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媒体平台-搜狐网站>其它

他一出家就成中国最帅和尚

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大学副教授与在押服刑女结婚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央行变相降准 人民币首破6.70的幕后推手 A股影响

万隆证券网 阅读(0) 评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A股3连阴后央行又放水 *欣泰陷阱重重不能碰

  A股市场近日连续下跌,已经3连阴。但市场上热点不断涌现,市场流动性层面又再度传出宽松预期,显示出结构性行情仍然在继续当中。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投资者需要关注以下几件事:把握结构性机会,警惕结构性风险,远离*欣泰。

  央行突然出手 流动性宽松预期重现

  央行发布消息,7月18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7月下旬MLF到期2185亿元,人民银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270亿元,其中3个月530亿元、6个月1345亿元、1年期39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3.0%.而实际上,在7月13日央行已经放过一次水了。7月13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对13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590亿元,其中3个月1010亿元、6个月1015亿元、1年期56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3.0%,引导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有分析认为,按照5.24倍的货币乘数计算,央行7月13日投放的2590亿基础货币,理论上可以衍生出1.357万亿的广义货币M2.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政府将在下半年继续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货币政策,并在增长放缓时会有轻微的宽松倾向。据分析,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会有一次降息(25个基点),最可能出现在10月份,还会有两次降准并补充以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扩张性的流动性操作。

  中国铁建定增方“割韭菜” 警惕结构性风险

  尽管连发一系列利润分配、项目中标等利好公告,甚至将周一选定为分红的股权登记日,但在百亿解禁市值压力之下,中国铁建还是大跌10.01%,上演了一场定增大军“割韭菜”的表演。

  2015年,中国铁建进行了12.42亿股增发,增发价格为每股8元,解禁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10.29元,浮盈28.625%.如此大幅度的浮盈,憋急了的定增获利盘显然会选择出逃。公开信息显示,年内还有11只个股的定增解禁市值超过百亿。比如温氏股份、美的集团、浙能电力、上海石化、神州信息、济川药业、天齐锂业、中航机电、北部湾港和美年健康等等。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市场仍属于弱市当中的反弹,投资者仍需警惕结构性的风险,而巨量的定增解禁可能就是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投资风险。

  *欣泰交易陷阱重重 切记千万不能碰!

  *欣泰即将退市,但近期成交额却仍然维持在相当的量级。对于基本上相当于一张废纸的*欣泰股票,这些成交量的背后却隐藏着参与方的种种无奈。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只需切记一点:千万不要碰这只股票!不管以什么方式,远离它! 》》》主力资金高调入场抄底 抢A股龙头一触即发

  《投资快报》记者经过多方了解获悉,近期参与*欣泰交易的资金各有自身原因,买入卖出者都显得有些“无奈”。有“好彩”的持有人通过券商的快速通道及时出局,也有倒霉的投资者因为“乌龙指”下错单。据数位接近*欣泰上榜券商席位人士介绍,近期卖出的资金,机构和散户都有,一些持仓量较大的机构,近期也部分减仓成功。但与此同时,一些上榜的券商席位,导致上榜的买入竟然是乌龙指!一位买入上榜券商当事人对《投资快报》证实,该营业部的客户由于误操作的原因买入了*欣泰。此外,据估计由于A股投资者分布广泛,数量庞大,这种因误操作而下单的情况并不是个案。再加上传闻有伪基站发信息误导投资者“打新股”,不排除这也导致了一部分买入行为。虽然交易所目前未发现“对倒”行为,但不排除非同名账户之间存在私下的“暗中对倒”活跃盘面,这在交易监控下是显示不出来的。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对于退市股票的交易制度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首先,对一张废纸设置跌停板的价格继续交易几十个交易日,这很难说到底是在保护谁的利益,可以肯定这不是在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只要交易的时间越长,二级市场不明就里的散户误买入退市股的风险也就越高。参考境外成熟资本市场,风险暴露的股票由于没有跌停板的保护,基本上“一步到位”归零或永久停牌直至退市,绝不会在风险已经暴露的情况下还容许“炸药包”在市场上不停交易。

  此外,作为券商起码可以在交易软件上进行优化,避免不必要的悲剧发生。比如,当投资者误发出买入退市股的指令时,应该反复多次提示交易风险,而不能像正常股票一样轻易就下单成功。这些都是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实实在在的举措,需要有关方面尽快进行完善。(来源:财富动力网 作者:投资快报 记者 高升)

  》》》相关报道

  年内第九次变相降准落地 央行昨进行2270亿元MLF操作

  多措并举注入流动性 央行适度开展MLF操作

  央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2270亿元MLF 操作利率与上期持平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7 寻觅汇率下行背后“推手”

  人民币即期汇率近六年首次跌破6.70 对国际消费影响几何

  》》》股市影响

  三星震荡变盘窗口临近 3000点支撑决定短期走向

  A股高位震荡回调风险加大

  沪指三连阴成反弹“心病”关注两条警戒线!

  防火防盗还要防定增解禁!这两周小心这14只股

  年内第九次变相降准落地 央行昨进行2270亿元MLF操作

  7月18日,媒体记者从央行官方微博获悉,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7月下旬MLF到期2185亿元,央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270亿元,其中3个月530亿元、6个月1345亿元、1年期39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3.0%.这是今年央行第九次开展MLF操作,也是7月份进行的第二次操作。这种释放中期流动性的方式被称为变相降准。

  7月13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对13家金融机构开展259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其中3月期MLF为1010亿元,6月期MLF为1015亿元、1年期MLF为565亿元,利率分别为2.75%、2.85%和3.00%,均与上期持平,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成为央行近期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春节后,央行将周二、周四进行的逆回购操作改为每个工作日都进行,缓解了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的需求。另有市场消息称,央行从6月份开始,部分银行可于每周五上报MLF需求。市场认为,7月份的这两次MLF操作即是周五询量的结果。

  7月18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持平于1.9960%.在跨过年中时点之后,Shibor隔夜利率曾出现小幅反弹,这一般被看作是市场流动性短暂趋紧的信号。在央行及时开展MLF操作之后,Shibor隔夜利率往往会呈回落走势。(证券日报)

  多措并举注入流动性 央行适度开展MLF操作

  在避免“大水漫灌”的同时,央行频频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保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实施“精准滴灌”。由于昨日市场短期资金面略有趋紧,央行在开展227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的同时,也宣布将于本周四开展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招标,多措并举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这是央行本月第2次开展MLF续作。昨日央行微博宣布,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7月下旬到期的2185亿元MLF,央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270亿元,其中3月期MLF为530亿元、6月期MLF为1345亿元、1年期MLF为395亿元,利率均与上期持平。

  与此前央行发布MLF消息不同的是,除了公布续作量和利率等信息外,央行昨日特别加上了“结合7月下旬到期的2185亿元MLF.”这句话。这表明,央行此次续作MLF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对冲本月下旬MLF的到期量,并非主动“放水”。

  从昨日MLF操作来看,仅比下旬的到期量多出了85亿元,显示出央行通过MLF净投放资金的意愿有限。

  而在公开市场上,本周也迎来了央票到期,可为市场注入一定规模的流动性。从周一来看,由于7月16日为周六,当天到期的1103亿元央票顺延至昨日到期。在央行周一开展500亿逆回购且对冲了当天到期的逆回购后,公开市场单日实现资金净投放1303亿元。

  不过,由于昨日也有835亿元MLF到期,故央行实际的净投放资金规模也有限。在这一背景下,据交易员透露,虽然昨日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上涨不到1个基点,但交易员已明显感到,短期的隔夜和7天期资金较上周突然趋紧。

  在此背景下,央行昨日下午宣布,将在21日向市场投放500亿元的国库现金定存。期限3个月,起息日为2016年7月21日,到期日为2016年10月20日,面向2015-2017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定期存款业务参与银行进行利率招标。

  市场人士指出,在MLF、国库现金定存和逆回购等多种工具注入流动性下,7月资金面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而此次MLF续作也在市场预期之中,该工具的常态化使用,将为资金面保驾护航。

  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吴楚男昨日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由于缴税原因,昨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偏紧,央行续作MLF对冲意味非常明显,旨在呵护资金面。目前MLF操作日渐常态化,机构对市场资金面的预期整体稳定,预计资金面短期紧张态势很快能得到有效缓解。(上证报⊙记者 王媛 ○编辑 枫林)

  央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2270亿元MLF 操作利率与上期持平

  报道:7月18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270亿元,其中3个月530亿元、6个月1345亿元、1年期39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3.0%.

  央行称,此举是考虑到7月下旬MLF将有2185亿元到期,这是央行连续两周提前对冲MLF资金到期。上周,共有2270亿元MLF到期,央行提前通过MLF投放2590亿元,净投放320亿元。

  同日,央行网站宣布,本周还将通过国库现金定存招标投放500亿元资金。为提高中央国库现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6年7月21日上午9∶00至9∶30,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系统进行2016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四期)招投标。本期操作量500亿元,期限3个月(91天)。(经济日报 张忱)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7 寻觅汇率下行背后“推手”

  人民币对美元在岸即期汇率昨日夜盘跌破6.7关口,创下2010年11月以来新低。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挫156个基点,报于6.6961、创逾五年半新低。除受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海外投资需求升温等影响外,人民币汇率稳定预期所需的“锚”受到市场挑战等因素,或都成为助推人民币下行的背后推手。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仍按照定价机制执行,但上周五美元指数大涨,致使周一即期市场上人民币贬值压力上行。”有外汇交易员表示。

  该交易员同时认为,所谓6.7心理关口,未必是监管层想要守住的一个具体点位,市场流动性充足、人民币汇价适度稳定、贬值速度可控等,或许是监管层想要看到的。

  综合当前市场观点来看,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跌破6.7基本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最新公布的外贸进出口数据,传递出口继续转弱、外需不振的担忧,致使人民币中长期贬值压力仍存。

  第二,海外投资需求旺盛。“人民币贬值预期下,投资者的情绪受到影响,必然会在美元等海外资产配置中寻找机会。”一家外资银行财富管理部人士认为,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海外资产配置将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这必然使得人民币资产被抛售的压力加大,不利好人民币走势。

  第三,新近发布的外汇储备数据并未如市场此前预期的降低,而是增长。分析师认为,在外汇储备利好的支撑下,市场反而开始接受人民币的进一步贬值。

  与此同时,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锚”方面,也遇到挑战。“收盘价+篮子货币”的机制,在近期人民币汇率市场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市场人士表示,篮子货币承担了短期“锚”的角色,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预期。

  然而,参考收盘价的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汇率与资本流动方向一致;参考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则是由其他多种货币的相对价格来决定,汇率波动与贸易差额的相关性更强。

  英国脱欧公投之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也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昨日公布的上周人民币汇率指数显示,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微幅上行,报于94.38.而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均继续微幅下行,分别报于95.33和95.37.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较上月降1.64%至123.14,创20个月新低,降幅较上月的0.86%有所扩大。

  一些机构近期也下调了对人民币的预期。花旗银行研究部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预计,人民币汇率未来继续受压,但预计其贬值会有底线。他表示,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因其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或将使得其他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极不稳定,所以,人民币虽有下跌趋势,但预计设有底线。(上证报 石贝贝)

  人民币即期汇率近六年首次跌破6.70 对国际消费影响几何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8日公布的数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961,比前一个交易日跌156个基点,逼近6.7大关,创近6年来新低。与此同时,在当日下午16:40日盘收盘之后,人民币即期汇率突破6.70点位,也创下了近6年来的最低。

  此轮人民币汇率下跌主要与国际汇市美元走势密切相关。受土耳其爆发军事政变影响,英镑、欧元等主要非美货币上周五大幅下跌,美元指数由96.0附近的低位最高升至96.70上方。

  知名外汇专家韩会师表示,“周一的市场走势虽然再创纪录,但并非意料之外。人民币迈过6.70的大门之后还能跌多深,主要看美元的走势。”他称,一旦国际市场美元波动幅度比较大,6.70整数点位就会被突破。举例而言,如果18日晚美元指数收盘突破96.80,那么周二央行中间价几乎一定突破6.70.不过,若美元明显回落,如美元指数收盘跌破96.40,那么周二中间价将大概率回落至6.69以下。

  尽管最近两个月的人民币中间价的连续走低并未引发市场恐慌,但是业内人士也提醒,对于贬值风险不可小视。尤其是目前国际市场持续动荡,避险情绪偏重,美元受到一定程度的支撑。韩会师表示,目前境内结售汇整体逆差的格局尚未改变,市场目前的购汇力量仍然偏强。虽然相比2015年和2016年1季度,资本外流压力已经大大下降,但局面只是大为好转,还没到彻底扭转外流格局的时候。“对于监管当局来说,在结售汇逆差格局未能改变之前,其核心要务是避免市场贬值预期失控,避免发生全民购汇浪潮。”他说,央行如果入市调控,其重点不是“诱导人民币贬值”,而是控制人民币贬值节奏,避免过快贬值恶化市场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此前表示,6月下旬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全球避险情绪上涨。为稳定市场预期,减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外汇市场的短暂冲击,人民银行向市场提供了少量外汇流动性,由此引起央行外汇占款相应减少。但总体上,人民币汇率仍然按照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机制有序运行。

  人民币贬值对国际消费影响几何

  人民币汇率在最近英国退出欧盟公投以后出现大幅变化,在前阶段人民币对美元突破6以后,目前的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超过6.68,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国际上客观贬值了10%以上。

  假如我们从上海去美国旅游,原本2万元人民币的旅游费,因为人民币的贬值,在国外消费的部分必须由美金结算,旅行者必须多支付人民币。同样的道理,本来1000美金的包包,原来人民币6000元,现在购买同款同价的包包就需要支付6680元。从这个角度看,相当于中国人到国际上买了涨价的商品。

  有人说,人民币的贬值,有利于我们的出口,因为国际市场拿着同样的货币值,可以到中国采购更多的产品。这就是说,相当于外国人到中国买了打折的商品。

  国际上曾出现过日本民众一度成为国际旅游很重要的客源,因为那段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代,日本人有钱,日元增发导致很多日本人去国际旅游和消费,很多日本人到国外购买资产。日本经济在80年代以后受挫,最近的30年,日本人的国际消费在减少。

  今天,争取中国人到本国旅游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因为中国人有钱了,因为人民币内贬外挺,很多中国人去国际市场消费,甚至开始到其它国家投资。现在人民币开始贬值了,人们纷纷在猜测,到底人民币会贬值到什么地步?因为人民币的贬值,会对很多国家的经济格局有重要影响。因为中国消费者基数较大,一旦影响到国际市场,很多小市场会感觉遭受重挫。

  我们看到,欧洲的很多国家,他们对中国消费者充满期待,因为他们的奢侈品市场是由中国消费者支撑。日本的中国游客数量和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使得目前中日之间政治关系出现僵局的情况下,日本国内都十分害怕少了中国这样的消费“金主”和“大户”。新西兰虽然与中国距离相当远,可这几年中国旅游者到达量都是两位数的增加。

  假如人民币对外再贬值20%左右,而国内人民币发行量减缓,那么按照消费经济学角度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国际消费量将开始出现拐点。从促进国内消费角度考虑,这或许是利好信息,但中国人走向国际社会的进程将有所减缓,尤其那些目前属于高档消费的部分会首先受到冲击。(经济参考报)

  三星震荡变盘窗口临近 3000点支撑决定短期走向

  分析人士表示,大盘短期还未走出整理区间,后期要重点关注沪指3100点压力位,并关注股指能否放量突破

  ■主持人:赵子强 任小雨

  两因素引发震荡

  媒体记者:昨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沪指开盘快速拉升后,冲高回落,但探底10日均线后便逐级反弹,一度出现短暂翻红,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043.56点,跌幅0.35%,成交额2066.7亿元。请问,A股高位震荡的原因何在?

  源达投顾:技术面看,日线级别上证指数在3050点附近连续横盘整理,均线开始走平,MACD、KDJ指标也均出现走平或者向下的态势,指数“横久必跌”魔咒预期再起,回调风险加大;消息面上,国外局势动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利空不断,上周末“土耳其政变”这一突发性利空导致国际政治局势加剧动荡,刺激全球的避险情绪上升,短期市场对这种突发性的利空采取防守策略。

  广州万隆:近期盘面显示出一些耐人寻味的信号。在7月13日创下反弹以来新高后,沪指连收三颗十字星,保持高位震荡,且量能持续下降,两市成交总额较前期高点减少近三分之一。这一信号背后有着重大的意义:持续缩量,意味着一方面场外资金参与意愿不强,另一方面场内交易也不活跃;市场又是处于前期密集成交区域,赚钱效应的不足将会让大部分套牢盘和短线获利盘交出筹码。连续三天震荡洗盘使多头有充裕时间吸筹,当市场人气降至一定低点后,市场动能积蓄完毕,随时可能发生变盘。

  多空再次胶着

  媒体记者:周一,大盘一直维持震荡走势,自早盘开盘后沪指一度震荡下探,午后短暂回暖,但随后继续震荡下行。请问,从技术面的角度来看,后市将如何演绎?

  天信投顾:最近的四个交易日,沪指整理明显,基本是在3050点上下窄幅整理。同时,量能出现明显的萎缩,多空在此胶着不休。前期大涨的权重股未能延续强势表现,不过昨日银行板块还是强势护盘,整体上,股指短期还未走出整理区间。后期要重点关注3100点压力位,并关注股指能否放量突破。操作策略上,短期还是将重心放在低估值的质优权重板块为宜,如果行情继续上行,诸多权重板块还具备相当的上升空间。操作上还是要回归到价值投资本身,关注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质地。做好仓位控制和资金管理,关注大健康概念、智能家居、中药材板块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可以积极布局。

  福建天信:目前,市场仍属于两难的境地,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均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和支撑,短期或以震荡调整为主。中期来看,虽然昨日股指跌破5日均线的支撑,但是并未跌破10日均线,整体上升趋势未变。投资策略上,短期主要关注股指在10日均线和3000点整数关口的支撑,一旦跌破,则市场的调整时间会延长,同时近期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市场热点轮换较快,短期操作难度大增,短线投资者一定要谨慎对待。

  把握三条主线投资机会

  媒体记者:从盘面上看,昨日央企改革、造纸印刷、燃料电池、量子通信、银行、石墨烯、农林牧渔等板块表现较好,而此前涨势不俗的大飞机、医疗美容、通用航空、工程建筑等板块却大幅下跌。请问,近期投资者应如何操作?

  东吴证券(601555):中期来看,国内政策环境趋于温和,国企改革进程加速,但全球经济增长普遍乏力、宽松预期再起,可能影响股指发力向上突破。维持此前的判断,市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震荡格局,应积极寻求突破机会。行业配置上,建议选择食品饮料、体育娱乐、旅游休闲、医疗服务等消费相关行业作为底仓配置,同时强烈建议关注券商、国防军工、信息安全、核电等将迎来重大催化剂的板块。

  招商证券(600999):短期主题选择主要靠“行业基本面变化”与“市场追踪”两种方法,维持偏于谨慎态度。配置上把握三条主线投资机会:1.滞涨板块的补涨需求虽仍存在但已减弱。关注:环保(新增)、钢铁、地产、物联网相关主题;2.关注存在政策、会议、活动等催化剂的领域:例如核电、车联网、卫星航空、石墨烯、4G、网络安全、充电桩等;3.从中期来看,白酒可以作为业绩最具确定性的超配板块。(证券日报)

  A股高位震荡回调风险加大

  受到上周末外围局势不稳定的影响,周一A股在3050点高位展开震荡。

  18日,沪指早盘低开冲高回落,此后在10日均线附近获得支撑,同时以中粮系为代表的国企改革概念震荡走高,带动市场人气逐步活跃;不过受制于量能,以及没有出现人气板块提振士气,指数午盘之后并未能继续向上突破,而是转入弱势震荡,最终尾盘逐渐走低,上证指数下跌 10.74点,报收3043.56点,创业板指数下跌13.91点,报收2249.87点。

  对此,接受 《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表示,从技术面来看,短期沪指继续在3050-3100点一线的平台震荡,继续向上将面临3100点之上的大量套牢盘压力,从上周四开始沪指成交量萎缩到2000亿附近,也显示出资金在该位置的犹豫。尽管目前市场 “跌不深”,但这不作为市场底部已经探明的理由,大多在目前点位 (3054点)试着博反弹的资金大都是短线交易资金,本身造成了A股市场的不稳定。

  消息面上,莫过于外围局势的不稳定,首先是法国遭遇恐怖袭击,紧接着土耳其又发动未遂政变。而外围局势的不稳定,也使得商品期货昨日普遍走低,黑色系重挫。

  结合外围局势的不稳定,源达投顾认为,从宏观经济上看,全球仍处于经济萎靡低潮期,各国采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回稳复苏,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国内,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发布,显示经济增速依然处于筑底状态。在 “三去一补”的主要任务时期,资金脱虚入实仍是当前刺激经济回升的主要手段,从一定程度上限制大盘指数的继续上扬。因此大盘有加速回调的风险,操作上建议以逢高减仓、防守避险为主,耐心等待介入时机。

  从时间点上看,本周是上证指数站上3000点以来的第三周,在高位连续整理多日后,也面临变盘时间窗口。技术面上看,日线级别上证指数在3050点附近连续横盘整理,均线开始走平,MACD,KDJ均出现走平或者向下的态势,指数“横久必跌”魔咒再起,回调的风险加大。

  不过,沪股通昨日依然在净流入。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沪股通净流入7.50亿,余额122.50亿元,占比94%,这已经是连续6个交易日净流入。展望后市,巨丰投顾认为,上周大盘接连冲关,场外资金借道沪股通和两融抄底节奏明显加快,但权重股的上涨消耗了大量的增量资金,而中小板、创业板依旧是存量博弈,故而出现调整。18日银行、保险直线拉升,诱发中小盘个股跳水,中国铁建12.5亿股解禁直逼跌停,券商评级下调,万科A持续下跌,午后黑色系商品全线跌停等利空使得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造纸、电信运营、园林、保险、家具等冷门板块成为避风港。市场风格切换仍需时日,投资者当捂好手中底部筹码,切莫轻易追涨杀跌。(金融投资报 陈美)

  沪指三连阴成反弹“心病”关注两条警戒线!

  昨天,A股市场继续小幅调整,沪指下跌10.74点,以3043.56点报收,成交依然较为低迷,沪市仅成交2067亿元。沪指收出三连阴,个股也没有明显的热点出现。如果后市依然不能放量,似乎调整还难以结束。面对如此行情,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昨天,达哥在早评文章中说到了民生银行,该公司副董事长卢志强在上周斥巨资增持民生银行股权,一场新的股权争夺战似乎已经打响。结果,昨日整个银行板块几乎全线飘红,也成为市场少有的热点。其中,民生银行一度大涨6.3%,虽然收盘涨幅有所收窄,但最终依然上涨了3.14%.

  不过,银行股的走强并没有带动整个市场转暖。在上周四和上周五连续两天缩量调整之后,昨日A股成交依旧较为低迷。沪指收出三连阴,成交量也持续萎缩,似乎多头部队突然陷入到了休眠状态,始终打不起精神来。

  沪指三连阴之后,又到了需要选择方向的时候,要么重新站上5日均线,继续先前的反弹趋势,要么短线可能继续调整。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对调整是比较担心的,如果最终大盘选择继续调整,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对此,达哥之前在文章中说过,此前沪指已经收出周线三连阳,所以接下来就算出现一到两周的震荡,也是正常的。震荡调整,不代表反弹趋势就此结束。但是,从操作上来说,需要为破位做好准备,大家需要关注沪指5周均线的位置,并且把5周均线作为一个防御的区域。目前,沪指5周均线在2974点附近,这个位置对趋势而言十分关键,最好不要跌破,如果跌破这个位置,则可以考虑降低仓位。

  另外,昨天说过,在今后的文章中,达哥将逐渐引入一些其他的指数作为参考。因此,今天我们可以再来看看中证流通指数的表现。近一段时间,中证流通指数表现是强于沪指的,该指数不仅突破了4月份的高点,同时也提前逼近了年线。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证流通指数受到年线的压制非常明显。

  7月13日,中证流通指数已经触及年线,但随后三个交易日均未能突破,所以现阶段受阻也正常。不过,即便中证流通指数目前调整了,但依然站在4月份高点上方。因此,接下来如果中证流通指数不跌破前期高点,那么就是一个强势调整;如果跌破了,则是弱势调整,大家就要小心了。

  总结一下,如果大盘继续调整,可以用两个指标来作为参考,一个是上证指数的5周线,也就是2974点附近,一个是中证流通指数的4月份高点。如果两个指标都能够守住,那就不用太过担心。相反,如果都跌破了,那么该阶段性减仓的时候,那就还得减。

  说了那么多,今天达哥还是想再跟大家强调一下如何进行跟随趋势的操作。如果市场还处于趋势运行之中,那么遇到一些波动,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如果一旦面临波动,就要杀进杀出,这显然不是跟随趋势的操作。我认为,跟随趋势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去猜测行情的顶部在哪儿,而是要寻找一个安全区,考虑跌破之后要减仓的位置。只要不跌破这个安全区,那就不减仓,安心持股,这是唯一可以跟随趋势进行操作的好办法。 (每日经济新闻 张道达)

  防火防盗还要防定增解禁!这两周小心这14只股

  7月18日起,中国铁建(601186)12.42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此次解禁的限售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15%.按照上周五的收盘价10.29元/股计算,这批解禁的限售股市值高达127.8亿元。

  巨量解禁机构出逃中国铁建被砸跌停

  127.8亿元的限售股解禁是啥概念?

  截至上周五收盘,A股2800多家上市公司中,总市值超过127.8亿元的上市公司仅有906家。也就是说,有1970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不如中国铁建的这批解禁股市值高!

  上述解禁的限售股为中国铁建2015年定向增发配售的股份,发行价格为8元/股。发行对象包括财通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长安基金、博时基金、国华人寿、华夏人寿在内的10家机构。

  

  经历一轮股灾后,中国铁建股价已被腰斩。不过,以中国铁建上周五收盘价10.29元/股计算,这些参与定增的机构依然浮盈28.63%.

  其中,财通基金持有2.68亿股,浮盈超6亿元;光大保德信基金持有1.64亿股,浮盈超3.7亿元;此外,长安基金、博时基金、国华人寿等浮盈均超2.85亿元。

  面对到手的“肥肉”,在解禁的第一天,不少机构开始了疯狂抛售,急于将“肥肉”吞入肚中。

  今日,中国铁建放出巨量,全天成交了34.7亿元,成交额创出近11个月新高。在巨量资金的抛售下,中国铁建股价跌停,收报9.26元/股。至此,尚未出货的机构浮盈将减少至16%.

  盘后的龙虎榜数据显示,中国铁建的卖出前5席位中,有4家为机构专用席位, 合计卖出了23.87亿元,占当日总成交金额的69%.

  

  (中国铁建7月18日龙虎榜卖出数据)

  其中,出货最大的机构卖出金额高达13.27亿元,按照今日该股的均价9.71元(最高价10.15元,最低价 9.26元)计算,成交的股数约为1.37亿股。

  从中国铁建的前10大流通股东来看,证金公司、汇金公司及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出货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大的可能性,是来自上述10家参与定增的机构中,持股数量在1亿股以上的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0家参与定增的机构中,持股数量在1亿以上的有8家,分别为财通基金(2.68亿股)、光大保德信基金(1.64亿股)、长安基金(1.26 亿股)、安徽省铁路建设投资基金(1.25亿股)、博时基金(1.25亿股)、国华人寿(1.25亿股)、华夏人寿(1.25亿股)、申万菱信(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25亿股)。

  从持股数来看,出货最大的机构或是财通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这2家机构中的一家。

  出货第二大的机构卖出了7.2亿元,按照今日中国铁建的均价9.71元计算,卖出的股份数量为7415万股,该机构也可能来自上述10家参与定增的机构中,持股数量在1亿股以上的机构。

  此外,方正证券南京珠江路营业部也卖出了近7亿元,卖出的股份数量约为7188万股,也可能来自上述参与定增的机构。

  14股解禁压力较大需重点防范!

  参与定增机构的大肆出货,令中国铁建股价跌停。由于参与定增的成本价低(每股低至8元),即使挨了个跌停板,这些机构的浮盈仍有16%.也就是说,机构们还可以挨两个跌停板。

  但是,对于近期买入中国铁建的小散来说,今天一天的时间就让他们损失了10%,这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苦逼的小散们,不仅仅要防火,防盗,还需防着定增股解禁!

  

  为了让小散们少踩雷,莲花财经小编特此将近两周解禁股数量较多的公司筛选了出来。以下为解禁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在5%以上的名单,共有14家公司。(证券时报网)

mt.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mt.sohu.com/20160719/n459876170.shtml report 14658 A股3连阴后央行又放水*欣泰陷阱重重不能碰A股市场近日连续下跌,已经3连阴。但市场上热点不断涌现,市场流动性层面又再度传出宽松预期,显示出结构性行情仍然在继续当
阅读(0)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热门关注

搜生活

搜生活+关注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MAGIC杨梦晶

MAGIC杨梦晶+关注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教育

搜狐教育+关注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星吧GEO

星吧GEO+关注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热门图片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