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物流街原创
文 / 小鬼
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前日群内有伙伴说到“仿佛最近行业充斥着一股虚火,大多数人喜欢热闹事,谁融资几亿,谁员工发不出工资,而忘了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在哪里”
一边热火朝天的快递企业纷纷融资,抢着上市,一边是物流公司跑路,利润急剧下降,员工待遇太差等
故今日写一篇小论文…主题是“革新与重塑”,阐述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链衍生到底该如何…欢迎拍砖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全球经济的深度推进,物流行业的发展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重塑,同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物流已发展成为包括合同物流、快递及快运、货运代理、第四方物流以及跨国物流在内的庞大体系。据56街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全球物流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9万亿美元,相比于2009年6.62万亿美元的规模增长35.95%。分国别来看,2015年,中国物流业市场规模达1.71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9.05%,位居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为美国。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全球物流业仍将快速发展,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6.69%。
2015年起,物流行业发展呈现三大明显的特征:
① 传统物流快递企业转型升级或产业链延伸;
② 物流+互联网平台型企业颠覆式、创新发展;
③ 更多物流衍生型服务企业应运而生。
但在物流企业转型思路、理念以及新商业模式的选择、客户体验设计、供应链改善、人才引进与培育、线上线下融合以及管理体系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突破难点。为了更加清晰了解传统物流升级转型与产业链延伸之路,物流街研究院进行了深度的市场调研和行业访谈,我们将由此形成的观点和建议总结于此,希望能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不断颠覆革新,转型重塑!
物流:现状与挑战
(一) 什么是物流
① 定义
大多数人对于物流的印象仍停留在“搞运输”、“送快递”的阶段,互联网电商平台的高速发展不但没有充分体现物流行业的价值,反而确立了物流行业附属品的定位,诸如“包邮”、“免提派”模式很成功的降低了物流自身的地位。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物流?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如今对于物流最有权威的解释为: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单从定义上就体现了物流:保障生产、服务商流和方便生活的三大重要地位。
② 分类
物流包括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按照不同的标准,物流可作不同的分类,通常,而更贴近生活的物流大致可以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
图1.狭义的物流企业主流分类
(一) 收入和利润增长压力加剧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新常态,同时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减,物流行业的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物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压力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幅度呈现下滑趋势,从2010年的29.75%下降到2015年的2.67%。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物流行业的发展预计难以出现大幅增长。
图2.社会物流总额及同比增速
数据显示,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 比重高,过去二十多年虽然从24%一直下降至目前的17%左右,仍然高于发达国家的8%;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管理费用占物流总费用比重高,虽然管理费用占比从2000 年16%的高位下降至目前的12.2%,但仍然高于发达国家的3~4%。物流行业较为分散,缺乏规模效应,整体效率不高、发展粗放。即便物流业的总量稳重见升,但成本的增速快于利润的增速。
物流业的革新与重塑
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式相对粗放,总体效率不高、附加服务贫乏、行业标准缺乏、B2B 物流渗透率低。随着社会化分工细化、产业转移和升级提升内生动力、政策推动提供良好环境以及先进IT 技术的应用,我国物流产业有着较强的“后发优势”,2015年以来,物流行业进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发展时期,中短期来看,物流业呈现以下三个明显的发展特征:
图3.物流行业发展三大特征
(一) 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或产业链延伸
传统物流转型升级分为两类:1)一类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或贸易公司转变而来,通过拓展和延伸其对客户的物流服务,不断向现代物流企业升级靠拢,这类企业经过多年的沉淀具备了客户和网络双重优势,比如:德邦物流从公路零担向快递、仓配产业链延伸;宝供合同物流向零担快运发展布局;远成物流催生远成快运发展全国网络化配送;顺丰嘿客O2O平台的尝试以及向快运市场的延伸;快运黑马安能加盟模式的成功逆袭;冷链巨头众品着力打造鲜易这一温控供应链标杆性企业等等。2)一类是下游企业跨界发展而来,比如海尔、美的、京东等。
图4.我国物流路径发展路径
(一) 物流+互联网平台型企业颠覆式、创新发展
IT技术的进步加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业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成为各路资本逐鹿的战场。近两年来,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及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革新让甲方的物流需求从整车运输模式过渡到精准的零担配送模式,而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为物流业的颠覆式创新注入一针强心剂,当运满满、货车帮、罗计等车货匹配app仍然在混战之中,当众包、智能快递柜提等一系列新兴模式开始萌芽时,而阿里的菜鸟网络、日日顺的智慧物流刮起另一阵大物流旋风,物流+互联网的颠覆式创新已如火如荼,物流业俨然进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发展时期。
(二) 更多物流衍生型服务企业应运而生
在上游生产方和下游渠道商的力量过于悬殊的条件下,需要能够缓冲上下游公司关系的服务型企业,其在赚取传统物流服务费之外,开始赚取零价差和利息差,服务内容从传统的合同物流向虚拟生产、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延伸: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规划与咨询管理、物流人才培训与招聘等更多物流衍生服务型企业应运而生,方兴未艾。
如何应对:物流业的发展战略重点
传统物流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已经逐步出现了破壳裂变的迹象,互联网以及电商的发展加速了物流业的颠覆与重塑。虽然在物流业的大变革时代,较为敏锐的物流企业家均在尝试加快资源整合、流程改造、互联网+物流融合等等旧模式重塑和新模式的探索,但在没有行业标准约束的情况下,物流行业的发展仍难以摆脱发展方式相对粗放、附加服务贫乏和市场份额分散的传统形态。那么,在共享经济、多元化发展以及颠覆式创新的发展背景下,物流企业又该如何认清公司战略的方向?是盲目跟风,还是脚踏实地两眼看路?是故步自封,抑或标新立异?笔者提供以下几点发展建议,供参考:
(一) 思考并选择适合本企业的重点业务模式
物流涉及非常多的环节,同时物流运送的物流千差万别,诸如家具、服装、酒类饮料乃至药品、生鲜等,不同环节、不同商品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都不尽相同,但当下物流基本上是小而全,大而全,部分企业并没有自己清晰的产品和服务定位,物流成本居高、效率低下。虽然物流行业的发展趋于多元,当企业更需要思考并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业务模式和业务场景。
成功的案例如:定位于商务信函和中高端快递的顺丰;以家电为渗透点的海尔日日顺、美的安德物流;用安装增值来切入家具运输的居家通;专注于零担物流的德邦;以冷链服务为主导的众品等等不胜枚举。
从物流企业的发展路径看,物流企业首先需要从专业的或差异化服务向多样化发展,并逐渐过渡到多元化的资源整合及产业链延伸。
(二) 基于大数据并运用创新手段改进客户服务体验
在消费者主权的时代,每个消费者都是独立的核心。因此对于物流企业来讲,对客户体验的深度洞察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核心。对于提升物流客户的服务体验大致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客户分层,打破统一的服务不同客户的模式,定制化物流应当发展起来;第二、洞察C端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提供合适的配送服务。作为直接接触消费者的配送服务人员,有时很那满足消费者体验需求。
(三) “人才战略”不能仅停留于口号
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几何式爆发给粗放式管理的物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才发展”瓶颈,物流企业普遍遇到“招人难、选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的现象。“物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虽然大部分物流企业意识到或认同这样的观点,但多数物流企业依然延续着传统的用人方式,而忽略了长期的人才战略。
↓↓↓↓
图5.物流人才发展战略
(四) 寻求专业化、集约化协同发展战略
从物流发展的路径来看,结合现代物流的现状及挑战,预计未来专业化、集约化、科技化协同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专业创造价值
由于物流蕴含诸多领域和环节,加之所需运送物品以及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因此,专业化物流和服务产品在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也能够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未来,以服务产品和操作流程标准化的企业将赢得长足发展。
科技引领创新
IT技术及互联网信息的爆发式发展,引发物流行业进入颠覆性创新发展阶段。诸如:车货匹配、移动互联、可视化流程、云技术、大数据等领先技术改变了并改变着传统物流的发展模式,科技进步提高了物流的整体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在公司发展的道路上,企业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新事物,让物流更现代、更智慧、更生态!
集约降低成本
物流行业既有的粗放增长和简单服务不可持续,也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发展方式
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物流行业将进入一个兼并收购期,必然由“分散”走向“集中”。
集约化发展策略建议:
①以业务流程革新与重塑为核心,走集约化经营之路;
②高效使用IT先进技术,缩小空间管理,增强协同发展;
③优化要素配置,提高资源回报率;
④顺应市场,洞察需求,提供价值服务。
物流街-专注物流职业托付
-END-
物流街(wuliujie56):一个物流媒体及职业招聘于一体的资讯平台。内容涵盖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快递快运,物流互联网,报关货代,园区仓库,港口航运等各物流相关领域。
投稿联系
business@56jobs.com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