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促进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了一系列措施,取得的效果也颇为不错。但是我们也看到,即便如此,由于现有征信体系本身的限制,还有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小微企业信贷发展仍待征信创新。
小微企业征信仍待发展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74.9万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7%。
而小微企业同期有23.46万亿元的银行贷款,同比增长13.3%。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中,商业银行合计有17.67万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合计有6.01万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3.82万亿元,城市商业银行有3.72万亿元,农村商业银行有3.92万亿元,剩下的是外资银行。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对小微企业贷款进行支持的政策,在切实有效地进行之中。
在已经施行各个政策的带领下,我国坚持正面激励的监管制度,创新的监管政策,大力推动了银行业面向小微企业贷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的数量和成功率,也逐渐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风险大,融资利率过高等问题。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国目前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小微企业,无法满足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设置的申请条件。
神通征信创新小微企业征信
为推进小微企业征信业务的发展,神通征信分别对资金的供需两端,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发现,在以往的信贷体系中,规模化、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足以应对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现代征信业务应该更强调个性化、细分的应用。
因此在传统的征信模式基础上,神通征信创新地开发了多维数据交叉比对验证的风控系统,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价。
同时,该系统还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类分析,划分客户的风险级别、信用程度,根据小微企业不同的业务专长、区域位置、风险侧重点和收益诉求等情况,进行细分与挖掘,为客户匹配合适的融资企业。
最后该系统还能进一步引导客户成为信誉良好的贷款人,最终降低贷款不良率。
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连接资金供需两端,让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都享受到方便快捷、利率更低的信贷服务,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这种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神通征信设计的回归法、挖掘法、导向法三法共证系统。
此系统利用多个大数据分析模型,进行数据交叉检验:根据客户的交易记录,历史数据,政府部门的留存数据以及对小微企业主的心理、行为的测评分析,并利用导向平台指导小微企业主完善对企业的管理,对自身信用价值的管理与发展,并对征信结果实施持续性、动态化跟踪管理,从而获得高精准率且客观的评估结果。(闫坤 俞杨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