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诗人李白的这首著名诗篇已经成为千古绝唱。不仅仅是因为在他之后没有人再写出这么动人的诗句,更重要的是长臂猿的生存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白眉长臂猿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的高山密林中,在我国主要生活在云南西部。它们没有巢穴,觅食、睡觉都是“宅”在树上,很少在地面活动。它们以野果、树枝嫩叶、花芽等为主要食物,偶尔也会捕食食昆虫和小型鸟类。
它属于灵长类动物,无尾、眼眉呈白色,由此得名;因为每天早起会发出洪亮地啼叫,并在数米之外也可听到,故又称呼猿。它是一夫一妻制,以家庭为一个小群体,通常3-5只为一群,领地范围约在30-40公顷左右。在08年白眉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我国白眉长臂猿的数量不足200只,生存环境岌岌可危。
导致濒危的原因
1.由于该种生物主要是栖息在保存相对完好的原始森中。一旦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受到开发和破坏,种群数量就会急剧下降。由于当地民族的生活习惯导致森林被大规模砍伐,严重威胁着它们的生活环境。
2.由于种群分布零散,互相之间距离相隔较远,导致近亲结合大大增加,造成下一单生存能力削弱、繁殖性能下降,性成熟脱离群体的青年猿,因找不到配偶而失去繁衍后代的机会。
3.此外长臂猿性成熟较晚,繁殖能力较低,一旦种群下降到偏低水平,性成熟晚会导致种群数量无法快速恢复。它们在春末夏初产仔,平均每3年产才会有1胎(人类的繁育能力果然很强大),怀孕周期为7-7.5个月,每胎1个娃,7-9岁才会性成熟。再加上非法偷猎,更是让白眉长臂猿的生存情况雪上加霜。
保护措施
1.白眉长臂猿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现已有两个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保护。
2.为当地群众做好相关教育,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3.通过相关技术对其进行人工繁育,希望可以提高它的繁殖能力和数量。
白眉长臂猿以独特的舞姿在树冠中穿行,时而理毛,时而采摘野果,这样的它完全是森林中黑色的精灵,是山的灵魂,如此可爱的生灵值得我们去保护。地球不是人类自己的,每一种生物都同样拥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已经如此强大,不需要掠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也能很好地生存发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