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上半年共实现保费收入2926亿元,同比增长24.94%,不论是保费规模还是增速,都在四家上市险企中居首。从6月份单月数据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424亿元、324亿元、213亿元、1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0%、13%、1%。
四大上市险企2016年上半年保费情况已出炉。数据显示,四家上市险企上半年合计实现保费收入7517亿元,同比增长19.37%。有研究机构预计,今年人身险原保费增速将超过25%,高于2015年的24.97%和2014年的18.15%,更为2011年来最高水平。不过,行业保费保持强劲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在今年迎来拐点。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上半年共实现保费收入2926亿元,同比增长24.94%,不论是保费规模还是增速,都在四家上市险企中居首。同样保持在20%以上保费增速的还有中国平安,该公司在上半年共实现保费收入2566.84亿元,同比增幅达21%。这主要得益于平安人寿上半年保费大幅增长32.74%,达1633.48亿元。此外,中国太保在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313.98亿元,同比增长18.68%。
唯一保费收入下滑的上市险企是新华保险。数据显示,新华保险上半年共实现保费收入710.36亿元,同比减少2.24%。在此前发布的一季报中,新华保险也是唯一一家保费收入下降的上市险企,共实现保费收入465.8亿元,同比下降10.4%。
对于并不好看的保费数据,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此前解释称,转型中的新华保险出现负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趸交保费在下降,但从整体保费规模而言,全年保费规模总目标依然稳定在1100亿元。此前,新华保险在2016年1月召开的全年工作会议上确定了“规模稳定、价值增长、结构优化、风险可控”的总基调,意味着转型升级是公司发展的重心所在,其核心一是大力发展期交业务,二是大力发展传统险和健康险等保障型产品,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高公司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
从6月份单月数据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424亿元、324亿元、213亿元、1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0%、13%、1%。月度数据比较的意义在于排除周期性因素,1月份是保险行业的“开门红”重点事件窗口,单月均有异常的大幅增长。从月度数据来看,保费收入虽然处于高增长的大趋势下,但今年的压力也会逐步显现,受宏观经济增长不确定性以及消费者风险偏好导致的资产配置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保费收入短期压力仍在。
多数险企下半年也或将把价值增长作为一大重心。事实上,“上半年抓规模、下半年抓质量”,这一直是寿险行业的一大惯例。按照保险业内人士的说法,在超额完成保费收入任务之后,各个公司的规模压力将会减轻,转型或优化业务结构,便在情理之中。
在中国人寿2016年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议上,董事长杨明生就强调,中国人寿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妥善应对低利率环境挑战。强化资产负债联动,建立主动、动态匹配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建立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同时稳定和提升收益水平,合理控制负债成本,积极研究低利率环境下的产品策略,控制管理成本,降低销售成本。
2011年以来,保险业保持良性发展,保费收入增长率由负转正,增速由个位数增长至两位数。“由于整个市场和利率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个金融机构的投资收益率,都面临着种种不确定性。”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很多保险公司试图以强劲增长的保费收入,带动投资资产规模的提升,进而弥补收益率不够理想的问题,也就是业内常言的“以量补价”模式。
从全年年度保费增长看,机构仍信心满满。太平洋证券研报表示,虽然短期数据略低于预期,但今年有望创下近五年增速新高。根据经验,一季度开门红保费收入约占全年的1/3,综合考虑增速放缓趋势,预计全年保费增速在25%以上为大概率事件。
长江证券建议,2016年上半年保险板块指数下跌12%,沪深300下跌15%。上半年板块下跌为下半年估值提供了较高的支撑,一方面利率风险预期有所释放,目前板块估值水平位于0.9倍至1.1倍,基本上持平于2014年7月左右的历史最低水平;另一方面等待负债端的量变到质变,在低利率环境持续的背景下,2016年下半年保险市场表现比上半年要更积极,从宏观层面来看,利率下行的压力在逐步释放;从政策层面来看,税优健康、递延养老等政策在逐步实现;从公司层面来看,上市险企管理层、组织架构以及发展战略均迎来新的调整和机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