不是没有金戈铁马,只是许鞍华把它们都留白了。
讲故事的那个小游击队员,老来成了出租车司机。80多岁了,还上街拉客。
战争对普通人而言,是一场不知为何发生,但偏偏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了的灾难。
做一点什么,不是为了成为英雄,只是为了能过上结婚生子、上班下班的普通日子而已。
《明月几时有》票房不好,口碑也两极分化。
豆瓣评分挣扎多日,勉强从6.9爬到7.0。
说实话,我能理解许多人的不喜欢。
留白太多,太反高潮。票房能好,那才是见了鬼。
我不能接受的,是这些人不喜欢的逻辑——
好电影,必须有主线,有突出的人物,还要一波三折,便于入戏和感动。
@youth :
很奇怪的电影,开头好似结尾,整体散乱,内容主次不清晰,人物的衔接,不是按照剧情的发展,很随机、随意的出现。可惜一众大咖,剧无力。
抗战这个题材,已经拍了这么多年,照这样的逻辑来走,只会越来越离奇。
回忆起来吧,被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支配的恐惧。
也有很多人说,许鞍华只会拍小人物,驾驭不了“大”题材。
说这话的人,只知道她拍了《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却不知道她35岁就拍过越共题材的《投奔怒海》。
这部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的电影,用最劲爆的词来夸赞它的犀利和厚重,都不为过。
怎样立意,怎样煽情,她清楚地不得了。
但年近古稀的许鞍华,并不想用激进的方式,来讲香港的抗战。
她可是唯一一个能把刘天王拍成空调修理工的人。
把人物的光环拿掉,去掉所有预设和偏见,重新关注人物作为“人”的一面。这是她最擅长的事情,也是她的电影最强大的力量。
《明月几时有》挺好的。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