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剧靠这十条黄金法则必成爆款!

  

  传媒内参导“大女主”剧之所以能成为爆款正是在于创作人员善于研究观众的心理预期,“一针见血,对症下药”给出观众想要的剧情和人设。为此,小编总结了“大女主”剧中百试不爽的10条黄金法则。

  来源:新剧观已获授权

  (ID:xinjunguancha作者:周燚

  《楚乔传》迎来大结局,收视破2、网络播放量破400亿的好成绩又一次证明,只要套用“大女主”剧的公式,想要不成为爆款都难!

  国产剧的观众中,女性观众的比例和人数高于男性观众,当下,女性已经成为整个文化产业中最大的消费群体,一部剧只要锁定了这批女性观众就基本成功了一大半。“大女主”剧正是赶上当下“拥护女权”的潮流,迎合了女性观众的心理预期,成为国产剧中一个花开不败的剧种。

  未来还有众多影视公司会用“大女主”剧这门看家武器来争夺市场,尽管有人提出“大女主”剧要降温了,但小编认为当下女性观众对这类剧目的“期待性”和“持续性”还在,短期内“大女主”剧不会呈现疲软的态势。

  

  “大女主”剧之所以能成为爆款正是在于创作人员善于研究观众的心理预期,“一针见血,对症下药”给出观众想要的剧情和人设。为此,小编总结了“大女主”剧中百试不爽的10条黄金法则。

法则一:要用强情节来展现“女强人”的标签

  “大女主”戏中一般女主情商智商双高,而展现出这种“女强人”完美人设,一般都是通过强情节,险境之中往往让女主通过个人卓绝的能力“逆转”局势一展风采。

  

  比如《孤芳不自赏》中的白娉婷谋略过人熟读兵法,堪称“女军师”,在楚北捷危机四伏的时候她挺身而出化险为夷;再比如《楚乔传》中的楚乔武功卓绝,被培养成间谍,通过反间计打败宇文玥的劲敌,《楚乔传》的原著名叫《11处特工皇妃》,而谍战特工小说本身就是以“强情节”为最大特色的;还比如《锦绣未央》李未央时时面临险境,但是她都能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化解和转移危机。

  强情节一来可以增强剧情的节奏感和速度感,让观众“提着心吊着胆”随剧情入戏,增强观众观剧的黏性;另一方面情节为塑造人物服务,使人物更加完美饱满,使“女强人”的标签散发魅力。

法则二:男女主的爱情要足够“虐”!

  “虐”是国产剧感情戏约定俗成的一大标准,“虐恋”总是让男女主情感出现“错位”,制造出一种强烈的纠结感,这种纠结感会调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感到惋惜,因为自古以来人们都是盼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

  

  《花千骨》从一开始就注定花千骨和白子画的师徒之恋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孽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每一世男女主的爱情都未圆满;《楚乔传》中楚乔出于对宇文玥的各种误会导致二人感情饱受波折;《醉玲珑》中刚刚成婚的元凌和卿尘到了另一个时空竟然变成了不相识的陌生人。

  你“虐”观众千百遍,观众待你如初恋。如果观众被男女主“虐恋”所折磨,说明观众入戏了被真的“套路”住了。

法则三:女主要有一个平凡的出身

  “大女主”戏中观众不喜欢天生就拥有的优越感,而喜欢“小人物变为大英雄”的“成长逆袭”之路。

  《楚乔传》中楚乔一开始只是一个要被残杀的奴仆,她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存活下来;《锦绣未央》中的李未央一开始只是北魏尚书府遗弃在乡下的庶女;《孤芳不自赏》中的白娉婷本来只是燕国敬安王府的侍女;《甄嬛传》中17岁时的甄嬛只是一个参加选秀的宫女。

  

《大长今》是大陆第一部从韩引进“大女主”剧

  在中国普通人是大多数,她们会对剧中人物有映射,对喜欢的角色会倾注感情,他们会对弱势给予同情心,会把个人的理想寄托在相应的角色上面,而“大女主”会成为大多数女性甚至是男性的精神慰藉。毕竟平凡人的“逆袭”更容易令平凡人振奋和鼓舞。

法则四:要有“复仇”的主题

  “复仇”是西方36种戏剧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从大仲马小说《基督山伯爵》到电影《肖申克救赎》再到国产第一权谋剧《琅琊榜》,都是靠“复仇”串联起整个故事主线。“大女主”剧中融入“复仇”的主题,无疑会为整个剧锦上添花。

  

  《甄嬛传》中甄嬛的父亲被陷害致死,甄嬛默默策划复仇的棋局;《芈月传》中黄歇因为要救芈月,跌落山谷生死未详,心灰意冷的芈月为了找出幕后主使而陪芈姝进入秦宫,不知不觉走上复仇之路;《武媚娘传奇》中媚娘意外流产,所有证据指向王皇后,为了复仇,媚娘走向一直爱慕着她的唐高宗李治被封为昭仪,精心策划的复仇最终让王皇后、萧淑妃自食其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复仇”会让人内心积压的冤屈得以释放,弱势打败强势的逆转,会给观众带来一种畅快感,观众热衷于看“复仇”的戏份说道底就是因为:爽!

法则五:要有一个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心机女”

  伴随着每一部国产“大女主”剧热播的同时,剧中的“心机女”都会被扒出来“扒皮抽筋”,被观众“吊打”,成为一时热议人物。

  

  《甄嬛传》中的“坏女人”是华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坏女人”是素锦;《花千骨》中的“坏女人”是夏紫熏;《至尊红颜》中的坏女人是徐盈盈;《锦绣未央》中的“坏女人”是李常茹,《楚乔传》中“坏女人”是元淳公主。

  通常这样的“心机女”城府很深,足智多谋,会在剧中不断给女主制造麻烦,使女主面临生命危险,或者使男主对女主产生误会,致使情感饱受挫折。这样的“强大反派”的设置使得剧情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格外好看。

法则六:兄弟要反目,闺蜜要撕逼

  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最亲近的人短兵相残,“大女主”剧中兄弟反目、闺蜜撕逼通常是情感处理的高潮点。

  《楚乔传》中多位皇子参与权力之争不惜以命相残;《甄嬛传》中最开始的好姐妹甄嬛、眉庄、安陵容最后成为了敌人;《至尊红颜》中徐盈盈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狠心杀害了义结金兰的钱小多;《锦绣未央》中拓跋余、拓跋浚撕破了脸;《金枝欲孽》堪称姐妹撕逼届的鼻祖。

  

《甄嬛传》和《金枝欲孽》在人物关系上有很多详相似的设置

  所以,不要随意和女主做闺蜜,“大女主”剧中的闺蜜多半都没有好下场。

法则七:要有多个高大全的男主为女主争风吃醋

  “三角恋”“多角恋”是从“玛丽苏”剧中衍生过来,比如《步步惊心》中若曦被多位皇子争夺,这样的法则在“大女主”剧中依然受用。

  

《步步惊心》是典型的“一女+多男”剧

  《大唐荣耀》中沈珍珠陷入与多名追求她的男子的情感漩涡之中;《锦绣未央》中拓跋氏两兄弟同时对李未央产生了爱慕之情;《至尊红颜》中武媚娘同时得到大将军李君羡和皇帝唐高宗的垂爱。

  “大女主”也有“小女人”的时候,即便是他们在事业上在能力上很强势,但是在感情方面他们也有柔弱的一面,需要关怀需要疼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满足女性观众对男色男权的意淫。

法则八:女主要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大女主”剧区别于“玛丽苏”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剧中的女主不止步于谈情说爱,而是有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甚至是对政治权力的追逐。

  《楚乔传》中楚乔的理想就是废除奴隶制;《陆贞传奇》中陆贞成为了北齐的宰相;《美人心计》中杜云汐最后成为了窦太后,母仪天下名字被载入史册;《芈月传》中的芈月成为了史上第一太后秦宣太后;《武则天》中的武媚娘更是当上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刘晓庆版《武则天》开启了内地“大女主”剧的先河

  古代的女子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是远离政治和官场的。而“大女主”剧是对千百年来“男尊女卑”观念的一种挑战,是对“女权”的一种捍卫,这也是“大女主”剧尽管在质量上层次不齐,但却能获得大批女性观众追捧的根本思想原因所在。

法则九:故事背景要放在一个“乱世”

  “大女主”剧是野史,很多情节和人物都是架空和虚构的。很多观众抱怨为什么很多“大女主”剧动不动就“大魏大齐”,很多网文将故事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主要是因为南北朝是一个乱世,乱世之中政治、经济、文化更迭错综复杂,同时这段历史存在的时间较短,观众的熟知度也较低,之前这个历史段的剧目较少,赶上大家都一窝蜂在此扎堆,架空在这段乱世之中,比如《孤芳不自赏》《锦绣未央》《楚乔传》《陆贞传奇》,即便是男权向的《琅琊榜》亦未能免俗。

  

  其它“大女主”剧也基本都是在不同的朝代选取了动荡的历史阶段,比如《大唐荣耀》的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芈月传》是动荡的战国和秦国内乱;《美人心计》是危机四伏的西汉初年。当然一些新的“大女主”剧也开始尝试在一些空白区寻找空间,比如宋代、元代、明代、隋代的乱世区间,而被拍烂的清宫戏说不定还有回流的一天。

  “乱世”是为了营造一个危险的环境,让剧中人物时刻处于“危机感”之中,从而增强戏剧冲突,推动故事发展。“乱世出女英雄”这个小命题最终是要遵从“乱世出英雄”这个大命题的。

法则十:要启用超级流量女明星

  目前市场上的“大女主戏”基本都是由一线女大咖担任主演,周迅赵薇杨颖等众多电影咖回归电视剧也正说明了这是一种市场和明星的双重选择。

  一方面出品方制作方需要“疯抢”和“绑定”市场上仅有的几位一线大咖获取流量和收视,博取关注度;同时对于明星来说,动辄过60集的“大女主”剧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持续的话题度,而多名演员也是抓着这个机会为自己的演技“正名”以求获得角色转型,另外她们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片酬。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电视剧片酬高过电影片酬

  当下“大女主”剧剧情节奏明快娱乐性强引人入胜,剧中尔虞我诈的阴谋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正是社会现实的写照,“古装背景”里却能看到对现代职场、官场、人际关系的映射,“大女主”的成长和欲望对现代人有着强烈的代入感,引发现代人的共鸣。

  总而言之,“大女主”剧的胜利是实际上是一种“元素配方”的胜利,它和男性向观众喜欢打怪升级的热血修仙题材在本质上是同样的逻辑。很多剧不研究观众只研究剧作所以收视扑街,而“大女主”剧尽管质量层次不齐,但折戟较少,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在思想上符合时代的价值观,在审美上符合当下观众的口味。

  目前来看,“大女主”剧依然是资本的宠物。未来,它还能在市场上“风光”多久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我们能否在现有局面上对人物和故事做出突破与创新。

大女主剧热门,切不可戏太多

  人物坑:

  人物形象不丰满,玛丽苏气质重

  大女主戏的精髓在于女主的坚强独立个性和努力上进品质,与现代女性的追求相一致,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代入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强”之有道,有些电视剧中叫得上名字的男人都喜欢女主,反派在女主面前战斗力为0,女主是够有魅力够强大,可是观众哪里还有看剧的乐趣。

  人物形象的丰满不是靠这个人物的性格、喜好等方面的独立塑造,更重要的是在与其他人相处的言谈举止中让观众有更具体的感知。所以,真正的“强”是女主在与其他男人、女人的对手戏中有激烈的冲突。

  所以,填这个坑,主要靠平衡人物关系。

  前段时间,有网友讨论大女主剧中男人很难出头,会被压制。其实不然,《甄嬛传》中陈建斌饰演的雍正,一手推动了后宫的风云变化与甄嬛的步步为营;《红高粱》中朱亚文饰演的余占鳌,浓烈的爱恨情仇和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为该剧加分不少。

  而女主与其他女人之间的故事,足以撑起整部剧的大部分矛盾高潮点,比如《美人心计》中,林心如扮演的窦漪房一生与吕后、薄姬、慎儿等女人斗智斗勇,成为最大看点,也是这些女人助推窦漪房越走越高,越来越强。

  剧好不好看,在于各人物角色的相互配合,互相成就,一定要注意平衡各方势力,势均力敌的斗争最有看点。

  情节坑:

  惹争议的狗血设计可有不可多

  玛丽苏的另一标配是狗血剧情,近些年某些剧因狗血剧情引发广泛讨论,反倒为剧带来关注和流量,这个套路屡试不爽,助长了雷剧的气焰,而最受损的当属非顶级精品剧。

  顶级剧配备好的宣推资源依然是市场、观众追逐的焦点;非顶级精品剧,有心做剧推广不足,只能靠后期口碑积累获得自来水式推广,毕竟还是少数,尤其是雷剧挤压了舆论空间,给非顶级精品剧留的关注更少了。

  不可否认,狗血剧情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下娱乐、吐槽的网络氛围,吐槽甚至比口碑更适合推广,比如《武媚娘传奇》的吐槽版剧评每次都能引发热议、《太子妃升职记》在吐槽中越来越火。

  但劣币驱逐良币,不仅破坏了市场规律,也让市场上认真做剧的制作公司压力倍增,甚至有知名正剧导演拍出让人大跌眼镜的剧,自坏招牌。其实,情节坑无所谓谁背锅,而是整个行业推动下的乱象,IP急于变现,视频网站崛起需要大量的电视剧资源,狗血剧情有讨论吐槽的热度……

  值得注意是,当观众审丑趣味逐渐淡去,对不雷不狗血剧更有需求和期待感,也正是靠情节靠演技支撑剧的春天。

  改编坑:

  IP的还原与改编,历史的呈现与戏说

  2017年将播的几部大女主剧基本上都是来源大IP改编和历史人物再现,这就涉及到了一个老生常谈,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IP改编如何获得原著粉的认可,历史人物如何在可考证的史料基础上发挥?

  人物设定尽量不动。粉丝追小说的本质是在追“人”,或温柔或霸道,拥有各种不同性格标签的人物也拥有不同的粉丝群;

  主线推进前期保持一致。改编要给粉丝带来熟悉感,前期一致的积累,才有可能在后期改动中有意外之喜;

  保留高能情节。小说与视频化呈现是有区别的,在故事取舍的时候可以参考粉丝建议,因为他们最了解,人物在哪些故事里对他们的触动最深;

  涉及历史人物的剧首要原则是尊重历史。为了故事情节需要,人物年龄、形象不符合的情况,可以理解,但是肆意篡改人物关系、立场仍是涉及历史题材剧的大忌。

  当然这些“坑”都是常规经验之谈,如果能把坑发挥到极致,引发口水与流量齐飞,达到即使满屏吐槽也不能阻挡追剧的效果,也是一种本事。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