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成立时间:1935年经营范围:电影制作、发行经典作品:[乱世春秋](1933)、[青山翠谷](1941)、[君子协定](1947)、[彗星美人](1950)、[音乐之声](1965)、[巴顿将军](1970)、[泰坦尼克号](1997)
考古事件
1932年4月27日,约瑟夫·申克、达里尔·扎努克、威廉·高兹以及雷蒙德·格里菲斯纷纷脱离大片厂的控制,合伙创办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前身的另一半——二十世纪独立电影公司。
▲其中,申克(左)是前联美的主管,扎努克(右)是帮助华纳走出困境并树立了风格的唯一功臣
▲高兹(图)的身份更加微妙,他以前在福克斯工作,还娶了路易斯·梅耶(米高梅大佬)的女儿
背后故事
老谋深算
由申克、扎努克这些电影界后起之秀创建起的二十世纪电影公司,在短短18个月内,以平均每月一部电影的速度拍片子,使这家新公司站稳了脚跟,并迅速成长,成长到足以买下当时奄奄一息的福克斯影业。
至于这家鼎盛一时的电影公司为什么会走投无路,还得从一只精明的老狐狸身上说起。
1913年,一个名叫威廉·福克斯的商人创建了两家公司,负责做独立发行的“超级纽约电影租赁公司”,以及负责制作的“福克斯官方魅力公司”。
▲1915年,福克斯在李堡建立起自己的制片厂
▲在好莱坞早期,像福克斯这样只手创办影业的大老板不多,雄厚的资本令“福克斯电影集团”横行电影界(图为庞大的制片厂面貌)
两年之后,威廉·福克斯合并了这两家公司,其战略意义为:合并影片运作程序当中的“制作”和“发行”环节。
▲福克斯(左)的举动的确显示了他超前的经商头脑,合并后取名为“福克斯影业”的公司,是早期“垂直”模式的范本之一
商人本贪婪,福克斯重视商业运作胜过电影本身,他多年蓄积的扩张野心必然会使其走上一条“不归路”。1929年,福克斯一口吞下马库斯·洛家族旗下的200家剧院,欲在制作、发行、放映三大环节享受帝王般的权利。
入狱风波
狐狸的狡猾,引起了雄狮的戒备。
米高梅老板路易斯·梅耶显然也注意到了此次合并的重要意义,他的权势可能遭受撼动,不知死活的福克斯后来居然还想买下米高梅的母公司。
狮王震怒!梅耶以违反了反垄断法把福克斯告上法庭。长年累月的官司让福克斯影业的股市崩盘,甚至跌进了破产的边缘,威廉·福克斯也失去了对制作公司和他辛苦经营多年建立的院线系统的控制。
▲尽管在1933年,福克斯推出了[乱世春秋]这类大片,并有观众捧场,但它颓败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了(图为[乱世春秋]首映礼)
之后接替威廉·福克斯位置的希德尼·肯特,于1935年谈成了跟二十世纪公司的合并。“福克斯”一方认为,自己旗下有200家剧院,规模远大过二十世纪公司,所以他们希望新公司的名字叫“福克斯二十世纪公司”。
二十世纪公司的资金虽然比不上福克斯,但它们却在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最终“二十世纪”放到了“福克斯”前面。
▲福克斯影业logo
▲二十世纪独立电影公司logo
▲合并后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logo(无比眼熟吧)
回头再看那只玩过界的老狐狸威廉·福克斯,他一手创建的公司因被并购而起死回生之后,他本人却面临牢狱之灾。
▲投机取巧的“狐狸”威廉·福克斯最终倒在了“雄狮”的利爪之下
1942年11月,他被法院判处5个月零17天的监禁,罪名听起来也像他最初建立的两家公司那么有趣:阴谋妨碍司法公正和欺诈政府,其实就是生意做赔了的另一种说法。
起起伏伏、并购、被并购,这些戏剧化的落差在好莱坞太过家常便饭。失败者威廉·福克斯的创业思路至少有一点是值得借鉴的:电影本就是一场生意。
(本文原刊载于微信公众号“看电影杂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