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中国从未被提到如此的高度。最近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而10月底,白宫再次发布《美国创新新战略》(NewStrategyforAmericanInnovation),可以看出,未来世界竞争是创新力之争。
根据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公司多年的研究,我们看到,在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前1000家上市企业中,各个企业在美国的研发投入是最多的。2015年,美国的境内研发支出几乎是中国的两倍,达到1452亿美元。但如果从趋势上来判断,和2007年相比,中国境内的研发支出增长了120%,而美国的增长为34%。
研发投入的持续攀升,正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性变化的关键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境内研发支出增速达到115%,从速度上看与中国不相上下。可以预计,未来的产业竞争中,中国不少企业将面临印度的竞争。而2015年英法两国的境内研发支出竟然比2007年还要少。这或许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两个国家经济和科技竞争力逐渐下滑的原因。每个国家的企业研发支出包括国内企业自身的研发支出,以及外企投入在该国的研发支出。那么哪些国家能够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呢?这个指标往往也说明了这个国家的市场吸引力和研发人员的人才实力。
目前美国依然是吸引跨国公司在其境内投放研发费用最多的国家。2015年,非美国企业在美国投放的研发费用达到525亿美元。但中国的吸引力与日俱增,2015年该数据达到了442亿美元。印度仅次于中国,达到281亿美元,而且其增速已超过中国。这再一次提醒中国企业,未来印度的某些产业突然崛起,不要奇怪。这也同时提醒中国企业,印度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如何提前布局印度市场,或许是一个重要课题。有意思的是德国对境外企业的研发投入吸引力不大,近年来不增反减。可见德国的经济主要依赖的还是其强大的本土企业,这些年外资企业在德国并未得到快速的发展。而法国对境外研发的吸引力已然和新加坡差不多,这或许对法国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这些年来,美国和日本企业在中国投入的研发费用是相对比较高的。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中国的外企企业中,大部分来自美国和日本。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入绝对额在增加,但相对比例却在下降,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出德资企业更倾向于在其本国完成研发的传统和习惯。从笔者多年来主要关注的汽车行业来看,也基本上反应了这个比例。比如通用汽车和上汽投资的泛亚是外企车企在中国最早设立的研发机构。大众作为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一直比较保守,主要的研发投入集中在德国总部完成。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的日趋重要,其研发投入也不断提升。哪些产业的研发支出比较多?这些研发支出是否推动了该产业的竞争力?
可以看出,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1000家上市企业中,中国的产业分布和全球差别很大。中国的工业品企业研发投入占到40%,而全球企业中,该比例只有11%。这推动了诸如中国中车、中国船舶重工、宝钢等工业品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产业是软件与互联网企业,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和全球的比例相近,达到18%,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软件和互联网行业这些年蓬勃发展的根本性驱动力。还有能源与化工产业在中国的占比也与全球占比有较大差别,这与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过去二十年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品以及能源与化工行业的发展,但未来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预计将推动这两类产业的研发占比减少。而同样可以预计的是,工业品和能源与化工产业将是中国率先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进行全球化的产业。因为过去多年的研发投入,已经使其全球竞争力有了较高的提升。
当然,让人有些失望的是医疗和健康产业,中国的比例只有1%,而欧美该比例为21%。可见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企业未来想要进行全球化竞争将非常困难。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把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作为重点战略性产业,预计五年后,该比例将能得到提升。不过以上只是企业的研发支出,它是整个国家的创新支出的一部分。但从企业的研发数据上恰好能反应出国家的竞争能力。因此,如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将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大核心命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