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5年11月刊,作者:刘博洋)
在开普勒三定律提出后,人们已经能够根据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公转轨道周期之比,计算出各个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但是如果不知道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还是没办法为度量太阳系找到一把合适的“尺子”。
最早“成功”计算地球到太阳距离的是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他通过观察金星受太阳光照角度不同形成的“月牙”的形状,得到太阳、金星、地球所形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只要再知道这个三角形任意一条边的长度,就能估计其他两边的边长。
这时,惠更斯使了个“花招”。他没什么根据地猜测金星的大小跟地球一样大,再根据金星看上去的大小,就计算出了金星到地球的距离。这样再解“金星-地球-太阳”这个三角形,就得到了日地距离——他运气真好,因为金星确实刚好和地球差不多大。
后来真正有根据地测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是乔凡尼·卡西尼。同样的,由于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和火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只要再知道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日地距离。
我们在快速移动的火车上看窗外风景时会发现,近处的物体动得快,远处的物体几乎不动;其实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看近处的物体与远处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区别,从而算出自身到近处物体的距离。利用这一原理,卡西尼把自己的助手派到南美洲,自己留在欧洲,两人同时观测火星,在横跨大西洋的距离上,两人测量出火星相对遥远恒星的位置的微小差别,据此,卡西尼计算出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再结合已有信息,就计算得到了日地距离这一重要的数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