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用支付宝的朋友都知道,这里头有一个功能叫“我的保障”,说白了就是卖保险的。这里面类型还是挺丰富的,常见的什么重大疾病险、住院医疗险就不用说了,它还有很多明显具有互联网色彩,甚至带点娱乐色彩的的险种,比如“身份证丢失险”“电瓶车畅行险”等等。
但是这几天,在这个支付宝“我的保障”栏目首页头条最显著的位置,却出现了一个既不属于常见险种,也让人觉得娱乐不起来的保险:扶老人险。昨天是重阳节,这个保险在昨天格外地引人关注。这个售价3元的保险的产品介绍是这么写的:保障因老人等摔伤撞伤等意外,被保险人提供帮助后导致被误认为是肇事者,而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限额2万元。保期一年,并赠送全年法律咨询服务。也就是说,我做好事把人扶起来了,然后被讹了,如果我跟讹我的人对簿公堂,只要买了这个险,就可以仅花3元就获得两万元诉讼费。
其实仔细看就知道,他这个所谓“扶老人险”不光是针对扶老人的,而是“老人等”,也就是说扶年轻人被误会了一样可以用。但是,因为最近“扶老人反被讹”的事件时有发生,加上提供这项保险业务的华安保险自己就把这个险种叫做“扶老人险”,所以还是引发了热议。
很明显,最主要的争议就是,很多人认为,现在做点都别说是好事,也就是做个最基本的道德选择,都需要保险来保障了吗?这不是道德堕落吗?
目前扶老人险支持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河南、天津、安徽等省市的用户购买。上线三天时间,已经卖出了超过2.6万份,虽说年龄大于30天小于75岁的人都可以买,但是其中的2.4万份都高度集中在了80后和90后投保人上。记者也随即采访了一些投保人,这些年轻的投保人倒没太多往道德上想,大家买这个保险的原因无非两个:避免负能量和弘扬正能量。
市民甲:“花三块钱就能得到诉讼费保障,感觉做好事有人帮我了。”
市民乙:“之前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我会犹豫一下,但推出这个保险后,我会买这个保险,这也是一种传播社会正能量,让我们帮助别人,更加心安。”
这些想法其实也跟支付宝的官方说明不谋而合。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公关部工作人员徐婷表示,扶老人险是给做好事人提供一种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弘扬社会正能量。一些统计表明,查明真相的概率非常高,超9成,但大多数人在诉诸法律过程中会担心诉讼费用,这个保险帮助大家更好地用法律解决问题,在做好事的时无后顾之忧。
另一个争议在于,很多人认为,就跟微信推出红包是为了推广微信支付一样,支付宝推出扶老人险也是为了推广他们在线买保险的服务。很多不打算买这个险的人表示,用这种社会痛点做营销,让人不太舒服。
市民丙:“我不会买。扶老人在于自身,而不是说有保险你就敢去扶了,做到问心无愧就行,其它不用管太多。”
市民丁:“我不会去购买,这个保险只是赔偿诉讼费,最高才两万块钱,要是官司打赢了还好说,要是输了,赔的钱还得自己掏。要是扶个老人都得买保险的话,咱这么多市民都没有保险,是不是都不用去扶了?扶老人还是得靠自觉性。
其实,老百姓在纠结“扶不扶”的时候,支付宝立刻接上一句“你们上,我埋单”,看起来也算是水到渠成。不过正如山东 文卓律师事务所 律师张钢则所说,钱解决不了道德问题,不宜过度解读扶老人险的法律意义。但可以以此为契机,探索解决扶不扶难题的多种路子。
张钢则表示,对施救方不应当仅仅限于精神上的鼓励,如果能进行一定的物质补偿,能更好地弘扬社会正气。
有研究者分析,今年前9个月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冒充好人的撞人者有32例,诬陷扶人者84例。而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和冒充好心人的肇事者处罚率基本为零。因此,有必要设定更为严厉的法律责任。如果有确切证据,必须加大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的处罚力度。也就是说,如果相关立法和执行为0,那商业手段和道德建设都可能仅仅是空中楼阁。
如果这件事的结局是,解决“扶不扶”的难题,支付宝出了招,最终法律接了招,那就皆大欢喜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