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吴京这么火,究竟戳中了贵圈哪条软肋?

  

  《战狼2》票房破三十亿了,不知道会不会破《美人鱼》记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呢?

  

  据说已破31亿……海报制作快赶不上票房飙升速度了

  导演兼主演吴京最近也是难免“人红是非多”,有人说他太个人英雄主义;

  

  回怼“看不惯别看”

  还被指“直男癌”,网友媒体各种挖他和谢楠的相处细节热议。

  

  吴京表示我只是大直男不是直男癌

  但随着各种话题的发酵,也更进一步证明了,这回,吴京是彻彻底底地“火”了。

  而“硬汉”吴京走红,到底是戳中了贵圈哪条软肋呢?

  

  吴京最近惹争议的一个话题,是“炮轰演员娘炮”。

  

  

  儿子从小要被吴京带去学武

  有知乎er对采访出处作了澄清。

  

  抛开对性别标签的争议,这轮热议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其实是市场对于“硬气”、“阳刚”、“能吃苦”的演员存在需求。

  加上贵圈不少“小鲜肉”拿高片酬用替身,不敬业等负面问题层出不穷;大IP抄袭屡见不鲜,粗制滥造、偷工减料比比皆是。

  

  无数人怼过,未果

  令观众厌倦而又无能为力。

  这个时候,硬汉吴京出现了;他虽然也没天才好好讲故事,但他愿浑身是伤“好好打架”。

  

  从小就这么练过来的

  拍戏,他愿意为一个2秒的镜头,跳水26次,连吃都泡在水里。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多年沉浮里的“不合时宜”。

  

1 武侠片遗少

  打星吴京的起落盛衰,要从类型片的走势说起。

  

  类型片自然的生命周期,总是由一两部片子惊艳领头,二三部诚意之作持续热度,大批粗糙Low片跟风涌入捞热钱,让观众审美疲劳后骂街,进入低迷期。

  直到下一个“鬼才”惊现,再打开一个新的循环;谍战、穿越、吸血鬼等等类型概莫能外。

  

  阿汤哥和皮特的《夜访吸血鬼》,算是用盛世美颜打前哨

  而武侠片,由于三侠五义的传统,以及平江不肖生、金庸、古龙几代人的花式翻新素材,已经算是格外长寿了。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算是带起了第一波武侠热

  吴京开始拍戏时,正赶上武侠片盛极而衰的末班车。

  

  上一代的张彻、胡金铨早已远去,这一波的徐老怪迷上了“奇技淫巧”,此后张艺谋顺着李安《卧虎藏龙》捣鼓的大制作《英雄》,也并未能重燃雄霸天下的格局,武侠片大潮整体走低。

  

  《绣春刀2》算一丝火星,现在票房应该在哭泣...

  但局内人总不甘心。

  1995年,拍摄过《少林寺》的张鑫炎再度北上,去北京体校找李连杰的教练吴彬,希望get到下一个李连杰。

  他一眼看中吴京,面容俊俏、身手惊人。

  

  李连杰、吴京师兄弟

  可放大相似的特色,复制走红模式,炮制年轻版替代品,是最便捷的快招,也是最难有后劲的“死胡同”。

  

  其实吴京性格并不像李连杰...

  张鑫炎写好了剧本,吴京的个头已经由150窜到165,比赛任务也很繁重,张鑫炎仍旧不死心,改版剧本,大赛一过就把人要走。

  

  吴京的童年少年时代也是伤痛满身

  拍摄时,张鑫炎坐在大摇臂上看机器,摇臂断了人摔下来,他第一反应是把机器护在怀里,机器没事吧;而少年吴京也没少吃苦,演完主角后,会去蒙面当武替、当群演,更好地感受整部戏。

  

  诚意足以让今天的鲜肉汗颜。

  可是这部《功夫小子闯情关》,最终却以74万港币的票房,惨淡收场

  

  吴京的第一部片,和钟丽缇组CP,起点可谓是相当高了

  这种惨淡,不仅是吴京个人的郁郁不得志,也是张鑫炎、袁和平那一批武侠片电影人的困境

  武戏谙熟,文戏露怯;气韵有余,但新意不足;格局受困于狭窄、日益僵化的套路,努力却处处被掣肘。

  日落西山,寄希望于少年。

  

  实力蒙圈的少年,猜猜这是哪部剧?

  于是电影票房失败之后,张鑫炎、袁和平,集结了惠英红等大批打星,带着吴京去拍了电视剧《太极宗师》。

  

  那个年代就让吴京泡澡,可以说是很拼了~

  

  女主是当年港姐樊亦敏,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小姐姐

  1999年,他们再度将期望寄托于曾经巅峰的少林传奇,用吴京和樊少皇,拍摄二十集电视剧《新少林寺》,但再也没能见到八十年代《少林寺》的盛况。

  

  插播一枚戏里的朱茵

  之后袁和平远走好莱坞担任动作指导。

  

  《卧虎藏龙》之后,《黑客帝国》《杀死比尔》的武指都是他,再度回到华语电影圈也依旧是动作指导;直到14年当导演拍了《卧虎藏龙2》,票房、口碑双输,17年他依旧情怀不死,要拍一部《老家伙们》

  而花甲之年的张鑫炎,再也没有拍新片。

  

  都说徐克拍《七剑》与张鑫炎有关,但毕竟是徐克。

  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吴京如此搏命。

  他要搏的,不仅是个人账户上的功名利禄,还是那一代电影江湖里,英雄末路的扼腕长叹

  

  像昔日武侠余辉的一抹回光返照,悲情遗少

  

  

2 动作片硬汉

  吴京纵有十八般武艺,也难以一己之力再造时局;更何况他性格刚猛,直来直去爱怼人,思考问题的模式,也常常非黑即白一刀切。

  

  

  曾经在节目上评现代审美惹怒EXO粉丝

  

  也曾在节目上直接叫李安琪不要讲英文,相当耿直但也惹争议

  另一边厢,当年张鑫炎和袁和平对待影视作品的专业精神和态度,深深地影响了吴京。

  

  虽然《太极宗师》、《新少林寺》未有理想成绩,但吴京也不能适应内地一些剧组粗制滥造求短平快的打戏。

  

  沉浮几年,吴京最终还是选择再战香港。

  到了香港,有段时间他拜访了很多电影制作公司,但一直碰壁,直到叶伟信导演给了他一个机会——在电影《杀破狼》中特别出演,扮演杀手阿杰,全程只有一句对白。

  

  因为他和甄子丹都有真功夫,导演直接叫他们真枪实弹对打,不套招。

  

  这场打戏只有45秒,剧组却打断了四根木棍,根根都打在吴京的手臂上,同一个位置。

  

  成片效果非常惊艳↓

  

  有人评价说:“吴京,那场打戏你的表现实在太精彩了,满眼的仇恨呐!”

  吴京自嘲道:“哥们,那是真疼。”

  

  但也因为这场戏,港媒传出了他和甄子丹不和的消息。除了每次棍子都伤到同一处,还有曝光的花絮让港媒有了新的解读。

  

  花絮里,甄子丹打到吴京的手,便面无表情地走开了。留吴京自己在原地捂着手,后来再被打完对着镜头做出一个表情,感觉很疼的样子。

  

  

  而这里,只是他们不和传闻的开端……后来还有“不识叶问”等风波

  因为《杀破狼》的精彩演绎,吴京得到更多导演的赏识,片约多了起来,他还凭借《男儿本色》里“天养生”一角获得第44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里面的打戏也是非常危险,他都亲自上阵。

  不过在香港,昊京依旧迷茫,遇到酒鬼挑衅也只能忍气吞声。

  

  而且,最难忍受的,是孤独。

  

  香港公司对艺人的包装也让他很不适应。

  

  在香港电影圈,吴京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动作片时代。最后,他决定回内地自己发展,并寻找机会自己当导演。

  

  于是,十几年北上南下,吴京也从俊俏小生变成了胡子拉碴的糙汉。

  

  ——当然,粗粝风霜未尝是坏事。

  从前张鑫炎、袁和平对于吴京的打造,更偏向一身正气的少年之主。

  

  反而是离开被寄予厚望的环境之后,吴京性格里的A/B面,被充分释放了出来。

  

  发型师你要不要出来道个歉?

  《男儿本色》里,夺枪、卸子弹、揍人、把三颗子弹塞进余文乐嘴里,一气呵成,狠得让人头皮发麻。

  至于《西风烈》,导演高群书和吴京喝大酒,吴京喝多了,高导惊觉那才是他的真实状态。

  

  小时候吴京就被送去学武,虽然是武术世家,但熊孩子照样偷懒,还逃学别老爹一脚踹飞。

  于是《西风烈》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痞痞的熊孩子...

  一言不合就为了给妹子出气,飙车、打架,被他爹(倪大红)胖揍一顿。

  

  倪大红和余男,都从这部戏被吴京“撬”去了《战狼》

  

  看着像要去参加《中国有嘻哈》

  如果说这种被人生抱负压制住的顽皮和“痞气”,是吴京的A面;那么不合时宜,就是他的B面。

  武侠已远,但少年时学到的拍电影的苦心,他却一直揣着。

  

  这些年始终“贼心不死”,抵押房子、倾家荡产也要拍电影,娶到一个说“拍电影赔了我养你”的老婆,事事都像江湖传说,充满江湖气。

  

  他还暗戳戳把江湖信仰埋在戏里,《战狼》从1到2,对手始终是雇佣兵,虽有一身好功夫、但没信仰、拿钱办事,这样的人,吴京最看不上。

  

  从武侠到泛动作片,他承接了江湖豪气,硬汉骨气。

  始自武侠,但并不局限于武侠。

  

3 红色片新贵

  年届四十,吴京终于遇到了新的机缘。

  这个机缘,是在各方意识推动和文艺自然潮流下,主旋律的英雄模子,暗戳戳有了松动。

  

  无论是自古儒家要求的“修身”君子,还是头脑里时刻装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英雄,各路完人、全人,在人和神的属性之间都更接近后者。

  容易被敬(而远之),不容易引起共情

  而《战狼2》里的主旋律英雄,不再是挂在锦旗里的干瘪人物。

  和板正板正的模范相比,他“痞”得不像话。

  

  当然人设有让步,冷锋毕竟不是现役军人

  当年载酒江湖的小阿飞,被吴京改头换面,成为和非洲弟兄豪饮的冷锋;死挑反派,为家国正义,也为情场私仇。

  

  他带进主旋律的,除了江湖浪荡刺儿头,还有一样的家国正义。

  《功夫小子闯情关》里,他用辫子打光头,把剃不剃头的家国正义,放在“武器”里。

  

  《战狼2》举着红旗过战区,是他学会的升级版。

  

  而另一边,吃瓜群众们,对于观赏性强的主旋律,其实相当饥渴

  看惯了好莱坞的孤胆英雄,如果出现一个披着红旗、讲着中文的铁血硬汉007,他们会格外易燃,特别愿意亲亲抱抱举高高、多给一星。

  

  豆瓣点赞数最高的一条评论

  从《湄公河行动》到《战狼2》,千万别误会观众不爱看主旋律。

  

  摸着良心表示,真不止为了吴京、彭于晏的十六块腹肌

  只要拍得好,红色片更容易引爆激情。

  

  未来只怕是要预防燃得过度

  当然,趋势造就人,也淘汰人。

  在趋势和人的双向互动中,若不是吴京的“武林遗少”情怀,若不是他多年“不合时宜”的苦心孤诣,他也不过是一个不温不火的演员,而不会成为新型“主旋律动作片”的开宗尝试之人。

  

  曹可凡在采访吴京的时候,用这样一段话形容了吴京打拼的二十年

  

  E姐结语:

  电影不是完美的,情怀也不是。

  就像《战狼》2,在学到好莱坞谈笑间传递主流价值的同时,也传染了好莱坞的弊病。剧情不圆润,人物在冲突中丰满也在冲突中尬舞。

  至于吴京看中的老一辈电影人的情怀,也未必尽善尽美。

  但是,在这个浮华的时代里,“有所执着”又“无关物欲”,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品质,足以让我们为他的乘风而归鼓掌。

  

-今晚的头条主笔-

  万年单身狗E姐、秀外慧中的文学小天使木若、吃唱片的小椒老师&萌妹子辣妈樱落

  明天见,么么哒❤️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