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渤海之滨,是华北与东北的交界处,北依燕山,南邻渤海,自1381年建关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原与东北经济往来的交通要道,也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地。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与位于甘肃的嘉峪关一东一西遥相呼应,虽相隔万里,却极为相似,均是壁垒森严,设防严密,有城门、城堡、烽火台,形成一个连锁的军事防御体系,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城的墙体高大结实,四周各有城门,东南角和东北角有角楼,城中有钟鼓楼,城墙周长4公里,高11米,厚10米,形成一座防御坚固的城池,无论是规模还是布局都极为罕见,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天下第一关的城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的东门,曾经多次维修,要不也不会这么光彩照人的,“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悬在正中,一共有三块,原匾在城楼里面挂着呢,是明朝的著名书法家肖显所书,字迹没得说,苍劲有力,当然了,这也得益于他是本地人,要不这名传千古的好事儿不一定能轮到他哈。
游览山海关,必定要游览东门,也就是“天下第一关”镇东门,目前四个门中只有这个门保存最完整。买好门票,沿着这条马道开始登楼吧,登上高高的城楼,可俯视山海关城的全貌和关外的风光,也不枉到此一游。
登楼远眺,南望长城伸入大海,北望长城沿燕山山脊蜿蜒而上,真切的感受到万历长城第一关的浩大壮观。
为了更加万无一失,城门外还建有罗城、翼城、瓮城、城堡、烽火台等,多层防护,壁垒森严,形成一整套严密的防御体系,所以,从明清到军阀混战、以至到抗战和解放战争,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箭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木质结构,除了正面以外,其余三面都是箭窗,平时是开启的,战时关闭射箭之用。
室内的原匾,和游人比较一下就知道大小了,那个“一”字就长一米呢,据说那个"下"字的最后一笔不是写上的,而是用蘸满墨汁的抹布当空一抛点上的,嘿,有才也任性!哈哈~
山海关的复原图,描绘了山海关古代建筑的全貌,一项巨大的工程,整个城池四公里,四面都有城门,与长城连接,非常完整、坚固的一座堡垒,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啊。
山海关的规模比嘉峪关大多了,而且城墙更高更厚,利于防守,在明朝从未被攻破,固若金汤。漫步在宽大的城墙之上,遥看周边风光,由衷感叹我们祖先的非凡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山海关是明代唯一设有兵部分司的关城,位于东门广场上,曾经驻守过90位兵部分司主事,如袁崇焕、熊廷弼、洪承畴、吴三桂等,主要职责是管理本关地方事务,许多决定历史的重大事件都曾在这里运筹谋划。
历任兵部分司主事名单。
参观完壮观的箭楼,广场西侧通往山海关古城,经过这个牌楼就是古城的商业街,两侧都是店铺,经营各种工艺品、纪念品和地方小吃,喜欢逛街、喜爱美食的不妨转转,顺便吃个午饭,品尝一下特色美食。
这个老爷子看着岁数不小了,还在这里练功、打把式,吸引顾客做广告,看着有些不忍心哪~
古城内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分都保留明清建筑特点,使古城看上去典雅、古朴,具有美感。
如果时间充裕,广场上每天定时有演出,再现了皇上出宫的情景,晚上还有大型实景灯光秀节目《天下.山海关》的演出,展现了山海关的历史。
雄浑壮观的山海关,如今已经不再是军事要地,然而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军事作用不可小觑,将永远载入史册,被后人所铭记。
旅游提示:
1、周边景点:老龙头、孟姜女庙、燕塞湖、角山等,可以选择两日游。
2、山海关门票:通票150元(含山海关、老龙头、孟姜女庙),如果单买山海关是60元(含兵部分司、天下第一关、鼓楼)。
(谢谢观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