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尽管我们常见到飞鸟,但对其还是知之甚少。例如,有关鸟眼的知识更是陌生。
鸟眼的大小
鸵鸟眼睛沿其主视轴约为50厘米,几乎是正常人眼睛长度的2倍
鸟类的眼睛,其所占颅腔的比例大大超过其他脊椎动物。有许多鸟类的眼睛看起来很小,这是由于只有一小部分角膜暴露在外所造成的假象。例如,一些鸟类的眼睛实际上与人类的眼睛一样大,但是其暴露在外的表面仅相当于一枚一分硬币。
日本歌鸲
就体积而说,鸟类的眼睛通常占其颅腔的一半或更多。而人类的眼睛所占的比例不足5%。
眼睛处于两侧的鸟类,其眼睛大得几乎触及颅骨中线。如果人类也有这样一对眼睛,按比例来算的话,差不多有网球那么大了。鸵鸟眼睛沿其主视轴约为50厘米,几乎是正常人眼睛长度的2倍。
眼睛的颜色
灰鹤
人类的眼睛色彩由虹膜颜色决定。常见人类眼球虹膜有五种颜色:蓝色、褐色、棕色、绿色、灰色、黄色。
与人类相比,鸟类的眼睛色彩更鲜明,更多样!既有常见的褐色虹膜,又有灰色、红色、绿色、黄色等等,如:
日本歌鸲——褐色
黑卷尾——红色
长尾阔嘴鸟——绿及灰色
灰背岸八哥——黄色
林八哥——橘黄
长尾鹦鹉——黄绿
鸟类虹膜的颜色就是鸟眼睛的颜色。虹膜的颜色是由色素组织和表层血管所产生,可从暗褐色到白色。有些鸟类的虹膜使其眼睛与头部和躯干的颜色融为一体;而有些鸟类虹膜的作用正好相反,能使其眼睛更加明显;更有些鸟类的虹膜可以随着年龄而有所变化。
鸟类的虹膜颜色具有适应或选择性的特征,但是现在我们对其功能还不太清楚。有些鸟类的虹膜还能反应其情绪和性成熟度。
瞳孔快速调节
鸟眼的结构和其他的脊椎动物相似。当光线进入它们眼睛的时候,接连经过角膜、前房液、晶体和玻璃体。这4个光学单元协调工作,使物体放大,并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像,视网膜本身是一个对光敏感的神经组织复合体,在胚胎发育中形成,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延伸。
鸟的瞳孔不仅大,而且还可以迅速地大幅度调节大小。
家鸽可以在1--2秒内将其瞳孔缩小到原来的1/9
例如,家鸽可以在1--2秒内将其瞳孔缩小到原来的1/9,在这一点上,鸟类远远超过了人类,人类需要2--3秒才可以将瞳孔缩小到原来的1/6。
栉膜威力大
在鸟类眼睛中,有个相当奇特的结构叫做栉膜。其形状类似于梳子,直立于眼后房中,在视网膜表面投射上变换不定的阴影。栉膜成褶皱状,有色素,并且血管密集。
据研究,栉膜可能起到眼内遮光帘的作用,减少阳光对眼睛的刺激。栉膜还可能起到航海中六分仪的作用,有助飞翔。
灰鹤
由于眼内部其他血管很少,栉膜的血管化组织可能起到供应重要营养物质的作用。流过栉膜的血液和玻璃体之间的相互渗透作用也在保持眼内压力中起到作用。
鸟类眼睛与迁徙的关系
很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习性
每年的春秋两季,大量的鸟类在地球上不断迁徙,它们迁徙的路程短则数百公里,长则数万公里,在这么长距离的迁徙过程中,它们是怎么来判断方向的呢?在这个过程中,眼睛又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呢?
灰鹤
科学家们发现,很多定向方式都和眼睛有关系。鸟类可以感受线性偏振光的偏振面。理论上,偏振光可用来测定太阳的位置,因此,偏振光可为鸟类在没有太阳的时候提供导航信息。
另外,鸟类对月球也有明显的趋光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夜间迁徙的鸟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鸟类在迁徙过程中,可以根据路标,如主要的湖泊,进行定向。白天在海上飞行的灰鹤把海波作为稳定的路标。这些不同的定向方式,都需要有一双敏锐捕捉光以及陆地信息的眼睛,正是由于它们具备了这么先进的眼睛,才能自由地生活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地球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