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法人微博发了一组令人叹为观止的迷彩伪装效果图,并介绍称:“迷彩伪装是用涂料、染料和其他材料,按一定要求改变目标、遮障或背景颜色的一种伪装方法。现代迷彩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穿着功能,更多是服务作战伪装功能。”
名词解释:军事伪装
据维基百科介绍,军事伪装又称迷彩(英语:Military camouflage)为现代军事不可或缺之战术组成部分。到了19世纪,随着枪械的命中率与射速的不断上升,军事伪装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与之相反的是直到20世纪前,各国军方依然倾向于使用明亮、单一且显眼的颜色来制作军服。将领们认为这有助于震摄敌军,并且也使得在战争迷雾中辨认友军,甚至对吸引新兵入伍也有帮助。
军事伪装即是通过模糊对象与环境的边界而使其融入周围情景,从而达到减少对象被发现与攻击的危险,而不同国家之军事伪装发展有不同之进化阶段。
在阅读本文前,不妨先做个小试验:请您把报纸拿到离您两米远的地方,瞪大眼睛看,能否发现照片上的这名中尉?如果您摇头,说明我们的“脸部迷彩术”还行,真没白练!
盛夏的一天,西藏军区某旅组织了一次对抗演练。“红方”官兵在伪装脸部时,有的官兵前额、鼻梁等部位未涂抹油彩遮盖;有的官兵没有结合实地环境,色彩偏差过大;还有一些官兵涂抹油彩过浓……结果,“蓝方”行军至伏击地域百米以外就发现异常,派分队迂回包抄,打了“红方”一个措手不及。
演练复盘,“红方”败因引起导演组高度关注。调查发现,不少官兵对脸部伪装知识一知半解,伪装油彩涂抹方法不得要领,更有一些官兵为了“扮酷”,随意“涂鸦”,自以为“面目全非”,实则欲盖弥彰
“使用迷彩色进行脸部伪装,是建立在科学试验基础上的。专家们发现,在各类战斗中,最容易暴露的部分不是腿、手、胸,而是脸。脸的颜色与周围环境差异较大,再加上作战动作,脸部暴露的机会最多。何况,当今战场,高科技侦察手段很多,要有效保存自己,必须具备高超的专业伪装技能……”事后,导演组组长李世忠给官兵们专门上了一课。
随后,旅司令部汇编成《伪装油彩涂抹技巧》手册、制作教学光碟一并下发基层,还派出骨干面对面指导,纠正官兵涂抹部位不明确、搭配颜色不恰当、色彩浓淡不适宜等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官兵们掌握了脸部伪装技能。乱石堆中,战士整个脸部与周围石头极为相似,杂草丛中,战士脸部与绿草枯叶浑然一体。“战斗”再次打响,官兵依托地形地物巧妙隐蔽,“蓝方”行军至“红方”设伏地20米时仍毫无察觉
在脸上画迷彩,我军作战传统上没有这个做法。追根溯源,这还是个“舶来品”。战友们从影视片中经常看到,外军士兵在战斗中把脸部抹得黑一块、绿一块,颇似迷彩服的色彩。我们也试试?于是,就难免出现这篇新闻中指出的问题。
留心观察,我军军事训练中的“国际元素”越来越多,“面部迷彩术”就是其中一例。但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外军时,不能机械照搬、照猫画虎,也不能知其然、仿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为了“扮酷”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希望这篇新闻给战友们提个醒,清理一下训练中存在的类似问题,这对于我们提高实战意识、掌握实战技能大有好处;对于我们端正学习外军的认识和视角,也不无裨益。
AK军事讲军情,用图讲军事的微信自媒体,认认真真做军事原创,我们让事实说话,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akjunshi520(长按可复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