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
你们家的小区
没啦?
这两天,小编的身边关于“开放小区”的争议此起彼伏。先不论对错,我们展望下以后的小区是个啥样?
(随意路边停车??)
(楼下“凤凰传奇”演唱会现场??)
(宵夜飘香 森森的诱惑着临街的你??)
(贼 也大大方方进进出出??)
这难道就是我们以后的小区么??
海外开放小区的历史和现状
其实开放小区的概念在西方已经司空见惯,下面让小编带您领略下海外开放小区的历史和现状,给各位看官压压惊。
欧美最早时的城市规划思路也是功能分离,如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33年8月制定的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所述,小区就是小区,道路就是道路,工厂就是工厂,商业就是商业,都是各管各的。
1977年,一群城市规划师相聚在秘鲁印加文明遗址——马丘比丘,签署了一份新宪章,重点批判了那种“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做法。有围墙的封闭式住宅区,正是《马丘比丘宪章》所批判的做法。
次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认可了《马丘比丘宪章》,并且用它取代了1933年的《雅典宪章》。前者是对后者的猛烈批判,用极具前瞻性的眼光。
那么世界各国的开放小区
都有什么特点呢?
美国:小区是否开放,业主投票决定
在美国芝加哥等大城市市区,封闭住宅小区很少。初来者根据街区门牌号基本能纵横定位找到地址。
在郊区,才有一些高档社区是封闭的。这些社区里的道路不对外开放,保安和门卫都由小区物业负担,因此物业管理费比一般小区高很多。
为居民区内部交通安全考虑,芝加哥政府对过路车辆使用小区内道路有严格限制,比如非高速的干道限速一般每小时40英里(1英里约为1.6公里),而在小区内部,无论是封闭还是开放小区,一般限速每小时25英里。
美国封闭小区的社区物业委员会由业主自己选举产生,管理小区的物业财务和各种计划。业主可以自己投票决定是不是要开放小区还是封闭小区。至于安全支出,如果当地居民比较富裕,房地产税比较多,警力就强一些,治安也会好一些。
韩国:开放小区乱停车,小心被贴条
韩国住宅区主要分为两大类:独栋住宅和公寓小区。
老城区的住宅区大部分是独栋住宅,这类住宅区实行街区制,一个区块内有若干栋独栋住宅,区块周边为公共道路。中国游客经常到访的首尔北村韩屋村就是这种住宅区的代表。
以现在首尔市东部的一山新都市为例。除部分新建独栋住宅之外,新建的小区道路一般方方正正,“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每个街区一般为长宽在500米内,街区内即为一个小区的四个“团地”,有时街区一角也会建有幼儿园、公园等公共设施。
团地内“管车不管人”,车辆进入需要登记领出入证,人员则出入自由,但每栋楼有电子门禁。
在团地内的商业活动需要小区物业批准,不过餐馆外卖和课外补习班广告还是经常出现在各户的门前,一般是挂在门把手或者用磁铁吸在铁门上,这种小广告很容易清理,所以不招人讨厌。
有时,这些开放的内部道路也不好走,主要是占道停车现象严重,路被占去大半。在这样的开放式小区停车也需要注意,如果是外部车辆长时间停车,小区物业会给车主点“教训”——贴上很难清除的警告信。
俄罗斯:封闭大院和街区制并存
欧美以“微型社区”为主,现在的莫斯科则是苏联时期的封闭式和新兴的街区制并存。
“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在莫斯科“小环”边上,门前车水马龙,但自成一个大院,还有内部停车场,所以闹中取静。这个大院就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类似的机关大院在莫斯科还有一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重建的苏联为让更多人有房住,多快好省地大造板式楼,那个年代,面积不大的“资本主义”的街区被大片住宅小区所取代,并有配套的儿童游乐场所和停车场。
近些年,莫斯科封闭式的住宅小区逐渐开放,机关单位和学校也没有了院墙。很多普通小区并没有大门,看不到保安,但有防止外面车辆随便进入的道闸,每个楼有值班的保安人员,楼门口装有对讲系统或密码锁。
在莫斯科,外交公寓和一些高档小区才设有围栏和保安,进入内部必须进行严格检查,需要出示相关证件,方可被放行。莫斯科的小学都有栅栏和围墙。
印度:公共服务跟不上,街区脏乱差
多数印度城市的布局是街区制,以新德里核心区为例,各处道路平整、笔直,四通八达,而且多被绿茵覆盖,不过道路旁的宅院主要是高官府邸。
由于市政公共服务体系跟不上,新德里市区有很多街区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即使在高档社区也有类似问题。
日本:高高在上的大学敞开了大门
高校如何逐步“打开”也是大家关注的话题。日本高校的一些做法值得参考。日本很多大学过去都高度封闭,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现在则加强同周边区域的良性互动。
日本越来越多的私立大学开始倾向修建“无门”大学,一是由于地价昂贵,不得不分散院系;二是向欧洲名校学习,试图把校园和整个街区融为一体。
早稻田大学素来以“没有正门”著称,西校区非但不见大门,甚至不见牌子,只有一尊早大创始人大隈重信的铜像。按照早大官方说法,此举意为“学校向任何人都敞开大门”。
见识了这么多,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启示?
中国的城市规划该何去何从?
中国的房价又将何去何从?
本文版权归微信公众号:金融有意思(认证的那个就是啦~)所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