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刘上琦输入中
照米其林餐厅那个套路,值得顺路去的打一星,绕路去的打二星,值得专程去打三星的话,广州黄埔古村我打二点八星。
还能看的古村都有能看的理由,黄埔村背后站着的理由是作为通商口岸的黄埔古港,黄埔古港背后站着的理由是从1757年开始,广州的「一口通商」地位。据《黄埔港史》记载,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5107艘。
近水楼台先得月,远洋好买卖带来黄埔好生意。这个从宋代就建村的地方逐步「做大做强」,水为财水为财,黄埔村的先民理解得零舍深刻,所以对外国船上老外们由于发不准凤浦这个音,而误讲成黄埔这个错误也认为微微一笑很倾城了。
黄埔就黄埔吧,凤浦听着还像凤梨酥做的果脯呢,旁边就是黄埔军校,也改成凤浦的话,怕是伪娘当道雄风不再。
村里主要是冯、梁、胡、罗四大姓,据说都是古时从中原移民过来的,中原人有文化,发财后不忘起祠堂。看了介绍,四大姓的后人,新中国建立后留下来一起搞发展的有是有,更多的还是又往外面移了。移的方向还各有重点,但支援亚非拉的没有,往欧美澳日跑的多。有钱人是什么人,就是胸怀四海的人嘛。怀不了四海的人就怀桑梓。几大姓的祠堂都在同一条街,共建和谐社会。也是,「民风彪悍」的村民才为地盘井水搞械斗,黄埔村作为当时的外贸第一村,已经不上械斗这种初级班了,更高级的「械斗」是斗教育,斗功名、斗人才。
黄埔村的老胡家出了胡璇泽,中国第一个驻外领事,同时还兼任日本、俄国驻新加坡的领事。
领三薪的人不得了,老梁家这位梁诚先生更了不得,没有他就没有清华大学。庚子年(1900年),老佛爷发飙对十一国宣战,打输,佛跳墙。列强入京,清政府赔款了事。这笔款可不小,按中国当时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计4.5亿两,分39年还清。庚子赔款让中国老百姓苦不堪言,自不待说,但1905年,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老美居然自查,认为中国的赔款给多了,驻美公使梁诚一听,有戏,立马利用自己娴熟美国政治制度的优势,找记者,演说,游说国会议员,请求他们支持中国的退款要求,利用报刊舆论对美国政府和时任美国总统的老罗斯福施压。最终,老美终于将退款数目定为1000多万美元。这笔钱拿来干什么?办学堂,派遣留学生。老美带个头,十月革命后,苏俄也主动提出退还部分赔款。此后,英法荷比也跟上。庚子赔款建的学堂先不说了,看这串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就知对中国的意义:胡适、赵元任、竺可桢、梅贻琦、金岳霖、侯德榜、叶企孙、杨石先、汤用彤、吴宓、龚祖同、顾功叙、赵九章、张青莲、陈省身、钱学森、马大猷、童第周、杨振宁……,千方百计从虎嘴里掏出这笔钱的梁诚,真是功德无量。
梁诚是留美幼童出身,受惠于曾国藩、李鸿章的洋务运动,深知眼界、学识的重要,何况时代变了,好多棘手问题都不是「多喝水」能解决的,也不是过往黄埔村「水为财」的老经验能庇护的。黄埔村的「梁诚们」也更加倾力于宗族子弟的教育,「梁诚们」明白,后辈没有像样的人才,别说老宅子很快要贴「旺铺招租」,就是宗族的存续都是问题。一国一家一族的运势,哪有一路涨停的道理,但只要族中子弟多才俊,就卷土重来未可知。
黄埔村的发家可算是捡了当时「中国唯一通商口岸」这块马蹄金,但捡来的马蹄金迟早要还给国家,在还了马蹄金后,怎么用这条村建设「美丽中国」,怎么留下一些金不换的东西,黄埔村比起「一天能发出百万条短信」的村强得多。
▲梁诚先生故居
▲梁诚先生
微信公众号:刘上琦输入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