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国家大剧院紧锣密鼓地排练中。主办方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 姜正红) 8月23至29日,国家大剧院与大都会歌剧院、华沙波兰国家歌剧院、巴登-巴登节日剧院联合制作理查德·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将与观众见面。8月8日下午,国家大剧院繁忙紧张的一号排练厅内迎来了众多新闻媒体记者,在媒体探班活动中,剧组为记者们展示了剧中第二幕的经典二重唱段落。
今年是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十周年。从2008年国家大剧院推出首部歌剧制作《图兰朵》至今,已经完成了55部歌剧制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将是继《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和《唐豪瑟》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第四部瓦格纳歌剧,也将是第56部歌剧制作。在不少曾经观看过瓦格纳歌剧的观众而言,其超长的演出时长、思想性极高的剧情和遍布全剧的高难度咏叹调几乎成为了“标签”,也使得观演经历格外难忘。《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作为瓦格纳歌剧创作走向成熟期的里程碑式作品,更是集中体现着瓦格纳歌剧的艺术特征——宏大叙事与细节刻画面面俱到,人物形象丰满复杂充满魅力,高难度的经典唱段更是直击心灵。在探班活动中,男高音歌唱家杰·亨特·莫里斯与女高音歌唱家安·彼得森共同呈现的第二幕中的二重唱,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段落。
为了刻画男女主角在爱情魔药的作用下逐渐摒弃分歧、彻底相爱的全过程,瓦格纳不惜用长达二十分钟的二重唱来展现爱情的魔力。虽然在歌剧舞台上歌颂爱情的咏叹调和二重唱并不少见,但如此兼具浓墨重彩与细致入微的笔触来描绘爱情的唱段,也只能在瓦格纳的歌剧中得以呈现。在解读这部剧的剧情时,该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导演特雷林斯基介绍说:“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爱情故事非常特殊,它并非观众通常看到的以追求圆满生活为目的的爱情,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爱情是以死亡为追求。”男女主角对于爱情的独特追求在这首二重唱中有着明确的体现,瓦格纳极富想象力地使用“黑夜”的音乐动机来代表男女主角的爱情,在漫长的夜幕中,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逐渐弥合着过去的分歧,最终爱情战胜了一切困扰。指挥家吕绍嘉以“狂喜”来形容男女主角在相爱后的状态,“对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来说,夜晚是他们相会的时候,他们赞颂夜晚表示他们是解放的、相爱的,而白天对于他们来说是虚假的。以此类推,有很多这种象征性的,白天是外在的物质世界,夜晚是内在的精神世界,白天是理智的世界,夜晚是感性的世界。第二幕中,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二重唱,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在赞颂夜晚。而两个人的爱情最终到达狂喜的时刻,也就是被马克国王发现后,音乐中白昼的动机再度出现的时刻。”
在探班活动的现场,杰·亨特·莫里斯与安·彼得森在这一唱段中不仅极尽展现了个人的演唱实力,更表现出极佳的艺术默契。随着音乐的推进,两位歌唱家的表演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从面对现实的痛苦到相爱时的喜悦在二人的唱演中传递开来,给排练厅中的每个人带来了回味与感动。
作者:姜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