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魔戒》《哈利波特》的魔幻史诗,一个本应成为经典大片的系列

  在魔幻大片领域,论影响力和知名度,为首的的无疑是《魔戒》系列,包括近几年的《霍比特人》以及未来的《精灵宝钻》,其次是《哈利波特》,也已经衍生出了《神奇动物在哪里》这样的外传系列,两者之所以能够引起极大的轰动,有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小说本身就是世界名著,还有一部媲美两者的魔幻巨著也被改编成了系列电影,但是遭遇却不如两者幸运,它就是《纳尼亚传奇》。

  

  虽然定位上是儿童魔幻小说,但是《纳尼亚传奇》庞大的世界观并不是单纯的架空式想象,而是像《魔戒》一样融进了大量神话和宗教元素,其实二者还有更多相似的地方,原因很简单, 《纳尼亚传奇》的作者C·S·刘易斯和《魔戒》作者是好友,而且两人同为牛津大学的教授,只是刘易斯的专业是文学史,而托尔金是语言学。据说两人就是因为在小酒馆的多次畅聊中互相约定各写一部魔幻小说,才诞生了这两部传世之作。

  下图左:刘易斯,右:托尔金

  

  而《纳尼亚传奇》跟《哈利波特》其实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最喜欢的作家就是C·S·刘易斯,《哈利波特》受到了前者非常大的影响。

  不过与《魔戒》和《哈利波特》在电影领域成为两大家的成功现象相比,《纳尼亚》则显得备受冷落,原本小说的电影改编权被几大公司争抢,后来花落迪士尼,2006年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橱》还是相当成功的,如果说《哈利波特》是略显暗黑的少年成长史,《魔戒》是属于成人的恢弘史诗,那么《纳尼亚》电影第一部则非常符合原著中那种属于儿童的天真气质。

  

  

  遗憾的是到了第二部《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投资变得更高,迪士尼太想学习《魔戒》的成功,强行把一部充满童真的故事拍成了权力之争的魔幻大战,

  

  

  场面很大,但是故事核心则已经偏离,影片在口碑和票房上都比较失败,并且直接导致了迪士尼放弃了《纳尼亚传奇》的版权而使其落到福斯手上,福斯在2010年拍出了《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影片基调还是挺符合原著,但是故事和节奏基本就是个好莱坞二流商业片的水平,让人更加失望。如今版权又落到了索尼手上,去年就说要拍系列第四部《银椅》,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看到。

  

  

  注:《纳尼亚传奇》全书由七个分册组成,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分别是《魔法师的外甥》、《狮子、女巫与魔衣橱》、《能言马与男孩》、《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号》、《银椅》和《最后一战》。刘易斯在写作《纳尼亚王国传奇》时,并不是按照七本书的排列顺序完成的,先是《狮子、女巫与魔衣橱》,然后是《凯斯宾王子》(1951年)《黎明踏浪号》(1952年)、《银椅》(1953年)、《能言马和男孩》(1954年),最后,一直到了1955年,才倒回来写了第一部《魔法师的外甥》,1956年完成最后一部《最后之战》。

  喜欢别忘点个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给朋友看: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