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电影才算是好电影?

什么样才算是好电影?

  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无疑是一件非常复杂而困难的事,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看来必然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生理或心理阶段也会看出不同的滋味。如今社会上,有一大批专家、学者、知名影评人,他们对于电影的研究和评判无疑是权威的,可是不一定令人信服,也不一定令我信服,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情感积淀不同,这诸多差异使得人们对于电影的评判标准难以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电影的种类,按地域可分为中国、日韩、欧美等,按题材可分为战争、历史、科幻等,按风格可分为励志、回忆、伤感等,电影的划分标准纷繁复杂,若按这些标准来分析电影的内容,那未免太过繁琐、无趣。因此,倒不如从电影与观众的关系这一角度来浅析电影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谈谈什么才是好电影。

  Ø 电影与人的想象

  第一次看《星球大战》时的感觉,当无垠的太空中缓缓出现内心很震撼美丽壮观的太空、奇异的外星人、神秘的高科技都很吸引人的眼球。

  人们往往钟情于意想不到的场景或故事,对于孩童或年轻人这是求知欲作用的结果,而对于部分青年和中年亦或者是老年人来说,这可以使其平淡的生活多些不同,使僵化的思维多些激情和活力,使干涸了的头脑和心灵注入些许灵感的泉水,带来许多美妙的体验。

  一部好的电影,不一定非得以科幻、奇幻为题材,应该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人的创造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挖掘出来的,电影的创作应遵循着一规律不断探索和进步。

  以电影《蝴蝶效应》为例,它就是根据一个科学现象作出思考,将该科学现象引入人的生活中,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该电影虽未获得世界三大电影节任何一个奖项,但这种创造性的、有深度的思维和想象力却是令人拍案叫绝,看完电影后,更是留给观众一个更大的思维与想象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就是一部好电影。

  Ø 电影与人的欲望

  大众的审美趣味往往参差不齐,但是对于人的本能欲望的追求却能达到惊人的一致,比如生、死、性等,人们对这些东西总是抱有相当大的兴趣。于是,为了迎合观众很多电影使用大量的血腥、暴力的场面,荤段子更是比比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对于电影的过分侵蚀。

  比如一时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肉蒲团》,其最大的卖点就是美女、帅哥、色情,再加上一些暴力和血腥,很容易便成为了观众最为期待的影片之一,最后上映不久,票房便突破三千万。生硬植入的爱情,过分地情色场面让人失去了观看的审美趣味。

  事实上,人的欲望本身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因为人所表现出来的欲望往往与人的内在情感和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一部优秀的影片,是能够通过对人的欲望的刻画达到揭示人性的目的的。

  此类影片其实就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表现人的欲望,其二是揭示人情、人性,一部电影若始终停留在第一层次,那就只能算是一部在地下影院播放的二流电影,只有以第二次层次为最终目的,通过第一层次的表现挖掘第二层次的内涵的,方能算作一部好电影。

  Ø 电影与人的情感

  一部电影要有感情,才能走进观众的心里,被深刻铭记。电影的情感含量对于人的情感的影响是很大的,最好的状态是让观众产生共鸣,用画面和语言抓住人心。

  美国好莱坞电影就紧紧抓住了这一点,尤其是在表现某些灾难性的事件时,采取的方式就是抓住亲历该事件的某个人,从这个人的角度去展现一个更大的主题,比如反映“珍珠港事件”的影片《珍珠港》,它就是通过讲述两个飞行员和一个战地护士的爱情故事来表现战争的惨烈,还原珍珠港事件的始末。

  

  人的情感是复杂而单纯的,单纯地喜欢或讨厌,单纯地爱或者恨,但更多的时候,人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影片对于一个人物角色的刻画同样是这样,可以让观众对他产生单纯地喜欢或者是厌恶,但更高明的是,塑造的角色让观众又喜欢又讨厌,又爱又恨。这样的角色才是饱满的,因为人本无完人,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大恶人。观众的感情被复杂的引导的时候,就会激发观众的思考,就会让他对影片中的人物和情感印象更加深刻,那么导演的目的也最容易能够达到。

  

  再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