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的手语分别算是一种单独的语言。根据平克在《语言本能》里的描述,美国手语(American Sign Language)和英语至少在语法方面的差别是很大的。比如,美国手语和汉语一样,是话题优先语言,而英语是主语优先语言。比如,美国手语在一致性(agreement)和性(gender)系统上和纳瓦霍语以及班图诸语很像。
首先分享一首手语歌曲《愿得一人心》
为什么会有中国手语和国际手语之分而不是全世界统一的呢?今天小编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手语到底是怎么发明的呢?感谢知乎——钱万里的分享。
手语的发明
中国手语广义上指中国聋人使用的手语,可分为手势语和手指语。本研究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中国手势语、手指语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中国手语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孕育和发展的;手势语起源较早,经历了古代萌芽、近现代各地不统一、当代日臻完善与统一的三个主要阶段;手指语源自西方,通过引进与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实现中国化;“精密化”和“标准化”是中国手语发展的两大基本任务。
中国对西方手指语的早期学习
聋人手指语起源于西方,在早期主要有两类:英语手指语和赖恩手势。据考证,英语手指语源于1698年的一部无作者署名的《手指语》。系统的英语手指语最初在1790年前后由巴黎聋校校长A.Siear发明,它以26个英语字母为基础,使用双手拼打,部分保留了字母的形象性,如“握起双拳,右拳放在左拳之上”为“g”。法国大革命期间Sieard逃亡到英国,“将自己的方法传授给所有来访者”,使这种手指语在英国广泛流行并延续至今,后在美、法等国发展演变成为便捷的单手指语。
西方手指语是在1840年前后传入中国的。中英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文人士大夫“开眼看世界”、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技术,开始对英国手指语和赖恩手势的零星介绍:
“教哑与聋者,以手指代语言,诸国皆效之”
“聋者按字母之反切,以指形之,由此即能读书”
“聋哑者亦以手调音而教之”
“师执其手使贴己项下以与语,哑徒会其意即以所言书于壁”
后来,更多中国人游学海外,他们考察学校,为中国近代化改革带回宝贵经验。其中,1871年光绪皇帝的外语教师张德彝在其考察日记《三述奇·卷四》中对英语手指语进行了详介绍 :“泰西各国有种哑谈法,系以手比字。如以右手食指指左手之大指为A、指食指为指将指为I,指无名指为0,指小指为U……此乃旧法也。另有新法甚为捷便,只须一手。乃一拳斜立大指在外为A,四指直舒大指下曲为B,大指与后四指弯作月牙为C……手上伸五指攒于一处为&,其义系等也云云也。以上二法哑聋人皆可用以接谈,每成一语必以大指敲将指作响为句读,否则字皆连贯其义难分矣。盖外国字母不多,英国只用以上二十六字,一二字为一话,十数字亦为一话。”由于当时中国政府尚未开办专门的聋人学校教育,这种系统的英语手指语沟通方法主要停留在文献介绍的层面,没能在聋人教育和聋人工作实践中推广使用。
国际手语字母表
西方手指语的中国化之路
西方手指语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段“中国化之路”,聋教育家杜文昌将这一过程概括为:“我国最先用罗马拼音 、用英文手切法,以后改用美国教聋人用的贝利字母、用赖恩手切法,现在多半改用国语注音符号矣”。
从罗马拼音到注音符号,汉语字母的发展推动着中国手指语的形成和完善,这个过程与近代西方传教活动和清末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有密切联系。
1887年美国传教士、神学博士L.Mills与夫人T.Mills在山东登州创办中国第一所聋校——启喑学馆。Mills夫人根据在美国罗彻斯特聋校任教的经验,教学中“并不使用英语”,一般用“可视语言”符号结合赖恩手势训练学生发音,并编写了专门的发音教材《启哑初阶》。不仅如此,她还通过巡回表演、培养师范生、鼓励学生分赴各地创办聋校等方式,促进了基于“可视语言”符号的赖恩手势在中国聋人群体中传播,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代手指字母”。
清末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倡导创造一种“并行且主要起辅助学习汉字作用的切音字”,从而实现“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
1918年北洋政府发布“注音字母”后,陆衣言编制了一套独特的“国音字母单手语”,同一时期的聋教育者将注音字母与赖恩手势相结合,制定了“注音字母指式”,即“赖恩氏手切”,合计34个指式,其中的32个选自赖恩手势,多用2至3个指式表示一个注音字母。
1930年民国政府将“注音字母”改称“注音符号”,以此为契机,上海聋教育工作者对完全表示发音器官状态的“注音字母指式”进行改进,设计出“国语注音符号发音指式”,其中增加了少数模拟注音符号写法的指式、每个注音符号只用一个指式表示,是西方手指语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突破。
汉语手指字母的确定和完善
1958年2月,修订的《汉语拼音方案》由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实施,聋教育工作者即着手以《汉语拼音方案》中确定的音素字母为基础、比较各国手指语的优缺点,制定汉语手指语的30个单手指式和拼打规则。
1959年2月,《汉语手指字母方案(草案)》发布并开始在全国试行,其中确定汉语手指字母以“经济、形象、通俗、符合国际化”为设计原则,“用指式代表字母,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拼成普通话,作为聋人手语之一种”,在聋人教育过程中“作为发音教学的辅助手段和识字拐棍”。1963年12月,《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教育部、中国字改革委员会公布实施,从此中国聋人拥有了一套字母数量少、简单清晰、符合语言习惯的标准手指语体系。
《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的出台并没有停止聋教育者进一步完善中国手指语的探索工作。1974年,周有光和沈家英在《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的基础上增补了2O个指式,创造出右手拼打声母、左手拼打韵母,实现快速拼打语句的手指语新方案《汉语手指音节》,是完善中国手指语体系的一次重要尝试。
中国手语字母表
手语也和其他语种一样,经历了几百年的转变和完善到如今我们所熟知《中国手语》;而也正如上文所介绍,中国手语和国外的手语还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从而也证明了手语的魅力,不分国界,用“心”交流。(作者:知乎——杨万里)
“
感谢关注和支持
从化残障人士服务
每一分关爱都有力量
”
更多公益资讯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参与更多公益助残活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