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茅真君,大家可能并不太熟悉,但看过小说版花千骨的同学,应该对茅山派并不陌生;看过林正英的影片的朋友,对它应该也有所了解。
三茅真君就是道教茅山派的创始人,道教及汉族民间所信奉的神祗。
据《梁书?陶弘景传》记载:
“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名曰金坛华阳之天,周围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此掌山,固谓之茅山。”
三茅真君出生于汉代的陕西咸阳,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
大茅君茅盈,字申叔,十八岁时就弃家,赴北岳恒山读老子书及《易》经。
服饵内修积六年,后面见西王母,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四十九岁时学成得道而归。
中茅君茅固,字季伟,汉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汉宣帝时迁洛阳令,后拜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
茅盈飞升后,两兄弟均弃官还家,求教兄长飞升之法。茅盈教授他们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服用九转还丹后,也飞升成仙。
茅氏三真得道后,来到句容的句曲山,修道养性,因此后来句曲山又被称为茅山。三茅真君以司命、保命、定禄为名,亦以司命、定禄为职。
据《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称,大茅君茅盈的府邸在赤城玉洞,有玉童玉女各四十人,出入太微,受事太极,总括东岳,司命司禄。
中茅君和三茅君仅为地仙。中茅君治茅山,兼统地真。
三茅君治良常之山,总括岱宗,领生记生,位为地仙九宫之英,劝教童蒙,教训女官,授诸妙灵,莅治百鬼,镇阴宫之门。
三茅真君可以说是道教中的典型人物,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可见道教文化与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可以说自先秦时代有了道家、东汉时期产生道教,就有了玉和道教文化的渊源,到目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道教对我国的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它的价值观、思想和文化也影响着玉雕的图案。
玉雕:八仙过海
道家“天人合一”的观点是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玉雕作品中,人们赋予花鸟鱼虫以吉祥的寓意,正表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道教神话中的神仙是掌管人间正义,善恶,财富,功名等的化身,为人们所膜拜。
比如老子,是道教创始人物之一,玉器中常以与他有关的典故为题材,如“骑牛老子”、“老子出关”、“紫气东来”等表达吉祥的寓意。
玉雕:老子骑牛
八仙也是道教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各有特点,神通广大,多用来表达吉祥的寓意,如八仙祝寿,八仙过海等。
刘海、钟馗也都是道教中的人物,刘海常常与金蟾一起,表示财运的意思。
钟馗则惩恶扬善,嫉恶如仇,是非常正面的形象,因此常常作为辟邪挡煞的镇宅之物。
玉雕:刘海戏金蟾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道教文化与玉文化渊源流长,两者相辅相成,道为玉雕创作的精神指导,玉为道教文化的传承载体,取法自然,意蕴流传。
更多精彩,可点击关注>>>美玉秀秀和田玉APP(meiyuxiuxiu)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