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瞩目的 “2016世界温州人大会”将在中秋节拉开帷幕,为迎接世温会的到来,2016世界温州人大会组委会、中国银行温州分行特别推出—— “述说E时代的瓯越乡愁”征集活动,与天下温州人共叙乡情、共话乡愁。
“述说E时代的瓯越乡愁”征集活动在温州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不小反响。上周,南戏爱好者桃花岛主为我们分享了他的南戏情怀:
“八百年前诞生在东南沿海温州的南戏,就是中国戏曲艺术最早的成熟形式。八百年来,南戏以它强大的生命力滋润了中国近三百六十种地方戏曲剧种,南戏的血脉贯穿于中国戏曲全部历史,永载史册。”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伟大而又悠久,感谢桃花岛主带我们走进南戏独特的艺术世界窥见一二。
▲村民看戏津津有味
温州的农村经常看到这样的盛况:戏台上弦乐声声,生旦净末唱念做打,演得出神入化;戏台下人山人海,男女老少嬉笑怒骂,看得如痴如醉。
许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南戏的成因,寻访南戏的踪迹,还原南戏的斑斓。其实,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南戏一直大象无形般地与我们相见。
▲瓯剧《杀狗记》剧照
1998年10月30日,新编南戏系列工程《荆钗记》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首演,古老的南戏焕发出新的生机;1999年,温州瓯剧团的《杀狗记》在浙江省第八届戏剧节上,以仿古演出的模式,再现了南戏的舞台韵味,备受关注。
▲永嘉昆剧《张协状元》剧照
2002年,永嘉昆剧传习所表演的《张协状元》在苏州首届中国昆剧节上亮相,古朴的表演风格引起强烈轰动。这一出出丰富多彩的剧目,绵密柔丽的声腔,美轮美奂的表演把中国戏曲艺术的特殊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南戏博物馆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刘埙(宋),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到“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温州杂剧”。而当年的永嘉就是今日的温州。温州是中国戏剧文化最早成形的“温床”,南戏诞生在温州,是历史的必然。
▲南戏博物馆内陈列手抄剧本
据明代叶子奇《草木子》记载,“俳优戏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明?祝允明《猥谈》记载,“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另外,宋?刘埙《词人吴用章传》、明?徐谓《南词叙录》等文献都记录了南戏最早出现在南北宋之交的温州这一事实。
▲施昌秀 《张协状元》
温州地区长期以来就有着“尚歌舞”(《隋书?地理志》)的传统,在拦街福这种民俗活动上,庙里总是少不了请戏班演戏。随着北方人口逐渐南迁,大批“路歧人”(流动演出者)南下“作场”,当时温州到处都莺歌燕舞,最热闹的地方在九山,也就是“九山书会”的所在地。各种技艺都在那里展演,包括说唱艺术、戏班等。
▲话本小说
南戏故事的来源之一,是宋代较为盛行的勾栏瓦舍里说唱艺人使用的话本小说。此外,书会里才人们创作的戏文也是南戏故事的重要来源。宋代的温州既有说唱“话本”的勾栏瓦舍,又有创作“话本”的队伍“书会”,使南戏剧本故事题材丰富多样。
▲南戏博物馆内的瓯剧脸谱
1920年,当时在西欧游学的中国学者叶恭绰,在伦敦古玩店发现并购回了一卷散失在外的《永乐大典》第13991卷,上有三种戏文,《张协状元》即是其中之一。而它, 终于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南戏剧本。古剧《张协状元》残存着从说唱过渡的痕迹,更多地保留了南戏的本来面目,因而它的文化价值备受学术界的青睐。
▲温州博物馆陈列温州南戏资料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戏曲就是以歌舞演故事。南戏的根源是出自南方的民间歌舞小戏,在这个基础上,又不断吸收了宋杂剧和其他民间技艺的成分,逐渐走向成熟。
南戏在艺术上虽然还是比较粗糙,但它已奠定了中国戏曲的基本特点。它综合了歌唱、念白和动作等表现手段,可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的曲调,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像村坊小曲、民歌民谣、词曲歌体、诸宫调等音乐成分,均被广泛吸收。
▲温州南戏博物馆陈列物品
可以想象,当你置身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勾栏瓦肆,到处都能看到温州杂剧的演出,听到南戏的柔丽声腔,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文化盛景。
南戏就在两宋时期温州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应运而生。南戏的诞生,反映的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是温州人文基因的体现,是文化上的“温州模式”!
施昌秀南戏戏画作品欣赏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她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金杂剧”一路走来,在南宋的历史节点上,终于化茧成蝶,在南戏的载体上成熟。
下面让我们欣赏温州著名戏画家施昌秀带来戏画作品,品味“南戏”的悠长韵味。
▲《琵琶记》赵五娘吃糠
▲《荆钗记》荆钗定情
▲《白兔记》救兔遇子
▲《拜月记》别前盟誓
▲《杀狗记》雪地救兄
你对温州南戏有哪些记忆?
你又有哪些瓯越记忆与我们分享?
关注“世界温州人云社区”了解活动详情
精选留言和精品分享将获得200元奖品
快留言告诉我们!
◆
2016世界温州人大会等您来!
相约中秋,不见不散
桃花岛主 | 撰写
郑夏忆 | 编辑
部分来源于著名戏画家施昌秀 | 图片
END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