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金秀贤新片《真实》,我想给自己打10分

  在韩国甚至全亚洲都呼风唤雨的“都教授”金秀贤的新片《真实》最近在韩国上映然后结结实实地扑了。

  即便这是金秀贤三年来的首部,也是入伍前的最后一部大银幕作品;即便片中有以“放飞自我”著称的偶像女团F(x)成员崔雪莉与金秀贤的大尺度激情戏......

  这部电影还是彻彻底底地扑了。

  今天就来分析一下,都教授这部新作究竟为何扑了,还扑得这么惨。

  

  《真实》耗资115亿韩币(约6000万人民币)打造,损益点在320万人次的该片,最终仅动员了不到47万观影人次。相比金秀贤此前首担主演的电影《隐秘而伟大》(696万人次),以及两部非主演电影《夺宝联盟》(1298万人次)、《奇怪的她》(866万人次)可谓相差甚远。

  

  《真实》目前在韩国最大的门户网站NAVER的网友评分还不到5分,专家评分更是低至2.75;豆瓣评分为5.5。

  这一成绩无论在韩国,还是在中国,都创下了金秀贤个人作品的票房和口碑新低。

  

  

  影片上映前,观众期待分高达8.14。“想看”是“感觉一般”的三倍。

  

  但上映之后,画风急转:37%的观众给出1分,19%的观众给出10分。

  乍一看,或许是一部根据个人喜好会评价两极的粉丝电影?

  

  仔细看过发觉此事并不简单。

  我们再来看看给10分的观众都说了啥(请注意每张截图右下角的“同意”和“不同意”)

  

  ↑我巨大声的吃着爆米花,人们都很理解我。

  

  ↑戒了五年的烟,又开始抽了。

  

  ↑我给我家金鱼看了这电影,两周以后变成鲨鱼了,谢谢。

  

  ↑看C-REAL(韩国某女子偶像组合)会更有意思。

  

  ↑我失眠十年了,没有安眠药无法入睡。。。这是我第一次不吃安眠药痛快的睡了一觉,相比昂贵的安眠药,强烈推荐便宜的《真实》。

  

  ↑不能就我一个人上当!!

  

  ↑看了这部电影的我,值得给10颗星。

  看到这里,你一定和我一样笑出了声。

  此时我不禁想到了“恨中国电影观众不成钢”的冯小刚,这些韩国的“高端黑”观众一定很合他老人家的心意。

  更有意思的是,本可以默默下映的《真实》,凭借这些网友的精彩评论,着实又火了一把。韩国的许多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一前所未有的“差评事件”。简直完美诠释了“电影还没有评论精彩”。

  

  ↑“眼睛被闪瞎的感觉” 电影《真实》层出不穷的网友评论(中央日报)

  

  ↑电影《真实》在SNS上大热(首尔经济)

  

  ↑笔力终结者们写的《真实》影评(朝鲜日报)

  甚至还有没看过电影的网友怀疑这是不是片方的手笔:

  “这真的不是高段位的行销手段吗,现在好想去看一次。”

  其实《真实》的口碑扑街,在上映前就有种种预兆了。

  预兆一:《真实》早在2016年6月就杀青了,但后期制作阶段竟被换了导演。之前的导演李正燮在关机后,因与制作公司意见不和而辞去了导演职务,换由同样没有导演经验的制片公司代表、同时也是金秀贤表亲的李沙朗接替,指导后期制作和剪辑工作。

  

  

  这就是李沙朗,和金秀贤还真有点像,但怎么看都觉得和电影导演不挨边。

  预兆二:《真实》正式上映前一周左右,一段金秀贤与崔雪莉的大尺度激情戏在网上非法流出,片方当时表示要追究到底,但后来也就没有了下文。这种靠事件营销赚取曝光率做法倒也无可厚非,但一味的主打限制级元素,还是显得片方没什么底气。

  

  ↑电影《真实》制作公司“非法流出委托警方调查”(韩联社)

  预兆三:《真实》不可思议的直到正式上映两天前才召开新闻发布会(韩国一般会在电影上映1-2周前召开新闻发布会),片方解释是电影“后期制作需要更多时间”,但这样赶工真的好么?这难道不会让人更心生疑虑么?毕竟在好莱坞,很多烂片都会因为大明星担心恶评满天飞,而选择临近上映的时候举行首映……

  不过《真实》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演员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首先,金秀贤在片中同时饰演玩世不恭身手了得的硬汉张太英和阴阳怪气的腹黑弱鸡张太英两个角色,除了用眼镜来区分人物外,他也演出了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感觉,甚至在声线上也有改变。

  狠辣的张太英

  娘娘腔张太英

  两个角色的动作戏也是防守型和进攻两种风格。

  除了大量高难度动作戏码都亲身完成外,片尾出现的那段尴尬的现代舞也足够让迷妹尖叫了。

  而崔雪莉在片中的表演,可谓又向“演员“这个称谓迈近了一步。

  在认出深爱的男人被掉包之后的表情转换。

  中毒后,带着对两个男人的复杂情感走向毁灭之时的不舍与绝望。如果对角色没有彻底的研究和喜爱的话,是很难演到位的。

  此外还有凭借《请回答》系列大火的成东日,一改往日喜感形象,变身心狠手辣的黑帮大佬。

  然而一众演员卖力的演出,依然无法挽回剧情表述的杂乱无章。

  这个故事涉及了韩国电影中此前少有的人格分裂:一重人格想摆脱另重人格,新人格像病毒一样蚕食宿主本身,都是很能让人提起兴趣的主题,但奈何导演的执行力有限,并且过分执着于炫技。

  

  故事讲述饱受双重人格困扰的赌场老板张太英(金秀贤饰)遭到心狠手辣的黑帮大佬赵源根(成东日饰)的威胁,后者要将赌场据为己有。此时神秘的投资人突然出现,要帮助张太英度过难关。但张太英渐渐发现,此人不但和自己同名,就连样貌、习惯、甚至身边的女人都和自己的一模一样……

  

  电影开场的第一个场景金秀贤就在饰演心理医生崔振基的李成民面前脱光光了,这简直就是迷妹福利,但普通观众看着就没那么舒服了,因为这根本就不符合一个正常人的行为逻辑。

  

  但张太英本身就不正常,他除了桀骜不驯、目中无人外,还是个解离性人格障碍患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重人格、人格分裂。

  他的另一重人格是胆小谨慎的自由撰稿人,戴眼镜,有严重的毒瘾。

  

  心理医生劝他彻底摆脱另一重人格,不然的话,张太英的下场就是“要么吸毒致死,要么在幻觉中自杀”。

  

  随后画面切换到了医院,张太英和一个因为交通事故几近毁容的伤者被同时送到了医院。

  为了摆脱双重人格,张太英遵照医嘱掐死了毁容者,但就在心电图变成一条直线的瞬间,毁容者复活了。从张太英第一时间扔掉眼镜的动作来看,实施杀人的是撰稿人人格,而毁容者复活后,张太英似乎成功摆脱了另一重人格。

  

  但那么问题来了,之前与心理医生对话,想要摆脱另一重人格的分明是张太英,但为什么实施杀人的却是撰稿人人格?难道说两重人格完全信息共享?想要不被正牌人格杀死,就要积极自救?还有通过杀人就能让实施杀人的人格进到被杀者体内……这样的设定也太简单粗暴了吧!

  

  其实讲述人格分裂的影视作品并不少见,比如詹姆斯·麦卡沃伊主演、M·奈特·沙马兰执导的《分裂》,还有曾经在韩国大火的韩剧《杀了我治愈我》,即便有几十种人格出现,也都能自圆其说。但《真实》虽然只有两重人格,但剧情却像磕了药一般任性而随意。

  神秘的投资人因为脸部受伤接受整容手术,正在恢复中,所以一直戴着面具,他究竟是现实中的人物,又或者是因为毒品而产生的幻觉?张太英的人格分裂是否被治愈了?这个最主要的问题,片中始终都没有说明白。

  

  当然,也可能有人会说,是我没看明白,但从前文提到的观众评分不难看出,“没看明白”的观众一定占大多数,这难道不是作品本身出了问题么?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最基本的要求,难道不应该是简单明了的把故事说清楚吗?

  导演似乎混淆了“可以多重解读”与“不能清晰展现制作意图”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故事情节和人物动机的暧昧不明,过去和现在、现实和幻想之间杂乱的剪辑,让这个导演眼中“脱离现有类型的新鲜故事”天马行空过头了。

  此外,对美术、视效的过分追求,舍本逐末,可能也间接导致了故事的松垮。说它是部百亿韩币投资的赌场广告还差不多。

  

  影片过分拘泥于视觉表达。大量带有迷幻感的红、蓝色调让人感到不适;刻意营造的带有科幻感的场景不能说不用心,但却显得十分廉价;最后终极大战秒变现代舞秀尴尬到爆,这些毫无节制的“视听秀”根本谈不上场面调度。

  

  影片上映后,很多观众将矛头指向了没有执导经验的李沙朗。

  感觉看了这部耗资百亿韩币的“练手作品”,那些用打工赚来的几百万、几千万韩币拍电影的导演志愿生会很悲伤吧。

  导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为给观众提供更多的视听享受而花了大量心思。但实际上,观众们并不领情。

  甚至有观众评论道:“这部电影好像自带伽马射线,一直看的话,感觉会被闪瞎,能够坚持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值得给10分。”

  

  不过,我最好奇还是金秀贤的反应。

  金秀贤在VIP试映会上曾经一度落泪,他解释是“因为看到台下坐着的剧组后辈们来为我应援,一下子想起了在片场一起吃过的苦,就落泪了”。足见他为该片所付出的心血。

  

  《真实》在立项之初,毫不掩饰是为金秀贤量身打造的电影。据说“一人分饰两角”的设定也是在剧本成形之初就提出的,因为这样能够充分保证金秀贤的曝光率。

  虽然在中国没能上映,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迷妹们支持偶吧。

  在《真实》银幕数急剧下降之时,观影人次曾经一度出现3倍激增的情况,据说有影院工作人员透露,往常很难卖的早场电影票都卖光了,后来才知道是一个中国影迷包了全场。

  我也有个喜欢金秀贤的朋友,虽然并不太懂韩文,但依然会追着跑观众见面场,一下子买下七八张电影票,但电影却只看了两遍。足见金秀贤个人的超高人气。

  偶像拍烂片,迷妹跪着也要支持。

  真是辛苦粉丝了,我为你们看完本片打call。

— END —

大家还喜欢看: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