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本报经常会接到市民的来电,痛斥骗子如何用各种伎俩骗走家中老人一生的积蓄。也常会接到无助老人的来电,哭诉自己如何上了骗子的当,却不敢将真相告诉儿女。为何骗局会专坑老年人?老年人如何才能走出骗局。即日起,本报《骗局为何专坑老年人》系列报道正式启动。
其实总结梳理这些骗局,骗子的惯用伎俩并不高明,情节也有些老得掉牙:或设下圈套,或许以小利诱骗,或恫吓利诱,让一些老人心存侥幸,一步步落入陷阱。骗子们的骗术也是五花八门,譬如,胡吹自己卖的产品源于宫廷秘方或民间奇方,又如,玩新概念、搬新名词,认定的是老年人对科学新成就的期待和不了解。骗子们还会一脸真诚,花言巧语,玩些免费试用、无效退款的把戏,哄得老年人甘心被宰,多年血汗钱一朝打了水漂。
网络诈骗、投资诈骗、医疗诈骗、电信诈骗、街头诈骗、交友诈骗林林总总,骗子们通过设置亲情、迷信、小便宜、健康、安全等重重陷阱,诱骗老年人上当……作为子女,每次看到这样的骗局,我们一方面为骗子不齿的行为感到愤怒,一方面又心疼爹娘为何如此轻信他人。更令人心痛的是,有的老年人明明被骗子们的花言巧语所骗,仍执迷不悟,还埋怨家人不理解,儿女不孝顺。
以老年人为犯罪对象的诈骗犯罪不断上演,骗局屡禁不绝。我们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将常见的骗局逐一剖析,帮助善良的爸妈及尽责的子女擦亮双眼,揭开骗术。本报《骗局为何专坑老年人》系列报道欢迎您的参与,您可以说说生活中爸妈遇到骗局的那些事儿,也可以和我们一同分享如何才能防范这些骗局,欢迎来电或发邮件开展讨论。另外,本报社区记者还将走进社区,邀请居民、民警等一同开展“骗局为何专盯老年人”活动。参与电话:18597105957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