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风
相亲交友节目继大规模侵占电视综艺后,迅速崛起的网综成了它们的新目标。
8月3日,婚恋题材节目《拜托了前任》在爱奇艺开播,这档网综直接将曾在你全世界路过的“前任”这一奇葩物种搬上了舞台,内容大致是让“前女友”为“前男友”找“现女友”,噱头十足,而这档网综的制作方更是一家与内容毫不沾边的企业——世纪佳缘婚恋网站。
无疑,“前任”这一元素的拓展将相亲类节目的节操推到了另一个高度,让人不禁感叹,网络综艺果然“城会玩”。不过,《拜托了前任》究竟会遭遇《中国式相亲》的口碑滑铁卢,还是《非诚勿扰》式的关注度不振,或是其他,似乎并不是各方看重的。节目出品方、世纪佳缘执行副总裁张亚红告诉骨朵:“《拜托了前任》是一个全新的相亲视角,这种视角不同于《中国式相亲》的父母视角,而是从大致同龄的前任视角出发为对方挑选合适的下一任,不仅避免了父母视角和亲友视角担任相亲助攻手的同质化内容,也巧妙回避了两代人之间婚恋观差异碰撞被放大从而引起的负面影响。”
诚如张亚红所言,“前任视角”的确是相亲节目从未有过的切入点,但没有过并不代表就是最好的,这样一档听名字就能产生争议的节目,在“怦然一动”后到底能给内容行业带来何种新意?而一家婚恋企业“转型”做婚恋节目,到底是商业冲动还是另有所图?
相亲节目的历史已有近30年,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却依然热度不减,最近一次的集中爆发是在今年。从《中国式相亲》中带着父母找对象,到《单身战争》中将恋爱交友与“生存游戏”相结合,再到《拜托了前任》中委托“前任”找对象,这其中既有相亲节目的火爆也折射出该类节目发展遇到的瓶颈。因此,在新一轮爆发中,游戏规则和嘉宾成为节目创新的两大元素。至于这一轮“相亲热”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哪档节目能脱颖而出,还要看各家节目的内容与观众口味的契合度如何了。
《拜托了前任》:靠奇葩博出位?
现实生活中,为前任找另一半的故事虽然罕见但也偶有发生,而将它搬到大庭广众之下这还是第一次,可谓是奇葩中的奇葩了。
有人说,“一个好的前任应该跟死了一样”,但世纪佳缘此前针对“前任”话题做过调研,其发布的《关于前任》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如何面对前任”的数据中,71%的男生和52%的女生表示,与前任在公众场合偶遇会选择打声招呼。可见,当情感窗口期过去,多数人对前任的态度会从决绝走向温和,于是,《拜托了前任》节目组就把这种能心平气和谈天说地的前任找到了。
能把前任请到现场为自己背书的人肯定活得潇洒,不介意为前任找现任的人也必定心大,而被陌生的前任挑选来找现任的人肚里估计能装航空母舰了,《拜托了前任》同时将这三种人集结到了一起。关于为什么选择无人挑战的“前任”这个点子,张亚红对骨朵解释说:“有很多关系处理得妥当的前任会变成朋友,因此可能前任是除了父母、亲人之外最了解你的人,而且同是年轻人更了解对方喜欢什么样和适合什么样的。”
节目的游戏规则并不复杂,场上共八位女嘉宾,后台有八位男嘉宾,分别是这些女嘉宾的“前任”,场上的“前女友”们将在现场为“前男友”选择优质女友。在每位女嘉宾出场时,八位“前女友”将根据她的VCR简介和出场介绍用“爆灯”的方式表示对女嘉宾的好感。当爆灯数量大于等于3盏时,则会触发“隐藏规则”,即女嘉宾有权利从其他未爆灯的人里可选择最多两盏灯点亮,从而有更多选择权。之后,女嘉宾会向爆灯的“前女友”提问三个问题,并根据回答选择留下某一盏灯与这位“前女友”的“前男友”见面并进行一日约会环节,如果女嘉宾对所有人均不满意则可以将所有灯灭掉并离场。在场上女嘉宾的选择期间,男嘉宾始终只能在后台讨论,没有发言权,直至被女嘉宾选择为止。
在首期节目中,不论是“前任”还是出场的女嘉宾在找另一半的问题上都以很“认真”的态度聊天,八位前任会把自己想为前男友找的女朋友的标准罗列出来,而上场选择的女嘉宾会在问答和灭灯环节中透露自己的择偶标准,双方目的性都比较强,因此,节目的节奏感很强,在短短四十分钟之内剪辑了三位女嘉宾。
不过在场的前任们心是真大,而且能言善辩,无论怎样刁钻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并且知无不言,态度真诚,让人难分真假。有时还很“尖酸刻薄”的对出场嘉宾评头论足,其犀利的言论不免会让人认为有“博出位”之嫌。
有“博出位”之嫌的不仅是嘉宾,或许这档节目本身就很有“博出位”的嫌疑。
勿论其他,单纯从制作角度看,这档节目还是有优点的,后期在花字、鬼畜、特效、形象解说等方面运用的十分恰当和娴熟,并不是“小打小闹”的随便过招。如将嘉宾的脸P到绿巨人身上的打架镜头和为迎合一位“前任”的择偶标准而做的飞出地球广而告之的动画等均可见其用心。
一波三折的相亲节目,总有人在“玩火”
对于所有与两性话题有关的节目,“尺度”把控不可避免,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事实上,在《非诚勿扰》之前的相亲节目中,交友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早在1988年,山西电视台就推出过相亲节目《电视红娘》,这档节目形态非常简单,就是“给未婚男女牵红线”,也没有华丽的包装,不过在当时广受喜爱,但仅两三年的时间该节目就归于平静。
相亲节目的第二次高潮始于1998年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由于两性关系、恋爱婚姻等现实问题的讨论,这档节目也被街头巷尾热议,创下了湖南卫视的收视奇迹。一时间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同类型节目,危机也随之而来,因为同质化日益严重,相亲节目逐渐走上了下坡路,《玫瑰之约》也在2004年停播,相亲节目的市场再次低迷。
直至2009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横空出世,相亲类节目迎来新的高潮。该节目播出不到三个月,收视率已经超过了10多年稳坐收视第一的《快乐大本营》,成为当时火极一时的现象级节目,不但捧红了孟非也捧红了诸多嘉宾,创造了不少引起社会热议的金句,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等。
随后各卫视纷纷推出类似婚恋题材节目,如《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等,但这些节目不再是纯粹的以“婚恋交友”为目的,而是夹杂了“炒作”等因素。《非诚勿扰》节目的很多嘉宾都是抱着“一夜走红”的心态参加,态度不再真诚,因此嘉宾身份造假、“话题炒作”等丑闻层出不穷,逐渐被贴上了“三俗”的标签,致使该类节目口碑日渐下滑。广电总局更是下发两份正式文件对其批评教育,并提出整改要求,主流媒体也纷纷批判,一时间,风头无两的相亲节目像“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经过了舆论的洗涤,整改之后的《非诚勿扰》的热度和收视率都大不如前,其他节目也都停播的停播转型的转型。
或许因为相亲本身就是一件“俗”事,各种鸡毛蒜皮的东西都要被拿来比较一番,因此当被放大到荧屏以后,难免掌握不好“火候”,一不小心就会用力过猛。
即使是刚刚开播的《拜托了前任》也未能“吸取教训”。在出场嘉宾向前任们提问的环节,既有“为什么和前任分手”“和前任吵架是如何收场的”这种严肃性问题,也有极大尺度的“你们前任的尺寸是多少厘米”这种敏感性问题。
主持人更是全程推波助澜,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用言语和话筒比喻,为节目争夺最大的话题度,后期也适时的给话筒打上了马赛克。
类似这种玩“尺度”打擦边球的小伎俩,在今天的网综领域已是异类,实在谈不上高明,也能隐约看到其玩票心态。
“相亲”不止,但请远离奇葩
“相亲”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悠久,自古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说。
目前,网综有接棒电视成为婚恋交友节目的重要渠道,而网综也为婚恋交友节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随着综艺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有更多元素翻新的相亲类节目不断出现。乐视视频去年推出的《单身战争》就是一次很好地创新尝试。这档节目首次将“社交”与“生存游戏”相结合,完全颠覆了传统语言类恋爱交友节目模式。节目中,100名素人单身男女通过激烈的竞争最终找寻到自己的真爱,16.8亿的播放量和7.2的豆瓣评分也为相亲节目挽回了不少颜面。
同样是创新,但《中国式相亲》“带上爸妈找对象”这一理念显然不被年轻一代理解,遭遇了口碑滑铁卢,至今其豆瓣评分只有5.5。
作为世纪佳缘的首档网综,用“前任”视角做相亲节目也是算是一个新的角度,这种创新能否赢得受众和市场尚未可知,但仅从直白的“污”和所谓“尺度”上就明显落在时代后面。
当下,视频网站这个网罗了最多年轻人的大平台开始被相亲市场盯上,张亚红坦言:“世纪佳缘截至2015年底,新注册活跃用户中,90后占比达40%。‘相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如何吸引年轻用户到平台上来成为企业面对新用户的全新挑战。”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相亲”不止,相亲类节目就不会停下创新的脚步,而对内容的敬畏和克制、适可而止的商业行为永远是优质节目的屏障。正如媒体所言,制作“突破性”相亲节目,无非是瞄准了如今受众群体的主要阶层、年龄和性别特征,开出了符合他们需求的娱乐药方。如此景象,即使与独立青年的梦想格格不入,却也展示了这样一个转型社会的角斗场上沉渣泛起的热闹生态,让不同受众各取所需,找到排解现实挫折和未来焦虑的渠道。“奇葩”的相亲节目肯定有落幕的一天,其背后的行业生态还需长久检省。
听!
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