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民间艺人起家,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创作出带有浓郁个人风格的乡土系列雕塑,并因此成为台湾乡土运动的代表人物。此后,他又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精神,创作了太极系列雕塑,一举成为闻名世界的华人雕塑家。随后,朱铭先生所创作的人间系列雕塑,前后延展三十余年,由“旁观”到“介入”再至“普世”、“哲学”,完成了对于人本主义及社会哲学层面的探索。
太极系列
说起朱铭,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他的“太极系列”,在亚洲多个大城市都能看到这一系列的城雕。而比“太极系列”更让朱铭自豪的,是“人间系列”,至今已持续创作逾30年。
不少人将朱铭的故事和齐白石的传奇相比:同样没什么学历,没喝过洋墨水,但都成了大家。朱铭的艺术起点可谓“低至尘埃”。他1938年生于中国台湾,只有小学学历,少年时他跟乡里的一位木雕师傅学艺,学习的都是最为传统的木雕手艺:打磨、刻花、描金、上色……而他真正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是从拜入当时著名雕刻家杨英风门下学习开始。至今朱铭仍记得恩师的教诲:“重精神,重灵性。”杨英风建议朱铭学习太极拳,由太极身法的练习至内在精神的领悟展开创作,于是有了著名的“太极系列”。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曾借用唐代文学家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赞美太极作品:“作品尊尊座座,皆集远古与汉唐艺术之博大意象与民间艺术之拙朴意趣为一体,在生动的像影之中,透溢出来自华夏灵山道海深处的元气。”
人间系列
他的“新欢”,就是“人间系列”,这系列的创作热情已经持续了三十余年,而且“一辈子都刻不完”。”人间“两个字虽然简单,但包含太多。每天打开电视,都会看到新的东西。这位老艺术家对周遭生活细致的观察:有长辈儿孙畅游耍乐的温情、排队路人期待的神情、军旅的斗志、太极友侪的悠然自得、娇柔灵巧的舞者,以及矫健优雅的泳者……“我的艺术生涯如同一棵树的成长,乡土是它的根,‘太极系列’是它的枝干,而‘人间系列’是它的开花结果。”
《人间》雕塑中,那些融合了传统木雕技法和现代材料、制作理念的作品,既是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与思考,也是朱铭艺术思维从台湾到纽约再回到台湾;从现代社会的到传统乡村再到人间百态;从无相到有相;从旁观者到”入世者“;从观者到艺术家的互动与反思;从发现问题的人到试图回答问题的人,一步步指向人间问题的核心和本质的过程。
早期乡土系列
充满乡土形象的作品《同心协力》等使他在国内艺坛获奖无数
得益于这件《同心协力》的成功,朱铭也成为了乡土运动美术圈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成为台湾雕塑界一颗耀眼的新星。
雕名部落
突破苍穹的束缚 点染无尽的山水 恢弘青春之色彩
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发至邮箱
mail : diaomingbuluo@126.com
-END-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