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世纪最初几十年的兰州,当人们还在好奇这个方正的黑匣子到底什么来头时,“咔嚓”一声响过,身后的风景已与镜头前的人错愕的表情一同被永远定格。
走街串巷的货郎担们都在兜售什么?
路边摊上摆着什么物件?
黄河边的女人用什么样的姿势浣洗?
如今繁华的城市中心是否也曾有过斑驳的城墙?
近百张兰州老照片,拼接复原起一个历史中的老兰州,让你知道自己从何而来。
城市面貌在日日翻新,星月更替,旧貌新颜,看到老旧的影像,似乎就能抓住历史的尾巴。
黄河
1. 兰州白塔山俯瞰黄河(1925年)
黄河孕育出兰州,滋养出兰州的风情。
2. 从北山东眺兰州及黄河铁桥(1925年)
3. 从北山西望兰州(1925年)
房屋错落有致,东阁门与西阁床里不知有过什么故事。
4. 从北山远望兰州,城墙沿黄河蜿蜒屹立
沿河边直上即是路,曲折而泥泞,路边就是家。
5. 从城墙上看黄河和白塔山
城墙高高,隔着河与人。水车碌碌,连接人与河。
6. 水泊门外黄河岸边
7. 黄河边的羊皮筏(1944年)
这河太宽,宽到南北两岸根本无法对喊,更唱不出优美婉转的对歌。有桥以前,羊皮筏子是沟通南北两岸的唯一交通工具。
古桥
1. 清同治年间的兰州浮桥
沉浮的往事,悠悠的浮桥。
2. 兰州雷坛河上的握桥1920年(位于今文化宫左近)
握桥上有古联云:“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
3. 天下黄河第一桥——黄河铁桥
一桥飞架南北,百年岿然不动。
4. 黄河铁桥(1933年)
5. 兰州铁桥(1955年)
6.城门内望铁桥
水车
1. 黄河水车
水车碌碌,那是祖先们的智慧之声。
2. 兰州最大的黄河水车(40年代)
3. 兰州西固下川的黄河水车(50年代)为至今尚存的唯一的兰州古水车
老街
1. 兰州街头
回望一眼,转身已是百年。
2. 中央广场(旧称辕门)前的街道
3. 兰州街头双城门外(50年代初)
道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路
1. 酒泉路
从“中正路”到“人民路”,最后到酒泉路,更名的背后是故事。
此照在南城楼(于1952年10月焚毁)城墙上俯摄。
2. 静宁路口女交警(1955年)
卷发的女警,制服上身,英姿飒爽。
车站
1. 兰州车站
火车通车前的兰州公路长途汽车站。它位于“西北大厦”土台之下,即今永昌路北口与白银路十字西南角处(原自由路)
2. 火车站
时代在变,人的情感永恒。它见证过太多悲欢离合的场面,但没有人能看出它的悲喜。
五十年代的兰州火车站站台。
小吃摊
清代兰州的小吃摊
清代兰州的小吃摊,卖酿皮。黑白影像无从看出这食物是否美味,果腹也好,解馋也罢,它已成兰州小吃靓丽的名片。
门楼
1. 兰州旧城的迎恩门
2. 兰州东稍门
3. 西关萃英门
甘肃贡院旧址,推动这个地区近代历史的进程。
4. 兰州南门城楼(位于今南关什字北口,毁于1952年)
5. 金城关(1930年左右)
金城关,曾是兰州的主要门户,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的见证。
6. 金城关(1943年)
山
1. 五泉山(1940年)
2. 五泉山(1949年)
3. 白塔山(1952年)
清真寺
人民路(今酒泉路)南关清真大寺(50年代)
教堂
教堂(山字石街口)
广场
1. 中央广场(1957年)
2. 正在建设中的兰州盘旋路广场(1958年)
学校
1. 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
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学生砥砺品学会会员合影
一中平房教室
2. 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学生在至公堂前的留影(兰州大学前身)
3. 萃英门小学
人
陕甘公路上的车辆行人(1940年左右)
兰州市的工人、商人、学生、市民部手持红绿小旗,欢迎解放军入城。
另附: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兰州组照
繁华都市磨去旧时的样子,老照片成了真正的历史映画。
岁月更迭,斗转星移。知道从何而来,才能更好走向新途。
今天看到的这些作品,很多来自于一个叫莫理循的外国记者。
莫理循(1862-1920)生于澳大利亚,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1897年,莫理循成为《泰晤士报》驻华记者,在中国生活了20余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
1910年,莫理循开始了为时半年的中国西部考察,从陕西咸阳出发,途经甘肃进入新疆,一路西行到达俄国吉尔吉斯斯坦。
正是这次西行,莫理循拍摄了大量西北人文地理照片。
感谢像莫理循这样当年西行中国的摄影师,是他们让我们有机会见到当年兰州的自然与人文风貌。
*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看见兰州”,(或搜索公众号ID:kanjianlanzhou),相信你会收获意外之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