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全世界女人的偶像,男人的梦。她美貌绝伦,幼年遭遇战争,两度婚姻失败,但她重新定义了美貌、优雅与高贵

  奥黛丽赫本:天使在人间

  文| 香蕉鱼

  “我的人生比童话故事还精彩,我也曾遇到困境,但在隧道那一头,总有一盏灯。

  这话出自奥黛丽·赫本。

  她的美貌、她的优雅、她的时尚品味,或许会让你真的以为她的人生比童话还要精彩,活的像个不经世事的公主。

  其实,她的一生不止童话。

  她只是学会了对痛苦视而不见,对艰难绝口不提而已。

  奥黛丽的妈妈埃拉是个贵族,荷兰人,与第一任丈夫生下奥黛丽的两个哥哥,又与第二个丈夫生下了奥黛丽。

  埃拉手上有一些家族遗产,家族是欧洲古老的贵族。腰缠万贯、头衔尊贵,并没有为她带来好运。

  第一任丈夫离开后,她邂逅了英俊潇洒、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罗斯顿。

  罗斯顿是个不学无术的人。他娶妻生子,只是为了靠妻子的财产生活。他的好相貌在社交场合里派上了很大的用场,大家都喜欢他。可他的懒散和怪癖,却毁掉了婚姻。

  他生活懒散,又有文人气息,经常长篇大论,纸上谈兵。他对孩子更是没有多少感情。

  

(幼时的赫本)

  父母感情不好,父亲对孩子们很冷淡,母亲是贵族出身,也没有任何亲密举动,家里充斥着不合时宜的严肃。罗斯顿从来不工作,依赖妻子生活,还歧视犹太人。

  后来,这位父亲居然离家出走了,很长时间没有出现。

  奥黛丽在私人女校读了整整四年书,只见过父亲四次——不是见面,而是父亲来当地办事,匆匆打一声招呼而已。

  母亲两次婚姻的失败以及父爱的彻底缺失,让奥黛丽对情感有极大的不安全感,只要别人对她好,真的爱她,她便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回报对方。

  父亲的冷漠,母亲的严肃,在奥黛丽心里扎了根,她经常喜怒无常、沉默寡言。

  幸好,埃拉为人非常务实,而且目标明确。

  1940年,二战期间,德军空隙了阿姆斯特丹,3万老百姓遇难。

  纳粹总部下令,让市民们合作,方便希特勒顺利地统治荷兰。

  当时,英国已经参战,有些地区已被炸得面目全非。她心急如焚地把女儿从学校带出来,转移到自家在荷兰的庄园。

  可是,德军很快就攻打到了埃拉的家门口。他们靠抢掠别人的财产来扩充军备。

  

  埃拉全家的银行账户、股票债券和珠宝首饰全都充公了,几个世纪积累下来的财富,一夕之间化为乌有。

  一家人只好靠很少的国家分配物资过活,本来富有的国家,现在贫困交加,百姓为了生存下去,只好去偷,去抢。

  1943年,爆发了大规模的肺结核,让生活更加苦难。

  奥黛丽的大哥哥失踪了,小哥哥成了反战人士,小小年纪的奥黛丽也成了抗战的一份子。

  当时,她按照妈妈埃拉的要求,在艺校上音乐舞蹈班。她与几个同学一起,冒险私下里表演,为军队募捐。

  观众们看了,精神得到放松,表面上却什么都不能表示。不能鼓掌,也不能喝彩,悄悄地塞一些钱给跳舞的孩子们,就匆匆离去了。

  这些钱,后来都到自己国家的反抗军的手上。

  他们假装天真活泼,在公交车上或者在公园旁与军队的人相遇。

  这样的举动,看似浪漫,实则危险重重,只要被德军发现,只有死路一条。

  奥黛丽怕过吗?大概没有。

  有一次,她装作采野花的小姑娘,给反抗军在山里的同伴通风报信。

  半路遭遇德军,她镇定自若地假装听不懂他们的话,还把花交了出去。结果两个士兵微笑着拍拍她的肩膀,放她离去。

  

  荷兰人很勇敢,有评论家说,“他们为了帮助盟军,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可是,战斗还是让450名平民一夕之间命丧黄泉。

  1944年冬天,这场世界大战就要迎来尾声,纳粹政权眼睁睁地看着荷兰人民饿死,因为仅有的食物都用来补贴自己的士兵了。

  此时,奥黛丽与母亲住在乡下。没有书本,没有新闻,一连几天都吃不上饭。很长的时间里,他们只吃郁金香球茎。

  她的腿肿了起来,饿得全身黄疸。救济食物来了又去,生活依旧困苦不堪。

  她的健康彻底毁了。

  后来战争胜利,盟军进城。奥黛丽跑到他们身边,忍不住像猫一样嗅他们的汽油味和香水味。

  她向士兵们要烟抽,结果那根烟呛得她不停咳嗽。她还要来了巧克力,一口气吃了五条,结果大病一场。

  在病床守候奥黛丽时,向来严肃的母亲第一次眼泪连连。

  而奥黛丽也患上了抑郁症,经常闷闷不乐,消沉颓废,还有间断性暴食的习惯。

  她曾说过,“这世上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像怀抱梦想的孩子般有决心,我想要跳舞的决心,大过我对德军的恐惧。

  

封后作品《罗马假日》剧照

  可是现在,她心情极差,靠暴饮暴食来补偿空虚。体重上升之后,便自暴自弃。

  学校愿意接收她,但是都说她年龄已过,身高也不合规范。奥黛丽此时已经有一米七了。

  倒是母亲不屈不挠地想要打造自己的女儿。她出身贵族,却像一般平民一样善于适应生活。

  她租下了一间公寓,主动要求担任公寓的管理员。为了让奥黛丽继续上学,她靠整理垃圾、清洗楼道赚钱供她学舞蹈。

  但奥黛丽永远也成不了芭蕾舞台上最红的那个。这时的她只能在舞蹈、平面模特、跑龙套之间打转,薪水微薄,前途堪忧。

  多年后,她拍摄《罗马假日》时依旧如此。这是她一生最著名的电影之一,薪水却只比玛丽莲·梦露的高一点。

  每周百来块,不带生活补贴。而格里高利·派克的周薪是10万美元,生活费1000美元。

  奥黛丽坦言,此时的她为金钱而忙。

  黑白片的化妆非常费工夫,要比彩色片的工序多多了。

  片场经常一片混乱,最要命的是《罗马假日》的剧本写得乱七八糟,开拍前还在大改特改,直到电影拍完了,才出了定稿。所以整个电影就是边写边拍。

  奥黛丽与派克两人只要靠临场发挥来完成拍片。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战争与和平》中

  导演惠勒要求极其严格,拍最后一幕时,奥黛丽哭不出来,他毫不犹豫地把奥黛丽骂哭了。

  她一气之下,大哭特哭,哭完之后,惠勒用力抱了抱她,就走开了。他对此很满意。

  为钱忙的奥黛丽拍完《罗马假日》就立即飞回纽约,参加《金粉世家》的美国巡演,这是一部舞台剧,让奥黛丽忙的不可开交,甚至延后了自己的婚期。

  未婚夫一再要求电影巨头放人,可最终两人还是分道扬镳,奥黛丽对此只字未提。

  工作使她忙碌,真正让她对婚姻望而却步的,是母亲的阴影。

  她曾与男演员荷顿坠入爱河,她直白地告诉他,她想生很多孩子,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很多很多。

  荷顿不知该说什么好,过了好几个星期,他才坦言自己不能生育。奥黛丽当机立断结束了恋爱关系。

  后来,导演梅尔爱上了她,明确地说要娶她,她却迟迟不肯答应。

  她靠着舞台剧来压制自己的紧张与沮丧。可事实上,自从1946年二战后,抑郁第一次爆发之后,她就没有痊愈过。

  她失眠、沮丧、接连几天毫无食欲,之后又大吃大喝。她也依恋上了抽烟。

  《罗马假日》给她带来的成功彻底压垮了她。那年,她的舞台剧为她赢得了托尼奖,电影又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影后。

  25岁的她,前途无量,可她却觉得从此以后每一部电影都要比《罗马假日》更好,更成功,她该如何做到这一点?

  她做不到。

  

  她的舞台剧已经让她心力交瘁,《翁蒂娜》巡演结束后,她说再也不演舞台剧了,果然,她说话算话。

  媒体的赞美,让她觉得言过其实,离自己的目标“做个伟大的演员”越来越远。可是,心事该找谁去倾诉?没人。她把一切都憋在心里。

  或许是为了让自己高兴起来,她还是答应嫁给梅尔。他确实很爱她,却无法弄懂她为何哭得难以自抑,眼神落寞。

  母亲埃拉也不明白。她从来都是个严肃的母亲,难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她对奥黛丽的情况大惑不解,甚至问道,“我们战争时期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好忧郁的?”

  实际上,如果战争的恐怖没有给少年的奥黛丽留下任何精神创伤,那才真的让人心惊。

  谁能对战争无动于衷呢?如果她没有患抑郁症,那她可能就真的成为一个可怕的心理不健全的女人了。

  她的痛苦正好释放了伟大演员的潜质。

  这是好处,也是坏处。

  事业的成功让她对未来忧心忡忡。这是抑郁的典型症状。新婚后,她很快躲了起来。

  

  虽然三天后与丈夫一起去罗马,可那是在陪丈夫工作,奥黛丽只是在租用的别墅里休养生息,盼着自己赶快有个宝宝。

  她还是露面了。她答应给残疾人士募捐,要在百货公司里签名。

  结果,人潮涌动,群众挤破了玻璃窗。现场失控,奥黛丽只好偷偷溜走。从此,她面对陌生人时,都是恐惧万分。

  她怀孕了。不过,数月后就遭遇流产。

  这是她第一次流产,以后还会有第二次,这期间还会有一次更大的打击。死胎。

  不知怎的,她对自己事业的担心成为了现实。

  她出演的《恩怨情天》,大导演赫斯顿是《马耳他之鹰》、《白鲸记》等史诗巨片的真正推手,可这次,连最老牌的电影演员都看不懂他的剧本。

  女主角奥黛丽更出演了一个完全不适合她的角色。

  结果影评糟糕透顶。还有人讽刺奥黛丽的演出比老掉牙的钢琴还老掉牙,这个电影中,只有马活泼一些。

  《翠谷香魂》也是一大失败。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片头经典一幕

  奥黛丽不愿在马不停蹄地工作,她遵从医嘱,在家休养。身体好转后,她再次怀孕,这次她得偿所愿,生下了儿子肖恩。

  儿子的到来,让她重拾信心。她想工作,而且是为了给儿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工作。

  她已经三十一岁了。

  《蒂凡尼的早餐》洗刷了之前所有的困顿,借着假珠宝、悠然的歌声与纪梵希为奥黛丽量身打造的服饰,成为了当年最流行的电影。至今依旧是时尚界的瑰宝。

  奥黛丽获得了第四次奥斯卡提名,她与惠勒之间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

  或许是因为从小的不安全感带来的压力,她并没有及时面对。

  而是逃到了工作当中。她工作一丝不苟,非常专业。1963年的《窈窕淑女》非常抢眼。再后来,她就必须转型了。

  惠勒支持她的转型,并建议她一定要接《丽人行》这部戏。

  惠勒知道,奥黛丽的事业如日中天。两人的婚姻已经岌岌可危了,不过是为了儿子才勉强在一起。

  惠勒一直想成为世界知名的导演与制片人,可是这个愿望一直没实现。

  走到哪儿,别人都只觉得他是奥黛丽·赫本的丈夫。每每与他沟通,都是想借用他,把在他身后,做家务,打理花园,养育孩子的奥黛丽引出来。这让他很不满。奥黛丽自然也很烦闷。

  两人以离婚收场。

  

  奥黛丽一生经历过两次婚姻。第二次是与一位真正的伯爵安德烈·多蒂。

  他比奥黛丽小十岁,两人度过了接下来十年的岁月,迎来了奥黛丽的另一个孩子,男孩,取名卢卡。

  可是到了1978年,一脸娃娃气的多蒂却不满足于简单的天伦之乐,他到处沾花惹草,夜生活相当丰富。

  奥黛丽曾破产,但现在她异常的富有。非常溺爱孩子,做母亲能够做到的一切。

  她喜欢陪伴在孩子身边,尽力将他们培养成有教养懂礼貌的人。

  奥黛丽对于第二次婚姻的失败,非常头痛。她不希望母亲的人生在自己身上重复发生,可还是发生了。

  1981年,她再次离婚。

  此后,她非常高调地与灵魂伴侣沃德斯同居了数十年。

  这段时光里,她才真正成为了那个她真正想成为的人:努力工作、生活惬意、有人陪伴,而且不用担心他会随时离去或者因嫉妒自己的名气而横生恨意。

  沃德斯陪她四处奔走,满世界的奔波募捐。在埃塞俄比亚看望儿童,去土耳其为儿童接种疫苗,到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去见她最关心的人——赤贫中的人。

  她对当众演讲,依然非常恐惧。

  接受电视采访,也会不知所措。

  时代已经变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再也不会有人对明星的同居指指点点,幸福才是道德的试金石。

  沃德斯陪伴奥黛丽走遍千山万水。

  慰问儿童让奥黛丽非常满足,却也拖垮了自己的身体。

  她的盲肠被检查出了恶性肿瘤。

  生命中的最后一刻,沃德斯与儿子肖恩,还有她的爱犬一直陪伴左右。

  

  多年前,她的数位朋友都去世了。母亲也因多次中风病重而逝。

  父亲依旧是那副冷漠、懒惰,无法沟通态度。奥黛丽去看过他几次,父女关系依旧无法修复,她放手了,不再尝试。

  最终,父亲罗斯顿以92岁高龄走完一生。

  她曾说,“我的人生比童话故事还精彩,我也曾遇到困境,但在隧道那一头,总有一盏灯。

  现在她留下的唯一一句话是,“很遗憾,但我要走了。”

  她说,

  永葆美丽的秘诀:

  美丽的双唇,在于亲切友善的语言。

  可爱的双眼,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

  苗条的身材,要肯将食物与饥饿的人分享。

  美丽的秀发,因为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

  优雅的姿态,来源于与知识同行。

  人之所以为人,是必须充满精力、自我反省、自我更新,自我成长;而非向他人抱怨。

  请记得,如果你需要帮助,请从现在起善用你的双手。

  随着岁月的增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一只帮助他人。

  你的“美好的流金岁月”还在你的前方,希望你能拥有!

  但现在,她要走了。

  受病情拖累,她无法正常饮食,只能靠打点滴维持生存。她接受过化疗,不过很快就放弃了。

  

  好友纪梵希前来探望,此时这个名字已经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了。

  奥黛丽把一件蓝色外套送给了纪梵希。当晚,他在回法国的飞机上泪如雨下。

  她走了。

  那一年,1993年。

  她说,“你总希望若你爱某人爱得够多,一切都会改变——但这不一定成真。”

  她永远都是美的,大家都用“迷人的精灵”来形容她。

  战争剥削了她的身体,让她终生骨瘦如柴,成为最后时尚界追捧的“衣服架子”。她自己则说,我觉得自己实在是丑。

  童话。真正经历过不同人生的人,都会将跌宕起伏称之为童话,因为它确实像童话。

  童话之所以美,大概是因为其中的人,像奥黛丽一样,从未放弃,她不予余力地要活出自己,总是在调整方向。

  美,究竟从何而来?善,又从何而来?

  是的,希望你的人生比任何童话都要精彩,永远不要气馁,永远不要放弃。

  请全力以赴去生活。

  文章经授权转自女神书馆,ID:zhouchong2004, 这是一个用文艺之笔,用详实的史料,用悲悯的视角,再现历代传奇女性的原创文化公号。可以说,关于历代红颜,关于民国女子,关于女性文化,你看这一个号就够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