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顶的形式和坡度主要取决于:建筑平面、结构形式、屋面材料、气候环境、风俗习惯、建筑造型等因素。
坡屋顶在建筑中应用较广,主要有:
·单坡式、双坡式、四坡式和折腰式等。
·以双坡式和四坡式采用较多。
坡屋顶在古代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古代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古建筑中的坡屋顶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屋顶)社会等级分类: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亭台楼阁。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佛殿、皇宫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筑是采用重檐庑殿顶,是最尊贵的形式。
·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称为“四阿顶”,宋朝称“庑殿”,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中华文化圈国家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歇山的出现要晚于庑殿及悬山,学者们基本认定歇山是在汉代以后南方地区形成的屋顶形式,并在南北朝时传至北方地区。
·隋唐统一是以北方兼并南方,虽然隋唐制度吸收了很多南朝的因素,但在名义上仍以北方为正统,庑殿作为北方地区的传统屋顶形式也取得相应的正统地位,所谓庑殿高于歇山的规定应该即在这一时期形成(唐令:宫殿皆四阿)。
注:“阿”是建筑屋顶的曲檐,“四阿”就是四面坡式的曲檐屋顶。
中国古建筑屋顶的与众不同
中国古建筑凹曲屋面坡度大致相同,一般斜度都为26度~30度,这个角度非常接近太阳黄道与地球赤道所形成的23度27分夹角,这也是古建筑屋顶象征天的文化内涵。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以土木结构为主流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屋顶的造型与众不同,寓意深刻。世界上其他建筑体系的屋顶都是向外凸出的,唯有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是向内凹曲的。
·从外观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凹曲屋面的造型飘逸舒展,犹如大鹏展翅,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飞动之美。不仅造型优美,还包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说和“天人合一”观念在建筑上的生动体现。
·凹曲屋面形如“人”字,它又与古代天地人学说相吻合,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符合“天人合一”学说。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古代汉族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
·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单檐歇山顶之脊兽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在正脊两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
·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
·戗脊上是一行跑兽,从前到后,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计10只。
歇山顶的发展历程
·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
·到了宋、元时期,歇山顶已经大为流行,一些建筑物的单檐庑殿式主殿开始改为重檐歇山式;
·明代时重檐歇山更广为运用到殿宇建筑之中,超越单檐庑殿,成为仅次于重檐庑殿的最高等级建筑样式。
歇山顶的发展和衍生
·由歇山顶的基本样式加以延伸,可以演变出四面歇山顶、卷棚歇山顶等变体。
·所谓四面歇山顶是由两个歇山顶用十字脊的方式相交所构成的屋顶,也称歇山式十字脊顶,北京故宫的角楼是典型代表。
·卷棚歇山顶是指没有正脊,而采用卷棚脊的方式建造的歇山顶,又称歇山式卷棚顶。这种屋顶比较柔和,富于变化,常用于非正式的皇室离宫,例如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就多卷棚歇山。
第五位:悬山顶
·悬山顶,即悬山式屋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是古代汉族民居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也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日语称切妻造(きりづまづくり)。在古代,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是东亚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悬山顶是两面坡顶的一种,也是一般汉族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
第六位:硬山顶
·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是汉族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
·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
·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而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可能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得以大量采用。
第七位:卷棚顶
·卷棚顶,即卷棚式屋顶,又称元宝顶,是古代汉族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为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脊,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卷棚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因此多用于园林建筑。
·在宫殿中也多用于太监、佣人等所居的边房。
·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建筑都采用了卷棚顶,以表现此为离宫,和正式宫廷相区分。
攒尖顶
·攒尖顶,攒尖式屋顶,宋朝时称“撮尖”、“斗尖”,清朝时称“攒尖”,是古代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日语称宝形造。
·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在日本则常用于茶室。
盝顶
·盝[lù]顶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或八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
·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清代瀛台的翔鸾阁就是盝顶。
·经常用在帝王庙中的井亭的顶口,古代的井亭上面是露天的,称之为盝顶。
·古代的井亭最大的特点是顶子中央开有露天的洞口,如果是攒尖顶,则象是把上部水平截去了尖,称之为盝顶。
盔顶
·盔顶和攒尖顶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顶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内凹,断面如弓,呈头盔状。南宋人所作的《宫苑图》(传为唐朝人所作)中就有盔顶建筑。
·盔顶多用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
·盔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小小屋顶蕴藏了社会等级、历史变迁、民族文化等内容,今天的介绍仅为一个小缩影。
================================
—中 国 老 百 姓 的 品 茶 百科—
买茶有方:不再被黑心茶商欺骗!
泡茶得法:各种茶最正宗的冲泡!
饮茶有道:什么体质该喝什么茶!
品茶百科
试茶微信号:3105027282
茶叶公众账号:pingchaBK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