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了这部《闪光少女》,今天终于去看了正片。琢磨了一肚子话,和大家聊一聊。不一定成体系,但都是真情实感。
首先从电影观众的角度看,这是一部看起来有中二但不尴尬的青春片。故事背景设定在一所专业音乐高中,电影虽然有不少情节为了增加戏剧效果而进行了艺术变形或夸张,但整体的氛围和状态是和专业艺术学校里真实生活是相符的。主创团队应该经过了系统的音乐训练(事后证实此片编曲鲍鲸鲸曾学过多年扬琴),并且也对音乐专业学生有较近较深入的观察。片中虽然穿插了感情线索但戏份不多(也避免落入逃课打架堕胎等常见青春片套路中),主要情节都围绕着音乐展开,人物们的性格展开得也比较充分,且没有胡乱加戏。
————分割线,此后会略有剧透,剧透段结束后会另有分割线——————
全片中槽点相对集中在对西洋音乐生的负面塑造上。片中的西洋乐学生被描绘成了傲慢、无礼、对民乐一无所知且又不屑一顾的形象,其实这相当程度上经过了编剧的夸张,从而凸显戏剧矛盾:同一所学校里西洋乐专业的学生全穿的是笔挺正装校服(英伦范儿那种)、演出时是西装礼服,而同年级的民乐穿的是大部分国内中学的那种运动校服,演出服和茶叶柜台店员的工服似的。西洋乐学生见到民乐专业的人都趾高气扬地嘲讽对方是「天桥卖艺的」,校长还极力打压民乐专业(解散乐团、不给排练厅、取消民乐专业招生)等。这些都是在增加戏剧对比的张力,激发观众对主角的同情,为情节发展进行铺垫,真实情况完全不会如此。一个学校不可能一校两服,有N多民乐在校生的情况下学校也不会轻易解散乐队(那是工作成绩呀),西洋乐的学生从小上独奏和合奏课都会接触一定比例的中国作品,绝对不会对民乐如此无知。到高三时钢琴专业学生连扬琴都不知道的话……你这音乐史零分的水平怎么考学?更别提对民乐专业学生公然挑衅了——你们还想不想和民乐系的漂亮小姐姐们交往了?
当然,西洋乐学生和民乐学生之间,多少还会一点点隔阂(或者说优越感)的。想在影片里嘲讽民乐专业,撂一句「你们以后出国读什么啊?」(民乐想出国读书只能转专业),或者干脆说「你们的作品太土了」(优秀的民乐作品确实比古典音乐少),杀伤力就已经足够足够了。嘲讽得太过分、太脱离事实,可信度和说服力会急剧下降。
此外全片还有一片槽点在于电影对于「二次元」的理解和表达上。其实而二次元已经是一个泛文化概念了,动画、漫画、游戏……什么都能往里装,这个概念有点过于宽泛而模糊了。而「二次元」和民乐的结合点,只是二次元中小小的一部分(跟「古风」有重叠但还不完全相同)。对于大部分对「二次元」还一头雾水的观众来说,coser 造型、燃漫画、萝莉清音和中国传统民乐之间,他们真的难以找到关联线索。通过影片情节和人物向普通观众解释清「日本ACG中有很多音乐中融合传统音乐元素而日本传统音乐和中国民乐有诸多共同之处所以民乐和二次元可以非常好地融合起来这其中也包括了古风」,要比通过《中国有嘻哈》向观众解释清「Hip-hop 是一种街头文化它包括了街舞涂鸦以及 DJ 和 Rap which is 嘻哈音乐」,要难得多的多。
那么对于「二次元」这种啥都能往里装的泛文化概念,使用起来要尽量具体、谨慎。你是站在文化的背景来做电影,而不是通过电影来讨论文化。文化在电影、在音乐上的投射一定要尽量准确,如果还是不够准确,那么窄化比宽泛好。窄能落实到具体的作品细节上,而宽会模糊焦点。
所以我感觉,《闪光少女》把着墨重点从「二次元」,缩小到「民乐」甚至是「古风」上,效果要好得多的多。观众们对二次元各有理解,不了解的至少也有个大致观感。倒不如把「二次元」的概念大而化之地一摆,然后着重来讨论「燃民乐」。紧扣电影主题,省略许多无关信息,更能避开概念争议。
我脑子里倒蹦出来个修改方向:维持「学校里民乐受西洋乐压制」这个设定不变,女主的民乐组想出头、想反击,然后找到了比民乐还受压制的流行乐摇滚乐群体——民乐演奏好歹是专业,之后能考大学的,流行乐摇滚乐对于校方而言则彻底是异端——二者一结合,摇滚底子配民乐队,这不就是日本二次元里最燃的那种和式摇滚吗?(《火影忍者》OST、《真三国无双》OST 等等)而且,这本来就是这种音乐产生的源头啊。更何况,在影片最后的音乐会上,女配角们也背上了吉他和贝斯,比如干脆就在电影情节中把电声乐队也塑造成一股(备受压制但渴望爆发的)力量,面对占据主流的西洋乐专业,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乐专业,和代表着年轻人们的摇滚电声乐队结成了同盟,并且碰撞出了新的音乐形式:民乐摇滚(画风参考谭维维的华阴老腔,赵牧阳的《侠客行》),那简直行云流水、顺利成章,不论从逻辑还是艺术上,都无懈可击。而且影片的审美格局和思想高度,更会再上一个台阶。
————————————剧透完毕——————————
目前看来,《闪光少女》的票房表现并不算太好。这和电影的定位和宣传方向有很大关系。前面说了,影片有点过于强调二次元,模糊了宣传焦点 & 分散了宣传资源,其实影片的重点在于青春和音乐啊!《闪光少女》的名字也起得不太好,等到最后最后才出现了扣题的情节(已经快结束了),而且在题目里完全没有体现出和音乐的关联。宣传上也是,此片的配乐和插曲质量非常不错(完全没有喧宾夺主),而且制作阵容堪称豪华(周笔畅中岛美嘉杨宗纬徐佳莹逃跑计划,音乐总监梁翘柏,还有陈奕迅客串……做一季《我是歌手》都够了啊!!),可是完全看不到宣传啊!!
多少电影都在强行做音乐宣传啊(你看各种电影推广曲满天飞,因为用音乐宣传价格又低效果又好),您可好,守着这么一票大咖不用,资源全用来普及「二次元」定义了。宣传团队该打屁股。
不过,票房不够理想也不是嘲讽《闪光少女》的理由。这是一部典型的「三无」电影:无大咖演员、无一线导演、无热门IP,据编剧说做这部电影也是怀抱热情追求理想——估计是做上一部电影《失恋33天》赚了些钱,才有了这次冒险试错的勇气。
而且,二次元的玩法确实也有些不同。虽然票房平平,可这部电影的衍生空间还是蛮大的,除了惯常的手机壳贴纸原声碟徽章等周边,还可以出版乐谱啊,还可以做公演做直播(不是有SING这个真实的女团么),做舞台剧做漫展做嘉年华音乐会,可能性很多啊。
而且,《闪光少女》的设定还是比较严密且成体系的,没有IP,那就扩写漫画、做成动画,自己成为一个IP 不就行了?(话说,看电影片尾的真人演员与漫画的对比,我还真以为《闪光少女》是由一个成熟的漫画改编而成的)。
把这一套东西做起来(相对于电影上亿的成本,动漫的成本是很低的),延伸一下这个故事(哎呀我真的不喜欢 IP 这个词儿),等过几年再拍第二部,票房就完全不是这个格局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部片子真的让我感动啊。
没看出来吧?尽管我之前批评了那么多,但我看这片子的时候,真的快看哭了啊。
因为这部电影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热爱着音乐。即便是反派,他们也只是因为所喜欢的音乐不同,或者说对音乐的热爱角度不同,所以才走到了主角的对立面。而主角更是在电影中历经了对音乐的盲从、怀疑、迷茫,而最终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而迸发出了更大的热情。
这其实是每一个学习过音乐的人的心路历程。
而且片子中的音乐细节非常真实,很多梗只有真正搞音乐的才能明白,比如管弦乐器通常是十二平均律,而民乐器常有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所以管弦乐队和民乐队合奏的时候律制会冲突——民乐的人通常很适应但西洋乐的人常常会非常不适应(就好比,左撇子球员很习惯对普通人,但普通人对上左撇子会非常别扭)。这类细节在片子中还有很多很多。
呃怎么又说回到片子了,容易剧透,咱们还是继续说产业吧。
青春片、音乐片,都是电影产业中比较热门的品类。「青春音乐片」其实就是对《闪光少女》最简练的概括。
(插播一则推荐:2003年有部美国电影《摇滚校园》The School of Rock 就是一部典型的青春音乐片,美好、纯粹,完全符合年轻人们对音乐的各种憧憬和想象)
而「青春音乐片」完全可以拓展成一个品类——《闪光少女》中是民乐用二次元反击,那还有摇滚呢?爵士呢?电子呢?音乐剧呢?想象空间真的很大。
而且首当其中的就是嘻哈啊。《中国有嘻哈》火了以后无数人想跟风借热度,想必一两年内在其他平台一定会出现不少嘻哈题材的专题音乐综艺——已经有节目组和我探讨导师人选了你们信不。而正确姿势完全不是跟着《中国有嘻哈》屁股后面再做个嘻哈综艺——
而是做「青春嘻哈电影」啊。比如 Gai,PG One,艾福杰尼这些人,他们经历了嘻哈在中国的沉寂、躁动和崛起,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串故事,这些故事里满满的都是挫折、挣扎与激情。把他们的经历稍微汇总一下就是一部电影的梗概,Slogan 我都替你们想好了:「中国版的《八英里》」。有没有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导演或编剧?可以请我当顾问。在懂流行音乐又懂点嘻哈同时还懂新媒体及受众心理的那一小撮人里,我是性价比最高的。
——————
最后为了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我在东三环的一个影院里包了一场明天(周五)晚上六点多的《闪光少女》,请大家看电影。
严格地说不算包场,因为今天中午看完电影才临时起意,联系了几家影院都不能安排新场次了,所以挑了一场时间比较合适且人比较少的(已经卖了5张票,然后我把剩下的票全买了)。
请大家发送你的姓名、联系电话、微博 ID 到以下邮箱报名:
daju01@foxmail.com
我们会根据邮件先后顺序来回复大家。报名成功后会有邮件确认。
周五晚上我在影院恭候大家。
只能帮到这里了,《闪光少女》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