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老小区改造正酣,近4年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惠及30个小区--
“政府兜底”催热“民生温度”
15日下午,在如城街道幸福新村402栋楼下,一辆挖土机正挥舞“长臂”加紧施工,另两名工人也在一刻不停地进行地基平整。随着老小区改造工程的铺开,幸福新村“旧貌换新颜”正一步步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今年已是我市实施老小区改造的第4个年头,幸福新村的改造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2013年起,市委市政府将“中心城区老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大手笔、大力度加以推进,一幅浓墨重彩的民生幸福新画卷在皋城大地徐徐展开。近4年,我市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对中心城区30个老小区进行改造,涉及房屋整修、拆违添绿、增设车位、管线整治、设施维修等方面,在古城掀起了一场华美“蝶变”。
墙体粉刷
亮点扫描
“大龄”小区“改头换面”
众所周知,由于过去的建筑标准普遍偏低,不少2003年以前建成的小区逐渐进入“大龄”行列,规划建设起点低、配套设施落后、小区道路破损、绿化破坏、违章搭建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如城街道幸福新村就是这样一个“大龄”小区。
今年,幸福新村被列入改造小区,这让居民心里乐开了花。尽管眼下天气还未出梅,阴雨不断,但改造工程仍稳步推进。15日下午,记者在幸福新村402栋楼下看到,一辆挖土机正挥舞“长臂”加紧施工,另两名工人也在一刻不停地进行地基平整。这一幕,小区居民同样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今天。”76岁的徐永成老人告诉记者,老早就听说政府出钱改造老小区,这一等就是两三年,现在看来,政府还是有诺必行的政府。
今年是我市实施老小区改造的第4个年头,按照规划,共有宏济苑、百花苑一二区、蒲行苑一二区、幸福新村等9个老小区被列入改造范围,重点解决下水不畅、路面不平、路灯不亮、楼道脏乱、绿化杂乱、墙体斑驳、网线乱拉等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百花苑一区的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如今,我们的小区干净整洁、宽敞明亮,车辆停放整齐,配套设施齐全,处处见绿、芳香宜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百花苑一区居民苏国华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地基平整
实事办实
“蝶变”折射“民生情怀”
让老小区居民安居乐业,不仅仅是市政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2013年初召开的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了10项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心城区老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位列其中。一场惠及30个小区的民生接力由此拉开序幕。
市城管局作为实施主体单位之一,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老小区改造工作。秉着“工程推进,先听民声”的原则,改造初期,市城管局实地走访、深入调研,多次举行座谈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小区居民以及专业人士意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与各个小区实际相匹配的改造方案。
此外,市城管局严格执行招投标规定,对老小区改造工程全部实行招投标,并聘请监理单位全程监督施工质量和进度,全力把老小区改造打造成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就改造过程中遇到的群众意见不统一、改造内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等难题,市城管局精心组织,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突破,确保改造任务顺利实施。“为了实时把握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我们还专门组建了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小组,不定期到各改造小区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严把质量、安全、进度关。”市城管局物管中心主任章海霞介绍。
增设车位
顺应民意
“管家”服务“画龙点睛”
老小区改造让昔日坑洼狭窄的道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杂乱的绿化“梳妆”变靓,下水井“肠梗堵”的老毛病不再犯了,增建的围栏和大门也让居民提高了安全感……但如何才能让这改造后的老小区一直“新”下去?
“中心城区老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是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作为此项工程的主体实施部门,我们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不过在市城管局局长何福平看来,老小区改造关乎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即使担子再重,也不能一改了之。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老小区改造后脏、乱、差现象的“回潮”,市城管局按照《如皋市住宅老小区、安置房居住区实施基本物业服务考核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改造后的老小区全面落实基本保洁、基本保绿、基本养护的“三基本”物业服务,指导社区或业委会选聘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实施“三基本”物业服务,并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推进老小区环境长效管理,维护改造效果。这一延续性的举措,顺民意得民心,可以称得上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与此同时,我们加大对物业企业服务质量、服务效能的监督考核力度,引导物业企业以服务促经营、向服务要效益,共同呵护美丽家园。”何福平说。□记者王俊文/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