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人品大爆发,中国电影回归内涵

  七八月之交,集中上映的几部国产类型电影“人品爆发”。《战狼Ⅱ》《绣春刀Ⅱ》《大护法》《闪光少女》在豆瓣网上均获得了7.5分以上的不错评价,《战狼Ⅱ》更在好口碑的推动下,一路创下单日3.4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峰值。作为观察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的重要样本,暑期档国产电影的此次“小高潮”清晰地勾勒出国产电影趋向“内在”的关键转变。

  

  转变之一,4部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原创剧本,并不依赖自带粉丝的网络小说“大IP”。转变之二,看不到所谓的流量演员、天价明星,新面孔和配角演技在线。转变之三,4部之中有两部是电影续集,续集模式—品牌效应经过了观众的严苛检验,艺术品质的内在价值凸显。转变之四,电影类型体系日趋成熟,4部电影分别为枪战片、武侠片、动画片、青春片,且艺术完成度高。转变之五,口碑成为市场通行证。

  这种集体转变也意味着经历过前些年的大投资、大营销、大卡司、大IP的资本狂欢后,沉淀下来的,依然是有骨气、不妥协、结结实实的创造。吴京导演的《战狼Ⅱ》在演员选择上“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起用吴刚、丁海峰等实力派,其他配角也都十分出彩,一镜到底的海底搏斗,枪战、爆破、飞车戏追求极致,整部电影充溢着孤胆英雄的浩然之气。而《绣春刀Ⅱ》的精致流畅,《大护法》的深刻独到,《闪光少女》的励志燃情,都透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透着一股戛戛独造的创作精神,以此感染着观众。

  其实,这4部作品优胜的经验已经暗含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之中:让人看到本土电影原创爆发力的《疯狂的石头》(2006),中小成本电影黑马《失恋33天》(2011),在现实与想象结合上卓然不群的《钢的琴》(2011),将经典名著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大圣归来》(2015),以类型叙事成功再造主旋律电影的《湄公河行动》(2016)……举凡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的标杆性作品,其异军突起的成功经验无不印证了艺术创造的核心地位。那些自觉不自觉地臣服于资本的作品,甚至由外行资本“霸王硬上弓”般催生的软骨之作都已被观众抛弃,“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据此,我们也许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中国电影正在从要素主导转向创作主导。资本并无原罪,无论资本、营销、明星、IP,都是电影生产经营的要素,电影产业要发展,这些要素必不可少。尤其是在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初期,基础薄弱的国产电影,没有资本介入就难以调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无法提供作品进行“暖场”。但电影文化发育的不足,容易滋生“资本万能”的畸形观念。这些年来,“大片”“流量明星”“IP”等等扑面而来的电影流行词,都是资本的话语,而非艺术的话语:“大片”要义在投资之大,“流量”的票房诉求写在脸上,“IP”则是互联网资本跑马圈地、囤积电影生产要素、介入电影市场的跳板。这些资本话语在公共空间的渗透和流行,正是资本主导电影产业的强烈信号。

  要素主导其实是中国电影产业各种“短板”的表征,最短的那块板往往就是资源最稀缺的那个要素,越稀缺,其地位就越是高到天上去。当有号召力的演员稀缺,就会出现“天价片酬”,当有号召力的故事稀缺,就会出现“天价IP”,一旦面粉比面包还贵,厨艺就成了负值,创作就必然走向粗制滥造。近几年,“大卡司”“大IP”的“大制作”前仆后继,折戟沉沙,给电影人提供了活生生血淋淋的前车之鉴。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它默不作声,却以事实让自身显现。喧嚣散去,玉宇澄清,创作的本原价值水落石出。

  从要素主导到创作主导,电影产业正在回归其艺术的自性,这种内在转向也体现在电影所呈现的文化态度上。《闪光少女》通过某音乐学院民乐团与西乐团从“斗琴”到“协奏”的故事,展现了青年一代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自信以及乐观包容的风度;《战狼Ⅱ》以亚丁湾撤侨为原型,通过创作上的专业精神和价值观上的清醒自觉,成功塑造了一位新时代的中国新英雄,显示了自信、理性、成熟的国民心态,爱国主义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水乳交融。“冷锋”这个活生生的中国面孔,以其凌厉的棱角传递着今日中国的全新理念。

  有人说“中国在成功输出其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也许这个临界点已经悄然到来。中国电影正从票房成功走向艺术成熟,中国社会正从物质生活的日趋丰富走向精神生活的内在提升,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尽管通往梦想的路途可能是曲折和漫长的,毕竟已经开始启程。

  其实,无论对国产电影,还是中国文化,我们不必妄自菲薄,更不必担心他人小觑,自管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那柳暗花明之境,当不期而至。正如《战狼Ⅱ》里英雄冷锋那句低调却高冷的台词:

  “有些伟大的民族,你永远不能低估。”(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九局工作室 董阳)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