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星巴克被央视曝光在华“牟取暴利”,而目前又有媒体曝光京城大碗茶的利润远超星巴克。业内回应低翻台率和高店面成本是造成高价的原因。由此,又带来一个问题:中国茶馆为什么不能卖咖啡?
“目前的茶馆,多数定位为商务交往场地,一些风雅人士选择茶馆谈个生意说点事儿什么的,顾客群相对小众。”茶专家王先生表示,像星巴克之类的咖啡馆,即使每杯咖啡只赚5元钱,一天能接待500名客人,就是2500元的利润。“但是茶馆一天可能只有10个客人,想赚到2500元,平均到每个客人身上就是250元。目前北京新兴茶馆的定位,决定了其想要生存下来就只能提高价格。”
据王先生介绍,南方尤其是苏杭一带很多茶馆兼具餐饮特点,除了喝茶可以免费享用点心外,多付点钱还可以享受自助餐,这些茶錧的人均收费多在38元-78元左右。
四川的茶馆基本上是以喝茶聊天为主,部分茶馆兼具打牌等休闲功能;至于北京传统的茶馆,大多以曲艺表演为主,像天桥茶园、老舍茶馆等目前均保留这一模式。这类茶馆一般要收取门票或者收取一定的茶钱。
“上述这些茶馆均是以大众消费为主,要么人均消费额不高,要么是喝茶有附加服务,比如棋牌、表演等。”王先生表示,目前在北京新兴的茶馆与上述传统模式并不相同。“尽管部分茶馆也提供无线上网等服务,但在这些茶馆,喝茶成了附属品,豪华装修和高消费成为其吸引目标顾客的惯用模式,这决定了其难以平易近人。”
王先生表示,中国茶饮产值不高,归根到底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商业模式,使得茶文化遭遇危机。“应该全面普及茶叶的基本知识,重新定位茶馆的消费群体,倡导科学饮茶,发展连锁服务,让茶馆走入寻常百姓家。”
来自杭州的汪总不仅自己经营茶馆,也有自己的茶叶企业,他非常感概的说道:“刚开始开茶馆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想做一个高端、上档次的地方,投了好些钱租门面、搞装修,收集字画、藏品,但真正营业的时候发现很痛苦,因为前期成本太高了!”已拥有多家连锁茶馆的吕总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茶馆的经营者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他们把茶馆当作兴趣爱好,并没有当做是生意。这也是很多茶馆很难持续经营的原因所在,毕竟这些年北京的租金每年上涨,加上好几百平米的运营费用,这些都是不小的开销。
茶标委的孙处长表示,我们的《茶馆等级划分标准》既要有行业的前瞻性,又要对茶馆企业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义;而茶馆企业自身,要思考如何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如何带给客户愉悦的体验。
茶馆出现了上千年,为何走到今天出现了很多尴尬,关键在于茶馆企业没有标准化、难以复制。某家茶馆在北京也许生意很好,但开到杭州很可能就开不下去。同是饮品,但人家星巴克全球到处都是连锁店,做的很大。而且很多咖啡厅都有茶饮,但我们的茶馆却没有看到有卖咖啡的,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其实我们的茶馆也可以卖咖啡啊,我们的茶馆就应该学习肯德基、星巴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