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丢一局的情况下,以3比1逆转塞尔维亚女排!
12年后,中国女排重登冠军宝座!
中国队赢了!中国女排冠军!
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
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
爱死这身西红柿炒鸡蛋了!
中国女排赢了
12年之后
她们再度登顶奥运冠军领奖台
相比于此前的战巴西、赢荷兰,面对塞尔维亚3:1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跌宕起伏,最后一分砸在对方的地板上,是那样的信手拈来。
戛然而止之后,留给我们的是长久的浩叹:是什么一样的洪荒之力让一份荣耀延续35年?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被融化在“中国女排”四个字里面,让我们每每提及,都会从心底泛起感动?
从1981年初初登顶
到如今惊艳依旧
回首一看,那份留在记忆里的感动从来未变!
有时候,活久见是一种幸福,在小龙这样的80后记忆力,中国女排从来都未曾离开,这代表着荣耀,代表着不服输,代表着那一出场就浑身散发的霸气。
相比于泳池里的小鲜肉,相比于英气逼人的林丹,或许女排这样的群像很容易被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忽略,但只要你坐下来,静心看一场女排的比赛,你就会重新回到那种血脉贲张的状态,那种状态就是告诉你,当你拥有一颗冠军的心,所有的磨难都是只金牌里的注脚。
在那些迷茫不定的时候,别抱怨,别停下来,超胜利的方向继续前行!
1981年,女排世界杯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杯决赛,以郎平为首的中国女排力挽狂澜,3:2战胜日本队,艰难获胜,全世界都认识了郎平。改革开放之初,还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唤起全国人民的体育激情,郎平做到了。
很快,就有媒体曝出,教练袁伟民对女排进行的魔鬼训练,在异常简陋的条件下,姑娘们为了夺冠摸爬滚打,艰苦备尝……
1982年,女排世锦赛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1985年,女排世界杯
1986年,女排世锦赛
5次大赛
冠军全部是中国女排
那个时代,是辉煌的“五连冠”时期
对于当时的国人而言,中国女排不仅仅是一支体育团队,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她们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是绝处逢生,什么是不抛弃不放弃。
而郎平,正是那支梦之队皇冠上的明珠。
她18岁就进了国家队,天赋惊人,一来就被主教练袁伟民视为重点培养对象。
21岁,她就成了主力,拿下了第一座大赛冠军奖杯。在那之后,她一路成长为和古巴的刘易斯、美国的海曼齐名的“世界三大主攻手”之一。
整个80年代,她是全民偶像,是人们口中的“铁榔头”。
↑感受一下郎指导年轻时惊人的弹跳能力
到目前为止,她也是唯一入选排球名人堂的中国运动员。
然而退役后,郎平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选择:放着北京体委副主任的“美差”不当,却去了美国,当起了穷学生。
她说,自己“心太软,同情人,不会顺着人说话”,不是当官的料,还是学点实在的东西好。之所以选择去美国,是因为她在国内实在太出名了,想去过一段“普通人的生活”。
和那时所有留学生一样,她也要勤工俭学。为了挣钱,她甚至中断了一阵学业,接受了意大利俱乐部的高薪聘请,打了两个赛季的球,给自己攒学费。
完成学业后,她的教练生涯也随之起步。第一份工作,年薪就是20万美元。她住上了洋房,过上了舒适、安逸的生活。
然而,在大洋彼岸,中国女排在经历了80年代的辉煌之后,却正急速滑向低谷。
1992年奥运会,第7。1994年世锦赛,第8。最低谷低到了什么程度呢?连亚洲冠军都丢了。
情急之下,中国队找到了郎平。
回归,意味着从20万美元的年薪降到6000元人民币,但郎平说:“中国女排培养了我,有需要的时候,我只有无条件地去做。”
接下来的一年,她神奇地带领正处在低谷中的女排拿下奥运会银牌,两年后又夺得世锦赛亚军,还重新夺回了亚洲冠军。
但因为执教太过辛苦(那段时间,她曾经因为过度劳累晕倒过两次),以及在美国的女儿还太小,郎平不得不暂时告别了国家队。
之后,郎平主动选择了“在外漂泊”。在美国学习多年,她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在国外执教铺平了道路。
接下来,她走到哪里,奇迹就会在哪里发生。
在意大利,她才上任一年,就结束了摩德纳队27年“无冠”的历史。她在摩德纳执教三年,球队获得了联赛三连冠。意大利当地媒体说,这就是“永远第一的郎平”。
2005年,她开始执教美国队,两年后,就带队获得了世界杯季军,更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银牌。而签约时,美国排协给她定下的指标,仅仅是“打进北京奥运会”。
那一次奥运会,郎平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在比赛中直接面对陈忠和带领的中国女排。
当时的人们,对她的心态是很复杂的。作为球员和教练,她都给中国女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如今却成了对手,让许多人感到不是滋味。
郎平的回应,十分有技巧:“我是中国人。我感到很骄傲,因为这显示中国排球受到了认可和尊重。”
但依然有不少人,把中国女排未能成功卫冕的怨气撒到她头上。这些人或许忘记了,在美国生活了那么久的郎平,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
2008年后,她又“漂泊”到了土耳其。四个多月的时间内,她率队杀入土耳其女排联赛半决赛,并在欧洲冠军联赛中打入六强,创造俱乐部历史最佳战绩。
伦敦奥运会,女排八强战不敌日本,惨淡出局。又一次面临低谷,又一次临危受命,又一次,郎平被赋予了拯救中国女排的重任。
第一节训练课之后,她说,感觉自己跳进了一个火坑……没想到,球员的状态、基本功、心理素质……都这么差!
她果断开始进行新老交替,为此不在乎一时的成绩得失。2013年,她出人意料地派出了U20青年队参加瑞士女排精英赛,结果输得够惨。但接下来,经历过成年组赛事洗礼的这些女孩子们,立刻就拿下了世青赛冠军,许多成员成为今天这支女排的班底。
去年女排世界杯,本就年轻的中国队,出征前又折损大将。一片愁云惨雾中,郎平又创造了奇迹——时隔12年,再获世界杯冠军!
这么多年,我们看惯了郎平创造的奇迹,而且无论在哪里执教,她总能得到球员的尊敬、爱戴,甚至是崇拜。对她来说,再神奇的事,似乎做起来都是理所当然。
但借用网友的一句话:所有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胜利,背后都是“鬼才知道经历了什么”。
她曾经5天飞3座城市,只为了考察球员的状态。大赛期间,“一天能睡四五个小时就不错了。”训练课上,她可能连20分钟都坐不了,总是来回来去地走动、示范、监督,根本顾不上自己有腰伤,每次训练结束,她都得和队员一起做理疗。
细节上,她也下足了功夫。队员哪怕回到各自的俱乐部,她都会细致地安排训练计划,甚至给她们配上视频。每天训练前,她会提前到场,检查地胶是否有隐患,会不会导致球员受伤。
曾经被她带过的美国女排队员曾开玩笑说,“我们真的是要被她杀死了,可那是值得的。”而在今天女排球员眼中,她更像是“女神”和“妈妈”。
她自掏腰包,给队员买蛋白粉补充营养,春节还会发红包。可自己却忙得只能一边看比赛录像,一边吃泡面……
赢球时,她总是归功于球员。
输球了,她自己一力承担。
这样一个教练,球员怎能不愿意为她而战?
当年的铁榔头55岁了,手握倚天剑的朱婷才22岁。跨过悠悠三十年岁月,这支王者之师找到了精神和肉体的传承者。一切都物是人非。在心浮气躁的世界里,她们怀揣梦想,负责坚守、传承、创新,把自己做到极致。要说现在还有什么能让我们心潮澎湃,中国女排算一个。
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
拼搏,不服输,
为女排姑娘喝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