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万珠海人都在↑Love珠海 主编私号:weideasD
4月10日起,井岸大桥封闭施工8个月,安静了30年的井岸码头再度热闹起来,摩托车、自行车、行人将船舱挤得满满当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旧日喧嚣重现,豆蔻却已染霜华,让人感慨唏嘘。
老渡口位于珠海斗门区黄杨河两岸,分别位于白蕉镇和井岸镇。白蕉-井岸的班轮航线是珠海现存为数不多的渡轮航线,500多米的距离,三四分钟的航程。
据说,老渡口在民国年间就已经存在,虽然经历了近百年历史,依旧保留着传统的摆渡方式。
近百年间,摆渡的船悄然变化。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拉帆船,到后来的木船、水泥船,现在都换成了安全性更高的铁船。
有水的地方就有渡。斗门人称渡江为“过海”,乘坐渡轮为“搭横水渡”。在沙田水乡成长的斗门人,一生中注定要有渡船的片段。
据当地老人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斗门的路比较差,轮渡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光井岸渡口就有50多名工作人员,每天两组渡船对开。1988年,井岸大桥的通车让渡口变得日益冷清。
凌晨5点45分,第一班渡轮的轰鸣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晚上9点45分,江面上又恢复平静。
几张椅子便是码头候船的地方。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打发时间。
先上船,再买票。每人5毛,在珠三角恐怕再难找到这么便宜的票价了。
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的票价要贵一点,但比起绕路的时间和油费,渡船过江还是很划算。
每天,坐船渡江的超过1000人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艘船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在码头,在船上,你能目睹天真可爱的孩子。
慈祥纯朴的老人。
下班回白蕉,表情略显疲惫的打工族。
忙着发微信的少女。
回井岸上课的学生。
为渡口附近的批发市场送货的摩托司机。
在这里,生活有了具体形象,细腻又富有质感,让人感到真实而亲切。
江风拂过,船舱中潮湿的空气夹杂着略浑浊的柴油味。人们静静地观赏白蕉一侧的造船厂,触摸斗门人的水乡基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的渡口再现昨日热闹情景,但物是人非,豆蔻染霜华,当年渡河的青年已经含饴弄孙。
数个月后,井岸渡口将再度回归宁静,今天的热闹喧嚣就像一朵激起的浪花,悄然消失在静静流淌的黄杨河中。
版权说明:
Love珠海综合整理,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照片作者:吉普sam
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月推荐热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