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Diego Armando Maradona),1960年10月30日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马拉多纳10岁就以神童之名震动阿根廷,不满16便出现在阿甲的赛场上,在阿甲先后效力青年人和博卡后,于1982年转会到西班牙巴塞罗那队,1984因伤转会那不勒斯,并在此度过了漫长的7年,也是他传奇生涯的新的开始。与此同时,“诸神之战”也在2年后拉开了序幕
1986年的墨西哥,被后世称为“诸神之战”。
意大利有罗西、贝尔戈米、朱塞佩·巴雷西、维尔乔沃德、孔蒂、塔尔德利、卡布里尼、安切洛蒂、曾加
法兰西有普拉蒂尼、蒂加纳、吉雷瑟、罗切特、帕潘、巴茨、费尔南德斯、根希尼
苏联有达萨耶夫、扎瓦洛夫、别拉诺夫、阿列尼科夫、布洛欣、普罗塔索夫、罗迪奥诺夫
巴西有儒尼奥尔、卡雷卡、塞萨尔、阿莱芒、布兰科、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
西班牙有布特拉格诺、卡马乔、萨利纳斯、戈伊科切亚、阿尔贝托、米歇尔·冈萨雷斯、卡尔德雷
德国有舒马赫、利特巴尔斯基、马特乌斯、沃勒尔、鲁梅尼格、马加特、贝特霍尔德、布雷默、赫内斯
英格兰有霍德尔、莱因克尔、巴恩斯、比尔兹利、瓦德尔、布彻、里德、希尔顿
阿根廷呢?
教练比拉尔多,球员马拉多纳,等等。
至于布鲁查加、鲁杰里、帕萨雷拉(未参加当届世界杯)、巴尔达诺,都是球王的小伙伴。
而当时的世界足球的中心在欧洲,
而欧洲的中心在意大利,
然后意大利的中心在迭戈·马拉多纳。
80年代的足球风格
规则的不同造就球场的激烈身体对抗,那个时代的足球场上没有现在的这样流畅与“和谐”
而在当时的死亡之组,西德-乌拉圭-丹麦-苏格兰,比赛过程更是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而马拉多纳,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率领那么一支阿根廷队在这么艰难的一届世界杯里夺取了冠军。
争议的“上帝之手”
那个球为什么叫“上帝之手”而不是“马拉多纳之手”?
也是这就是后世给予当时上帝之手的又一种解释,它不仅仅是一个争议,而是在于他承担起了他应有的责任。
自古以来,没有争议的王者,不是好王者。
这也正是成就了老马的封王之路。
“封王”还是本就是“王”
86年以前的世界足球还是属于尤文和普拉蒂尼的时代,而刚高价转会那不勒斯的马拉多纳却已经悄无声息的把球队带到了意甲前三的高度,不得不说在当时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86年普拉蒂尼的法国队在半决赛却意外输给了西德,这或许是给马拉多纳的封王之路扫清了一些障碍。
可马拉多纳却在当时的1/4和半决赛中仅仅靠一己之力将当时仅仅算作二流的阿根廷拖入到决赛里。
14个进球13个都与马纳多纳相关,而正是这是这样的马纳多纳,成就了这样的阿根廷。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贝肯鲍尔:86世界杯决赛上,我们输给了阿根廷队,但实际上我们只输给了马拉多纳。 普拉蒂尼:齐达内用足球能做的事马拉多纳大概用橘子就能完成了吧。 巴乔:如果有人问我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我要说贝利、马拉多纳和巴乔。当然,贝利和马拉多纳是外星人,我和其他一批人算是追随者。
“诸神之战”的封王,不仅仅影响了马拉多纳之后的足球生涯,更影响了那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投入到足球中去,不在乎多高,不在乎多快,只要你热爱足球也许足球就会变得不一样。
“一个球员决定不了世界杯,除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的马拉多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