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在微信平台做个《教学反思》专栏,但筹划多时未能如愿。今日心血来潮,下定决心必须今晚推出。环顾四周,只好本人亲自出手。趁晚自修,草草写就。同时欢迎各位老师不吝赐稿,一起携手,共同成长。
要上《外力作用》一课前,我搜寻资料并参看了不少别人的设计。看到不少的设计都是这样的:一上课就呈现一张张风蚀蘑菇、石林等景观照片,然后让学生探究分布地、成因等。这不由我思考,仅凭一张照片,学生就能看出其中的成因吗?
地表形态的形成有其复杂性,往往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交互、各种介质作用叠加、各类要素共同作用完成的。以风蚀蘑菇为例,它的形成与风、降水、岩性等多种因素有关。理解风蚀蘑菇成因,必须要知道其分布地、掌握当地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差异侵蚀规律。仅凭一张照片,就能推断其中成因的话,那么去过当地旅游的游客,每一位都会是地质学家了。
有老师说,图片是静态的一个结果,应该用能展现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视频。比如,让学生看壶口瀑布视频感受流水的冲刷力,听风蚀蘑菇地区呼呼风声感受风的力度。相比于图片,视频显然能提供更多可供学生参考的信息。但这样的处理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让学生以为听到风声就是风蚀,听到水声就是水蚀,未免有为了结论故意诱导之嫌;二是看地表形态演化视频然后进行学习,顶多算是读取信息的过程,称不上是在“探究”成因。
但如果反过来,知道了外力作用的基础知识,然后回归生活场景研究地表形态成因,学生应该就可以操作了。有些知识的学习,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只能先理论后实例,而无法先实例而后理论。知识源于生活,但从生活中探究出原理,中间需要太多知识桥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根本是无法做到凡事都从生活场景里探究出个所以来的。
这样的困惑还体现《太阳活动》一课中。看到不少教学设计出现:某某时间出现通讯受影响等现象,探究成因。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太阳活动,都不了解太阳活动有什么影响,能“探究”出什么来呢?这可以是道课后练习题,但对于没有该部分知识储备的学生,这最多只能成为老师自说自话的承转语。
生活化没错,但到底应该前置还是后置,值得思考;探究学习很好,但到底值不值得探究、能不能够探究,需要研究。
——2016年9月20日
— END —
作者:孙月飞
编辑:孙月飞
教师群2| 574096005
教师群1| 511373627(满)
学生群| 292742165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微信平台:hnzxdlz
手机APP:HI 地理
苹果手机:通用-设置-描述文件-信任文件
海宁中学地理组简介
浙江省海宁中学位于海宁市长安镇,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名校。
海宁中学地理组现有教师7人。组内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地理组秉承学校深厚文化,注重开拓创新,在生源薄弱的情况下屡创佳绩。由地理组主办的地理活动周、地理歌曲创作、海中地理大讲堂等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充满素质教育的光彩。
乘新课改的东风,地理组在敬业进取中发展,在求精求新中进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