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繁昌横山西街民居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故乡的小镇有一条青石板和红麻石铺成的街道,两旁全是粉墙青瓦的商铺房。一幢幢带楼阁的瓦面两侧耸立的墙体被人称作封火墙,是因为它具有封闭彼邻火灾越界的功能。
但在我少年时代的审美想象中,那些由一上一下两块带有翘檐的直角三角形跌落衔接的封火墙,多么像昂首向天的马头和马身啊!我在书刊中知道了,它就是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
斗转星移,岁月蹉跎。故乡和沿江一带的小镇,曾经普遍地留下明、清时代的徽派民居,在时代的变迁中,所存寥寥无几。然而,在徽文化发源地的徽州这片热土上,随处都可以见到真正的徽派建筑古民居与马头墙。出于对徽文化的景仰,抑或是出于去那方土地寻根访祖的愿望吧,早已逾过花甲的我们兄弟俩兴致勃勃走近徽州的山山水水,在古民居幽幽窄巷中徜徉。
尽管在皖赣、江浙等地的古镇古村中到处都可以见到徽派古民居上的马头墙,但是真正原生地的古民居和马头墙,还是在绩溪、歙县、黟县的村镇,因为那里是徽商、徽文化的发源地。在亦贾亦儒的徽商的指点下,徽州的能工巧匠竟能够将原来作隔火防灾实用的封火墙,经过审美装饰。而成为镶嵌在徽派建筑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两两相对称的马头墙,高低错落有致.墙垛座矢昂首朝天,酷似骏马仰天而立;多座古宅相连相峙,那马头墙又状似“五岳朝天”,或似群马腾跃。马头墙垛被工匠雕刻着鹊兽鱼狗,形态生动逼真。那些构造线条流畅、黑白强烈、泾渭分明却又寓意深长。其格调,既有田园之恬淡,又糅进城市阳春白雪之高雅,使马头墙成为徽派建筑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中国建筑史上自成一派的标志。
“粉墙青瓦马头墙”,构建了徽派建筑的审美主体。当我走近宏村,伫立在村前的南湖岸畔,近观远眺,依山傍水而建的大片古民居,在雄伟的马头墙的渲染下,那黑白分明浓淡相宜的民居,钟灵毓秀;那飞檐走兽、马首耸立的宅院,情趣横生。当我走进村中,踯躅在月沼岸边,一次次地驻足高高的马头墙下沉思。
在徽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论走到哪里,最先摄入眼帘的总是那些横空直立的一排排马头墙。它傲然翘立给人以极大的历史穿透力和审美冲击力。你看,那重重叠叠拾级而上的构造,分明是山越人后裔、宗族昌盛家势权重的写照;你看,那黑白相依翘檐相对的粉墙,分明是徽州人艰苦创业史中的一页页巨型书页;你再走进庭院.看那雕梁画栋天井明堂的奇思构想,那分明是新安人聪明才智的猎猎展示。
马头墙.远观,庄严肃穆,威武雄壮;近看,矜持文静,城府深沉。我在徽州古民居中游刃,细细欣赏。这种静谧的田园氛围。古朴的村落情韵,淡雅的书卷气质,让我们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在现代人的眼里,马头墙作为一种文化流派的象征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它的建筑美学价值,超越了历史的时空。数百年来,它栉风沐雨,尽管粉墙上已长满了墨绿的青丝。尽管睡瓦中已伸出了青紫的瓦松,尽管滴檐已斑驳残缺。但马头墙还是翘首雄居,威风依然如故。今天。当我们走近马头墙,如同走进一段徽州的岁月巷道。繁昌邻里:fclinli 原创特约撰稿。图文/文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